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老年病人手术麻醉17例临床观察(一)
详细内容
作者:李延涛 姜灿红 张艳春 赵成文 次仁塔确 次央
【关键词】 高原;麻醉
西藏定结县海拔4 300多米,自然环境恶劣,加之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十分艰苦,手术麻醉具有特殊性,有别于平原地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做老年急诊外科手术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60~65〔平均(62.1±2.4)〕岁。其中胆囊结石2例,阑尾炎8例,肠梗阻1例,子宫肌瘤2例,斜疝4例。实施全麻2例,高位硬膜外1例,余为腰段硬膜外麻醉。患者均居住高原,但无急性高原病。红细胞3.21×1012/L,血红蛋白93~160 g/L,血细胞比容27.9%~48.9%。
1.2 术前准备 术前30 min肌注地西泮8~10 mg、阿托品0.5 mg。入室开通静脉,心电监护(吉林省援助)血氧饱和度(SpO2)82%~85%,鼻导管吸氧(制氧机自制)5 min SpO2升至98%~99%。
1.3 麻醉处理 全麻2例,静注苯磺阿曲库铵注射液(卡肌宁)0.06 mg/kg、咪达唑伦注射液(力月西)0.1 mg/kg、芬太尼1~3 μg/kg,待入睡后静注卡肌宁0.5 mg/kg,面罩加压给氧,肌松后气管插管,接103型麻醉机手控呼吸,频率12~15次/min,潮气量500~600 ml。术中间断静注卡肌宁、芬太尼,静点丙泊酚(得普利麻)15~30 ml/h,术终前40 min停芬太尼、卡肌宁,10 min停得普利麻。待患者清醒后吸净口咽分泌物拔管,血氧饱和度80%,鼻导管吸氧后达95%。回病房注意监护,保持气道畅通,吸氧24~48 h。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置管,注入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12~15 ml,麻醉平面在腰椎(T6)以下,高位者达T4,静注芬太尼0.05~0.1 mg,术中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后护送回病房,吸氧24 h。
1.4 结果 全部患者中1例血压低,加快输液(0.9%氯化钠注射液)同时静点多巴胺,待稳定后回房,余安返病房,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