浅谈农业机械在土地整理中的作用(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农村耕地的现状,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农业机械在土地整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业机械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rural land,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urgency of the need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the land consolidation in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Land consolidatio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4,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最终提高农民的收入,将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在现化化建设中,必须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重大战略决策,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垢可持续利用。”这是十分正确的论断。作为总量一定的土地资源,要实现其科学、合理利用,就必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搞好土地整理,而农业机械又在土地整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我国的土地利用及耕种现状
1.1耕地数量日益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从1957年以后,我国耕地面积开始逐渐减少,平均年减少53.3万公顷,1985年减少100万公顷,达到顶峰。1979-1989年全国耕地减少了366.67万公顷。30年来由于各类开发区的兴建,交通、通讯和工矿企业及房地产开发各行业的发展,耕地减少的现状愈演愈烈。然而在此同时,我国人口以年增长1500万速度递增,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一增一减,使土地资源不堪重负。
1.2耕地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耕地质量差,退化严重。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与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年产量相差150~200公斤,在全部的耕地中,质量相对较好的、有灌溉设施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9.9%,全国还有606.67万公顷的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长期耕作不利于水土保持需逐步退耕。由于盐渍化、荒漠化影响,50%存在不同程度地逐年退化。
1.3土地规模小、利用率低不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由于土地规模小,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
2. 耕地分布复杂,难以实施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效益低
我国只有34%的耕地分布在平原、盆地;其它66%的耕地分布在丘陵和高原地区,其中有606.67万公顷万公顷25度以上,地块零碎分散,地形高低不平,地类交叉复杂是我国耕地分布的特点。
3. 农业机械结合土地整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1条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集体经济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所谓土地整理,按社会科学家的说法,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工程技术的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主要分为:修路、土地平整、排水灌溉等,即是把原来不规则的、质量较差的土地,边角地或荒坡荒地进行整理,使它们变成有效的耕地,再通过水、田、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适宜于农业机械化生产,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目的。机械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利用各种施工机械挖填土方、平整土地,机械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机械作业与人蓄力相比,能高效、优质、持久、适时性作业,直接提高作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