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马克思主义>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特征(一)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特征(一)

详细内容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根本表现在它的最伟大的历史使命、最科学的哲学基础、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几个特征。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它的产生在人类认识史上实现了一次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矗立了一座光耀寰宇的不朽丰碑。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l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l9世纪;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历经了160多年的沧桑岁月,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人人心,其理论魅力永在,显示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伟大的历史使命
  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社会规律和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力量的生命航标。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历史使命确立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孕育成长,经扩张加快,到工业革命,特别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把资本主义加速式地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同,也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日益凸显并难以克服,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相伴,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趋激烈,迫切需要系统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历史使命由此而确立。
  其次,积极投身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历史使命形成的直接动因和理论前提。历史使命的确立只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能变成现实。追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可知他们毕生的奋斗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结在一起。理论源于实践,成于批判。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从而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以此为理论基石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再次,在实践中运用和接受检验,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完成最伟大历史使命的科学原则和根本途径。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从巴黎公社起义到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证明着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在创新中发展。实践是最基本的创新途径,创新是最首要的理论要求。《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最终完成最伟大的历史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坚实的哲学根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坚实的哲学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往往与形而上学相结合,和辩证法互相分离;辩证法则往往与唯心主义相结合,结果是唯心主义窒息了辩证法;在历史观上往往都是唯心主义的,即使是在自然观上比较坚定的唯物主义,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也都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哲学的这些缺陷,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哲学根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世界观,以唯物论为基础,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给人们反思历史、批判现实、预测未来以及把握人生、认识自然提供了最科学的理论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方法论,以实践观为根本,指出了研究和认识一切现象最普遍的科学方法,给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再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生成长的科学指南。人所信奉的世界观对他的人生观有根本的指导作用,决定着一个人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努力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无私奉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礼会主义精神,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始终坚持的科学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命决定的。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在于它鲜明的阶级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马克思主义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因此,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致力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价值取向的实践总结。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完全一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首先必须在自己政党的领导下,通过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后在此基础上创造必要的物质前提、思想基础和科学文化等条件,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最后,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性质决定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变革社会的伟大作用。无产阶级的运动方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于是否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真理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