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古代文学>庚辰本《石头记》抄自程甲本《红楼梦》实证录(一)(一)

庚辰本《石头记》抄自程甲本《红楼梦》实证录(一)(一)

详细内容

【内容提要】
《红楼梦》程本与脂本的真假问题,是近年来红学界论争的焦点。本文通过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脂本庚辰本是从程甲本抄录而来。庚辰本文字的错讹脱漏,皆因抄手水平低下,工作态度马虎又随意擅改原文造成的。由此论断脂本是晚于程本的伪本,造伪者就是脂砚斋。脂批是完全靠不住的。并认为欧阳健在红学研究领域的突破是真正的学术事业,具有划时代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程甲本; 《红楼梦》; 庚辰本; 影印本;

  我在《从文字差异中辨真伪见高低》一文(.见《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第2、3两期中通过程甲本与艺院本(前八十回底本为庚辰本)大量文字比较,证明脂本庚辰本之许多异文是在程甲本基础上的有意改篡;如今我们再看看脂本庚辰本中大量的文字脱漏与错乱乃是抄录者怎样的无意抄错。由于抄手的水平低下,工作态度马虎,这些抄错之处比比皆是,皆可以从‘程甲本’《红楼梦》中寻找出其抄错的原因。由此亦可证明脂本是晚于程本之伪本,而不是什么保存了曹雪芹“原稿的面貌的本子。当年胡适曾说:“我仔细审察,不能不承认‘程甲本’为外间各种《红楼梦》的底本。各本的错误矛盾,都是根据于‘程甲本’的。”(《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第109页)本来胡适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只是在他得到了脂本之后,改变了初衷。所谓“外间各种《红楼梦》”“各本”,不仅指印本,也应包括脂本。这些脂本也同样是“根据于程甲本”抄写而来的,这是确切无疑的,比如庚辰本就是如此。庚辰本八十回,其中缺六十四、六十七两回,共存七十八回,是三脂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中最为完整的,它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1982年校注出版成为通行本的底本,我们现在将这七十八回被认为是早于程本、“保存了原稿的面貌”的本子,与程伟元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摆印本即程甲本,对比考查一下,就会十分清楚地发现庚辰本是怎样地照抄程甲本而又怎样地抄错,它留下许许多多可供我们判断孰先孰后、孰真孰伪的非常明显的见证实例,这些实例是十分惊人的,发人深省的。下面我们逐回看一下这些实例;第三回,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舅舅,下面有一段话,程甲本影印本142页:

  邢氏忙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孙女过去,到底便宜些。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再过来了。庚辰本抄成:

  邢夫人忙亦起身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

  这里抄手看错了,从前一行之“笑回道”一下子跳到下行之“笑道”,将贾母的话都抄成邢夫人的话了,漏掉其中18字(句下以横杠表示)。而且增加了一个“亦”字,这是无的放矢。因为贾母发话之后,邢夫人第一个起身回话,在她之前没有谁“起身”过,所以“亦”字妄加。抄手又漏掉“再”字,这个“再”字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现在邢夫人已经“过来了”,贾母让她将黛玉带去之后就“不必再过来了”,这是很准确的用语。抄手恍惚之中,不是抄漏就是抄错,这是十分明显的。

  第四回,程甲本影印本175页:

  那日已将入都,又闻得母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薛蟠心中喜道:我正愁进京去有母舅管辖,不能任意挥霍。庚辰本抄成:

  那已将入都时,却又闻得母旧管辖着,不能任意挥霍……。抄手将前一行之“母舅”看成下一行之“母舅”,漏掉前一“母舅”以下30字。而且将“母舅”抄成“母旧”,“旧”乃“曹”之简体,与“舅”同音。又将“已”,点改成“日”。可见是据程甲本抄错。

  第六回,程甲本影印本225页:

  (刘老老)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个妇人,衣裙悉索,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三两个妇人,都捧着大红漆捧盒……(见附件一)庚辰本抄成:

  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这也是抄手马虎,将两个“妇人”看混了,从前一“妇人”跳到后一“妇人”,漏掉中间22字。(甲戌本与程甲本同,但“悉索”作“悉率”,音错了,“大红漆捧盒”作“大漆捧盒”,脱一“红”字,可见也是从程甲本抄录而漏。)

  第十七回,程甲本影印本455页:

  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旧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庚辰本:

  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记得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庚辰本显然是从程甲本中胡乱抄错,抄到“能知”一下子跳到“能记得”,后来觉得不通又将“能知”的“知”和“知道”皆点去。

  第二十三回,程甲本影印本601页:

  命太监夏忠到荣府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跟随进去读书。贾政王夫人接了谕,命夏忠去后,便回明贾母,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庚辰本:

  命太监夏忠到荣国府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约禁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各处收拾打扫……(见附件二)

  程甲本此处两行两个“进去”紧靠在一起(见影印),抄手粗心,从前一行之“进去”一下子跳到第二行之“进去”,漏掉中间24字。程甲本半叶十行,每行24字,此处恰是抄漏一行文字,形成这种错句。欧阳健先生早已发现这一问题,指出乃“抄录者粗心”,从程甲本中抄错(见《红楼新辨》第32页)。这是非常敏锐而正确的判断。有正本将“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改作“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将“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改作“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皆与理不合,说明有正本也是在程甲本基础上的抄录改篡。

  第二十四回,程甲本影印本625页:

  你只说舅舅见你一遭儿就派你一遭儿不是,你小人家狠不知好歹,也要立个主意,赚几个钱,弄弄穿的吃的,我看着也喜欢。庚辰本:

  你只说舅舅见你一遭儿就派你一遭儿不是吃的,我看着也喜欢。这里庚辰本也是跳行,“不是”与“吃的”是两行紧靠在一起,处于一个位置,抄手抄到“不是”时,再起笔就看到下一行的“吃的”去了,所以抄成如此错句,漏掉中间23字

  第二十四回,程甲本影印本629页:

  (倪二)我还求你带个信儿与我们家,叫他们闭门睡罢,我不回家去;倘或有事,叫我们女孩儿明儿一早到马贩子王短腿家找我。庚辰本:

  我还求你带个信儿与舍下,叫我们女儿明儿一早到马贩子王短腿家来找我。

  这里也是因跳行而抄错,从第一行之“叫”字一下子跳到第二行之“叫”字,漏去中间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