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下册5月份月考试题
详细内容
南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共5页,满分150。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莓手机为何遭封杀
所谓黑莓手机(Blackberry),是指由加拿大Reserach In Motion,简称RIM公司推出的一种无线手持邮件解决终端设备。
黑莓手机因其外观使用了标准的QWERTY英文键盘,看起来像是草莓表面的一粒粒种子,所以得名“黑莓”;同时,该设备在后期的产品中,也加入了手机的功能,所以国内普遍称之为“黑莓手机”。
众所周知,黑莓手机是当今世上最时髦的通讯工具之一。就火热程度而言,与苹果iphone不分上下。
黑莓之所以如此广受追捧,在于其卓越的通讯加密功能。作为全球安全系数最高的一款手机,黑莓在智能手机领域,无出其右者。黑莓制造商――加拿大RIM公司,使用内部加密的网络系统,将数据发送至海外服务器,从而完成即时消息传送、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等服务。这种独特的通信原理,是黑莓与其它手机最大的区别所在。
由此,信息加密技术是黑莓唯吾独有的亮点,也是它最大的卖点。在商界和政坛,它拥有无数忠实用户。在众多国际经济论坛上,来自全球的智慧精英汇聚一堂,他们几乎都是人手一台黑莓。更值一提的是,黑莓还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掌心里的宠儿。
但在2010年下半年,却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沙特、阿联酋、黎巴嫩等国政府下了一道封杀令:严禁国人使用黑莓手机,违者将被处以罚款甚至监禁。紧接着,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也宣布了类似公告。一时间,黑莓被卷入了一场“封杀门”。
一部引领风骚、融合世界顶尖科技的手机,为何惨遭封杀?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对此,RIM公司CEO吉姆•巴尔西耶也百思不得其解。他急得团团转,“莫非是公关基础没打好?抑或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得罪了某些利益集团?还是……”一连串的疑问纠结在他的心头。
为了弄清真相,巴尔西耶不惜重金,派人打通黎巴嫩等国安全部。两天后,终于搞清了个中缘由。原来,由于黑莓手机信息传输的高度保密性,导致政府无法监控用户的行为,从而构成了潜在的国家安全隐忧。从不少破获的国家安全案件可知,黑莓是许多国际间谍、恐怖组织的必备工具,如2008年发生的孟买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就是利用黑莓手机策划了此次行动。有鉴于此,各国政府果断下令封杀黑莓手机。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明白原委后,巴尔西耶忿忿不平地怨道:“沉睡的上帝啊,难道优秀也是一种错?”对于这个问题,无需任何辩言,现实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巴尔西耶不得不低下了头,思考下一步的应对策略…… “封杀门”事件着实给了RIM公司重重一击,直至目前,其仍苦陷于此,不得自拔。
1、下列关于“黑莓手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黑莓手机是当今最时髦、最火热、最先进的一款智能手机。
B.黑莓手机有着卓越的通讯加密功能,它是全球最安全的手机。
C.黑莓手机有一套独特的通信原理,它使用内部加密网络系统,将数据发送至海外服务器,从而完成消息传送、电子邮件等服务。
D.因为它有独特的信息加密技术,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它的粉丝。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不管是黑莓手机,还是苹果的iphone,因其卓越的性能受到了人们的热捧。
B.一向以绝佳的保密安全性而著称的黑莓手机,这次恰恰因为国家安全问题面临多国政府的拒用和封杀。
C.沙特、阿联酋、黎巴嫩等国政府封杀黑莓手机,是由于他们国家的恐怖组织利用黑莓手机实施了恐怖活动。
D.黑莓手机实际上是一种无线手持邮件解决终端设备,因后来加入了手机功能,故称为“手机”。
3、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黑莓手机遭遇封杀,由此可见保密性过于良好的手机将逐步退出市场,无人敢问津。
B.从黑莓手机的遭遇中,我们认识到国家的利益永远高于商业利益。
C.黑莓手机因其潜在的国家安全隐患,注定这款手机只能成为个别领导人使用的产品,它无法走近大众消费。
D.黑莓手机要想走出困境,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其先进技术帮助各国政府监控用户的行为。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㈠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底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策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辨。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选自《搜神记》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大怒,使相之 相:审看
B.王即购之千金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C.客曰:“不负子也。” 负:辜负
D.愿王自往临视之 临:面对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以弱抗暴精神的一组是( )(3分)
①日夜思欲报楚王
②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③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④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⑤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⑥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
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铸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对此大怒,杀了干将。
B.莫邪的儿子长大后,母亲以实情告之。赤遵父嘱得剑,日夜思报父仇。
C.为躲避追捕,赤逃入山中,遇一愿为其报仇的人,便决然舍命相托。
D.侠客诱使楚王来到煮赤头的汤镬前并将其杀死,自己也献出生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2)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㈡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吴中冯秀才
唐 杜牧
长洲苑①外草萧萧,却计邮程②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注】:①长洲苑,吴中古迹;②“邮程”即旅程。
客 意
金 元好问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8.解释元诗诗题“客意”的含义。(3分)
9.两首 诗都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但写法上同中有异,试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5分)
㈢名篇名句默写(5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 。
(2)羽扇纶巾,谈笑间, 。
(3)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我不是乡长
快下班时,老婆打电话让柳雨早回去一会儿。
柳雨从乡政府大楼出来,经过昨天悬挂起来的政府人员全家福照片前,被一个老汉拉住了,老汉说道,乡长啊,我可找到你了。柳雨一愣,赶紧解释说,我不是乡长,你认错人了。老汉不听解释,说乡长你可要给我做主啊。柳雨四下瞧瞧,一边挣脱一边说,我真的不是乡长。这时,旁边一个人说,不会吧,你看这张照片,你可在正中间坐着呢。柳雨急了,说,和你们解释不清。一下挣脱了老汉,头也不回的出了乡政府。
一进村,老歪凑上来,说,雨哥呀,你行。说着还竖起大拇指晃着。柳雨对老歪素没好感,不耐烦的说,去去,正烦哩。老歪没像以前那样走开,一路跟着,说,雨哥,当了乡长了,不能忘了我这个穷弟弟啊。柳雨停下脚步,正色道,我告诉你老歪,不要胡说,我不是乡长。老歪朝远去的柳雨背影呸了一口,低声说,不就是破乡长么,这么冲!
