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定位再论(一)
详细内容
〔摘要〕我国高校现在看起来很重视发展定位,但在现实中,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定位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类型大学要实现有效定位,把定位落到实处,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在坚持独立性、务实性、发展性和特色性原则的基础上,探索体现高校差异性发展的有效定位之路。?
〔关键词〕大学;不同类型大学;差异性发展;定位?
Abstract: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seem to take count of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t present. But in reality,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between different kinds of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orientation and to develop healthly , universities should explore the way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by insisting on the principles of independence, pragmatism, expansibility and characteristic .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fferent types of universities; different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规格的制定,是一所高校制定发展战略、实行有效管理、实现自身特色的基础和先导,是高校全体成员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更是高校不断前进和努力的方向。相反,如果高校忽视发展定位,或者只做定位而忽视定位的落实,在办学过程中盲目追求那些不适合自身特点的目标,或过分强调客观条件,完全拘泥于现实,那么它将会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多走弯路,错失发展的良机,影响发展的速度,最终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纷纷顺应潮流提出自身的定位,但实质上大多没有实现定位应有的价值,是无效定位。主要表现在: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模式趋同,不能很好地体现自身特色;培养的人才类型单一,不适应社会多样性的需要等。认真分析当前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发展定位落实中的问题,思索如何实现差异性发展的定位措施是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课题。
一、我国高校发展定位的问题
从现在我国各高校的发展定位表述来看,在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定位上有办学类型之分、办学层次之别、办学特色之异、价值取向之差、功能之区等,高校的发展定位似乎都很到位了,但在表述的背后所体现的实质上,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发展定位的问题却是非常雷同。这具体表现在:
1?在培养目标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趋同
一般来说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中心目标,而应用型大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目标。但在近几年高等学校扩招、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环境下,一方面,一些作为国家重点投入和政策倾斜的研究型大学没有明确地实践培养精英的目标定位,反而与其他层次和类型的学校类似,也进行大规模扩招,且招收各种层次的学生,有的仍以本科教育为重心,甚至紧紧攥着大专、专升本教育以及成教、自考不放,这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又挤占了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资源,降低了办学效益〔1〕;另一方面,应用型大学又与研究型大学盲目攀比,贪大求全,专业设置重复、生师比偏高、重复投资,试图把应用型大学办成压缩型、低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2?在学术研究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相似
研究型大学没有认清研究型大学真正的“研究性”,存在短期功利取向,在科学研究方面,仅仅强调研究课题、经费和成果等方面的数量增长,这种数量化下的功利取向造就的研究型大学,常常是只具备了研究型大学的某些外在特征,而没有实现研究型大学被赋予的特有的精神内涵。从应用型大学来看,虽然在学生入学与选拔上采取非学术标准,在课程设置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块化课程,但是应用型大学教师的职称评价体系却完全采用的是研究院里“研究员”的学术研究评价标准,以论文的数量辅之以所发刊物的等级为标准,而完全与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这一社会职能没有任何关系〔2〕。
3?在办学特色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无异
经过近些年扩招和合并,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多在向巨型化发展,办学方向趋向单一化,几乎包揽一切。而同时,绝大部分应用型大学也在努力“升格”、“合并”,追求高层次、综合化,希望无所不能。这样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高校间差别不大,特色不明显,个性不鲜明,“千校一面”的现象。而且,还有些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把特色等同于特长,把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联系起来,认为规模小就不好,“大规模、综合性”就有特色。
这种状况下只能是培养出同一种类型的人才,因此势必与社会的多层次发展和多样性需求相悖,从而使高校的发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既影响高校自己的健康发展,又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功能的充分实现。就拿现在频见媒体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过大的问题来说,真正的就业压力有多大呢?或者其中的压力源究竟是什么呢?除去学生对区域选择本身的偏差导致局部地区的就业压力异常外,更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岗位对人才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与高校单一类型的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单一的人才结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出现了错位,不能很好地协调,造成大量的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同时,大量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思索如何实现不同类型的高校差异性发展的定位措施是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课题。
二、体现高校差异性发展的定位原则
面对目前我国高校发展定位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同类型的大学在定位中应切实遵循独立性、务实性、发展性和特色性原则,这样才有助于实现定位的作用,促进不同类型高校的健康发展。
1?独立性原则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新时期不同类型大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政府通过引导,甚至通过立法努力为大学发展提供科学、公平和发展的环境。但是政府的立法和引导仅仅是宏观的指导,不同类型大学具体的定位和目标的制定都应是各大学从自身条件出发,独立思考的结果。无论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只有实现这种定位和目标,才能体现大学的独立性,而不是政府的意志。不同类型的大学也只有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独立思考,才能保证国家宏观政策能科学地被认知,保证大学发展定位和长期规划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为大学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可能。这是实现不同类型的高校差异性发展定位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