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建国以来教师道德标准的发展与反思(一)

建国以来教师道德标准的发展与反思(一)

详细内容

摘 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比喻虽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它的中心词是“工程师”,但我国在教育领域使用这一比喻时更多强调的是“灵魂”这个修饰词。各个历史阶段对“灵魂”含义的不同解释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不同理解和要求,反映了我国在教师道德问题上从完全重视思想政治到对教师道德全面认识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教师;道德标准;灵魂工程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比喻在我国家喻户晓,不仅普通大众习以为常,而且也为官方所认可,并经常被运用于领导人的讲话和报告之中。最近,学界对这个比喻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教师不能用“工程师”来比喻,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人,而工程师面对的对象则是物,拿工程师来比喻教师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是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专制教育,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符,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建国以来的重要官方讲话、报告对这一比喻的运用,发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虽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它的中心词是“工程师”,但我国在运用它的时候其实更多强调的是“灵魂”这个修饰词。各个历史阶段对“灵魂”含义的不同解释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对教师道德的不同理解和要求,反映了我国在教师道德问题上从完全重视思想政治到对教师道德全面认识的发展轨迹。

  一、“人类灵魂工程师”喻义在我国的发展变化

  据陈桂生教授考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比喻来自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著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在1937年曾谈到:“教员们往往不大注意教育工作,其实教育工作在培养学生们的性格和道德方面极有重大意义。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据陈老推测加里宁的这一比喻可能是受到斯大林“作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之说的影响。从加里宁的谈话里可以看出,加里宁强调教师对学生性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教师不仅有教书职能,还有育人责任,要求教师主动积极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施加影响。可以看出,加里宁不仅强调教师像工程师一样担负有“塑造”学生的职责,而且强调这种职责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对象是人的“灵魂”,即学生的性格和道德。可以说加里宁抓住了现代工业化社会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集体化的教书育人。
  建国之初,在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要“团结、教育、改造”方针的指导下,我国逐步开始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1951年8月22日,周恩来在《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在过去不是受着封建思想的束缚,就是受着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的侵蚀;现在,为新中国服务,思想改造是不可避免的。”此后便在大学教师里开始了思想改造运动。改造大学教师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小学教师的改造。“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提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最早出现在1951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题为《稳定和发展小学教育,培养百万人民教师》的社论中。该社论提到:“教师是人们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改造思想,使自己逐步地真正够得上“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同年11月1日出版的《人民教育》杂志第4卷第1期发表题为《人民教师必须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社论,其中提到,人民教师和一切人民教育工作者是“新中国儿童、青年的灵魂工程师”,是工人阶级领导国家的极重要的助手,教师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我们的人民教师应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可以清楚地看到,与加里宁着重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强调教师在学生的性格和道德形成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的论断相比,这个比喻输入中国后,它的喻义已进一步狭窄化,他更强调“灵魂”这个词,而且“灵魂”仅仅是指人们的思想政治方面。教师要担负起培养下一代革命接班人的重任,必须首先改造或升华自己的灵魂,然后才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改造教师灵魂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武装教师的头脑,使其树立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成为马列主义者。
  在紧接着的1957年“反右”和1958年的“教育革命”中,政治思想却成了教师灵魂的全部。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他明确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随之,1957年6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到:“学校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他们应该在过去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根据自愿的原则,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进一步强调了对教师政治思想方面的严格要求。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以政治觉悟来衡量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成绩。并进一步指出,一切教育行政机关和一切学校,都应该受党委的领导。学校党委应当经常在教师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选拔教师和评价学生时,要突出政治觉悟。至此,思想的纯正与否成为检验教师灵魂是否高尚,是否具有师德的唯一标准。而且这种以政治信仰代替一切精神价值的疾风暴雨式的思想改造运动的偏差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不仅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反而愈演愈烈,直至文化大革命中,教师被认定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反动学术权威,臭老九,灵魂一片肮脏,成为阶级斗争的对象,根本不配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文化大革命后,党中央拨乱反正,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宣布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强调“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表示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按政治标准来说就不能说他是白,应该说是红了”。这段讲话抛弃了文革期间的“血统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错误观点,纠正了过去评判人们政治身份的错误认识标准,对于扭转以政治觉悟(在文革中其实是虚假的政治觉悟)遮蔽一切精神世界的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知识分子政策逐渐得到了落实。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