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计算机理论>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详细内容

一、高职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对于企业来说,技术的更新更是频繁,因此,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由于学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更新速度跟不上企业所使用的软件更新速度,使得学生学习的往往都是“旧”的操作能力,因此,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里,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实践,忽视理论基础。在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却忽略了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对计算机网络这个专业来说,基础理论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信息时代,软件的淘汰速度也是很快的,只熟悉某种或几种软件的操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快速跟上科技前进的步伐。

(二)教师素质不高。有些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并不是很强;并且,由于计算机这门课程的开课时间较短,一些教师还不具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教学质量急需提高。

(三)资源短缺。有些高职院校由于规模较小,还不具备充足的资源,但是计算机网络教学本身对硬件设施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上就不具备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操作的条件,并且,设施设备有些是已经被淘汰下来的,这样的设备根本不能达到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所需要的标准。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注重理论基础的培养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普遍存在两极分化的学习模式,要么只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要么只学习那些当下来说有用的实践操作内容,却不太重视学习理论基础。这些都是不科学的。现在的网络技术更新速度十分迅速,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托,必然会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在使学生了解到理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尽量带动其的实践操作兴趣,让实践和理论紧密的结合,使得教学更有效果。

(二)高职院校应该派遣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去到相关的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挂职学习,并且要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学习,学习期间,教师也要参与相应的工作,并在日常的工作中进行实地的锻炼,掌握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并积极的和员工进行讨论,一起合作来完成特定的项目。这都可以提升教师的计算机教学素质,并且能提高动手能力以及业务的水平。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将工作的心得收获记录下来,并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即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行动导向型教学。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即将设计制作的产品,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主动的去了解知识,全面的掌握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并且,不管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多复杂,学生都应该按照一个完整的步骤和具体的模式进行,这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性锻炼。一般来说,行动导向型的学习模式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大家互相配合,有效的合作,这也是为适应后来的工作环境打基础。

(四)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对于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来说,只是依靠教师的讲和板书是不可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的,有些内容是必须要通过设计一些生动形象的动画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现场演示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清楚明白的了解书本上的内容,以及注意到一些细节的部分。

(五)借助软件进行教学。由于职高的教学特点,决定了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向就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然要去学习一些企业所使用或者与之相似的软件,这就是所谓的虚拟技术,即,让学生依据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来搭建一个虚拟的企业网络平台,并根据这个平台来进行模拟形势的网络配置。这是一个很有效果的教学方式,因为通过这种形式的锻炼,可以对学生进行规划设计的培养以及网络工程的实施能力。

(六)教学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与时代脱轨的教学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特别对于高职来说,必须要培养适合当今时代的人才,而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更是一个变化频繁的学科,很多新技术不可能都在教材里面有所体现,因此,笔者建议,不妨就以教材为辅,以网络教学为主,就是说,对于那些根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在教材中体现,但是对于那些新科学技术来说,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去到相关的网站进行学习,或者通过最新的科技杂志等等,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实时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务必要时时紧跟时代的潮流进程。

(七)与企业结合,给学生实践工作的机会。高职院校应该大力发展与企业合作的机会,这样一来,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直接可以有进到企业进行实习的机会,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学生可以直接真实的接触到现实中企业在使用的软件以及操作的流程。并且,实际中的内容,往往是要比在学校里面接触的只是要多得多的,也要复杂的多,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更是一个对学生进行考验的过程,增长他们的知识,并考察他们灵活运用的能力。对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教育来说,要立足于教学的根本目的,时时把握当前的形势进程,只有把握住这两点,才能培育出符合当代人才标准的有用之才。实践证明,学校的教学方案只有能够很好的去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够避免对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盲目性,就能使学生在毕业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的环境。(本论文由上海论文网://shlunwe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