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战略伸缩与转型(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与多元化经营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其概念、作用、应用条件,通过分析发现其实多元化经营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定能分散风险和促进企业增长。许多企业盲目的多元化扩展反而使自己掉入多元化陷阱,所以我国很多企业需要的不是多元化而是业务剥离。同时,虚拟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其优点也逐渐凸现,不失为企业经营的一种好的选择。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 业务剥离 虚拟经营
我国现在企业界有许多现象让人担忧,其中之一就是许多企业盲目的多元化。曾几何时,多元化被许多企业当作发展壮大的法宝,大企业搞多元化,中小企业也搞多元化。国际上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搞多元化尚需慎之又慎,我国由于企业经营发展水平低,一些大型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更需慎之又慎。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我国存在大量的“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小而全企业。由此可见,对多元化经营进行全面清楚的认识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对多元化的认识
概念
多元化经营又称多样化经营,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稳定经营,开发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或通过吸收、合并其他行业的企业,以充实系列产品结构,或者丰富产品组合结构的一种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是相对于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家公司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或者说是指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通常地认为多元化经营有三种形式:
同心圆多元化经营 它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及生产潜力,以生产某一项主要产品为圆心,积极地去生产工艺技术相近的不同产品,使企业的产品种类不断地向外扩展,向多品种方向发展。
水平型多元化经营 它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优势及社会上较高的声誉,根据用户的需要去生产不同技术的产品。
混合型多元化经营 它是指企业为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积极发展与原有的产品、技术、市场都没有直接联系的行业,生产和销售不同行业的产品。
战略目标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一般都是为了实现以下目标:
分散企业风险 许多企业认为,现在市场竞争激烈,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稳定,面临着各种风险。于是企业认为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来分散风险。
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和优势
这一多元化经营目标是基于各产业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得企业的资源和优势能拓展到现有产业之外并得到充分利用。各产业之间的资源与优势共享体现在企业品牌、现成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市场运作等方面,企业可以把其在品牌、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拓展到其他经营产业,以规模经济降低多元化经营的成本。
加强核心竞争
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使得企业不可能仅凭有限领域内的服务和产品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客户更需要企业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开展其核心领域以外的产业,通过多元化经营提供多元化的一揽子服务,最终加强其核心竞争力。
培育企业新的增长点,保持和加速企业成长
任何行业都面临一条生命周期曲线。当所处的行业步入成熟、即将衰退的时候,企业就必须思考两条道路:一条是通过技术上、市场上、管理上的不断创新,使行业从一条生命曲线过渡到另一条上升的曲线上;另一条道路是将企业引导到别的新兴行业,用现有的资源创造未来的现金流入。多元化经营目标就是要在恰当的时候,将企业引入更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脱离原来趋于饱和、衰退的行业。
对多元化经营的评价
多元化是否就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灵丹妙药,是否就能实现“1+1>2”的效应,是否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就能分散风险呢?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分析多元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多元化经营与分散风险
人们一提到多元化经营就会把它和分散风险联系起来,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就是集中风险,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就是分散风险,这并非定论。一方面,公司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搞多元化经营把战线拉得太长容易顾此失彼,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百事公司涉足餐饮业而导致其在饮料市场份额的减少。另一方面,即使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是安全的,但这中安全感所引起的心理疏忽照样会使“鸡蛋”打破。由此可见,有时还不如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再全力以赴看住“篮子”效果好。
多元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能说它把它所从事的行业做到了极致,市场是可以不断细分的,消费者需求是在不断改变的,企业的在其主导产品或行业上的发展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变化前进的,而进行多元化经营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和注意力,对于企业保持主导产品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潜在威胁。
多元化与规模经济 在许多产品或行业中,要实现规模经济,需要极大的生产规模才能达到。一方面,许多企业的资源有限,根本达不到这个规模,而这些企业还把有限的资源投向其他领域,在其经营的每个领域都达不到规模经济,缺乏竞争力,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实现规模经济的生产规模需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作为支撑,而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者为争夺占有率使出浑身解术,很多企业搞多元化经营而丢掉了其主导行业的占有率,顾此失彼。
多元化经营的时机选择——战略路径理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多元化经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不是可以信手拈来就可以用的法宝,也并不是对任何企业都适用的,它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极其紧密的关系,这可以通过战略路径理论来加以说明。
战略路径理论(strategic pathway)指出:新的产品和新市场虽然具有潜力,但它们不应该成为企业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它把战略路径分为四个阶段:
保护你现有的业务;利用现有的产品或其换代产品进一步渗透现有的细分市场;通过向现有的细分市场推出新产品或者利用现有产品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拓展自己的业务;推出新产品进入新市场,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战略路径理论告诉我们多元经营是应该在企业已经在保护好现有业务,充分渗透了现有产品的细分市场的情况下才进行的选择,所以多元化经营必须在时机成熟时,不是任何企业都能争相效仿的。
进行多元化经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首先是搞好产业群分析,它主要包括这些内容:产业群当前利润率水平及增长前景分析,产业群竞争态势分析,产业群的关联度分析,其他各种相关因素分析如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技术变化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等等。
其次是对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分析,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的“先入为主”性,行业政策的规定和限制,资本需求,转换成本,获得分销渠道,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如专用的产品技术、原材料来源优势、地点优势、政府补贴、学习和经验曲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