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计算机理论>我国国家通信网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

我国国家通信网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

详细内容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电信事业的迅速发展,每年是以5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高速发展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信网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据统计,到1993年邮电部系统已铺设光缆5万多公里,其中光纤的传输速率已达140Mbps或更高。自引进三条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生产线后,1993年又与美国AT&T,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分别在青岛和顺德合资生产5ESS2000和DMS超节点程控交换机,年生产能力为100—300万线,这些交换机近期适用于数字电话网,ISDN等业务需要。到2000年将适用于宽ISDN(B—ISDN)的业务需求。
到1995年5月,全国城乡电话主线总数达3491万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3.7%,城市电话普及率达15%。城乡电话总容量达到6934万门,公用分组交换网,公用数字数据网(DDN)获得了巨大发展,端口容量已达11万多个,可覆盖全国700多个城市,成为国家“三金”工程的主要通信平台,移动电话发展也非常迅速,到1995年5月全国用户总数已达231万户,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国联网,自动漫游。
一批90年代世界先进通信技术已开始在我国应用,例如,2.4Gb/s同步数字系列(SDH)光通信系统在广州至香港之间开通,标志了我国通信干线传输技术上了新的台阶。
邮电部已计划在90年代集中力量进行国家干线通信网的建设,将在我国建设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八纵八横的大容量数字化长途光纤通信干线网。到2000年,全国数据分组交换网设备将达到4.81万个端口,可向40万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提供联机数据通信服务,同时还将尽快建设全国范围的数字数据通信骨干网。预计到2000年,全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将达到1.2亿门,电话普及率将达到8%以上,表明大多数用户可通电话网进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除国家网建设外,各省市地区的光缆建设发展也十分迅速,许多省市的光缆建设抵达县城,重点城市发展更快,如上海浦东地区光缆要达到乡村。大中城市之间的局间中继线大部分已采用光缆。我国卫星通信用的大型地面站已有19个,一些部委,行业正在建设自己专用卫星网。这些数字式的大容量传输网不仅可传送话音信息,也可传送计算机数据和电视图像等各种形式的多媒体信息。
我们知道一个信息网应由信息资源,计算机系统,通信网以及掌握建设、管理的人员四个方面组成,信息资源通常有文献信息资料,数字化书刊和专用数据库以及网上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计算机系统通常包括网络环境下的高性能计算机和个人化的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通信网是指相互互连和互操作的公共通信网,它主要由光缆,微波,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通信手段组成的天地一体的,满足各种需要的通信网络。显然,作为国家公用的通信网就是提供高质量、高速度的传输,交换和满足各种业务需求的支持环境。同时,可通过虚拟专用网技术来提供我国其它各种行业需要的专用通信网。目前我国国家建设的公用通信网主要有四种通信网形式,以满足不同的通信服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