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持四项原则 加强德育管理(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调:德育管理原则
论文摘要:根据德育规律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提出了学校德育营理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即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德育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学校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即由学校管理者组织引导全体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施加有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校德育管理,必须制定一些基本要求,用以指导德育工作,处理德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各种关系。根据德育规律和德育管理经验,学校德育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台的原则
这是根据德育工作的社会制约性这一基本规律制定出来的,即在德育管理过程,既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把方向性和现实可能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学校管理者在这一原则的实施过程时,应注意三个结合,即:把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同党的路线、方针、政案的教育结合起来.把实现党中央远大理想同实现我国各族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劳动、思想修养结合起来,把共产主义方向性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既有远大的目标,又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把德育教育变抽象为具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根据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的原则
个性教育又称为人格素质教育,它要求教育者从个人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入手,形成其内在的统一,以塑造一个人的健康人格。它既要促进学生理智、情感、意志方面的发展,又要使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到有意的引导,如建立恰当的自我意识,培养广泛的自理能力,由他律走向自律,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和精神需要,正确对待挫折,把握社会交往的原则等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多方面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环境,创建良好的学生集体,激发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机和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