到家进院后,柳雨把车支好,先闻到了扑鼻的饭香,进了屋,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几个菜,还有一瓶好酒,瞧见老婆又端着一盘炒好的菜进来,就问,有客人?老婆笑 容满面的回答,今天是喜事儿啊。老婆说完,扭身又进了厨房。柳雨纳闷了,想来想去想不出是什么喜事儿。
回来了。有人进来问到。柳雨转脸一看,是父亲,赶紧起身,过去扶父亲坐下。父亲这段时间在东头的哥哥家住着,柳雨问,父亲,您怎么来了?有事叫人告诉我我过去。
父亲坐下,指着桌上的菜说,这是我叫媳妇儿弄的,今儿个咱爷俩闲扯一回。柳雨一听,觉得父亲肯定有事,小心的陪着笑脸说,父亲,是不是儿子我哪儿有不对的地方?您直说。父亲说,呵呵,没啥事儿,我想给你打打预防针。柳雨愣了,不解的看着父亲。
父亲说,这升了职啊,你还是我儿子,我还能说你是吧?看柳雨要说话,就摆摆手,接着说,以后啊,家里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全心全意把你的工作搞好,可有一样,要是你敢贪啊腐啊,我就饶不了你。
柳雨苦着脸,说,父亲呀,您的话我记住了,可 是,我……
老婆又端来一盘菜,放在桌上,说,你还支吾个啥哩,前街的王全说了,他去乡里办事,看见你们楼前的大照片了,你在正中间坐哩。你想,谁能坐正中间?我就赶紧告诉了咱爹,是吧,爹?
柳雨哭笑不得,他说,父亲,你们误会了,我不是乡长。
老婆格格笑着,说,瞧你那样吧,和咱爹还不说实话。
这时,电话铃急促的响了起来。老婆过去接了,一听是在省城上大学的儿子打来的,立刻说,儿子啊,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啥?叫你爹接电话?好好。柳雨过去拿起话筒,儿子说,爹啊,你上网了。柳雨莫名其妙,说上啥网了?儿子说,爹,你升乡长了,也不能那样待老百姓啊。柳雨一听又说是升乡长的事,急了,说,我啥时候升乡长了?你给我提的?儿子说,到这个时候了,你还不承认,你完了老爹。我告诉你,我就在电脑前坐着,你和一个老汉拉扯的照片还有你们的全家福照片,这全是证据,还有文字,你知道是怎么写你的吗?我咋说你呢老爹,刚当上乡长就这样?你当不长了…… 儿子又说了些什么,柳雨已经听不清了,他撂下电话,回到椅子上坐下,几乎哭着说,父亲,我真的不是乡长,我没有升乡长……
父亲觉出了事情有些蹊跷,问,你们的全家福照片是真的吗?
柳雨点点头。
父亲又问,你在正中间坐是真的吗?
柳雨又点点头。
父亲也有点不可思议了,继续问,如果你不是乡长,你怎么可能坐在正中间 ?
柳雨回答说,我们乡里新来了一位年轻乡长,他说要重塑政府形象,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就照了这张乡政府人员全家福,悬挂了出来。乡长别出心裁,照相时是抽签抽的座位号,我正好抽的是1号。
11.请简要谈谈小说中柳雨是个怎样的形象?(5分)
12.试简析小说在情节设置方面的巧妙之处。(4分)
13.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你觉得这篇小说反映了当前社会哪些方面的问题?(6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9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34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元(jiè) 泥泞(níng) 着火点(zháo) 春风骀荡(dài)
B.眩晕(yùn) 狩猎(shóu) 契诃夫(hē) 蓦然回首(mù)
C.书耗(qiè) 绮丽(qǐ) 迫击炮(pǎi) 不稂不莠(láng)
D.绯红(fēi) 钤记(qián) 甲壳虫(qiào) 怏怏不乐(yáng)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文学专论,他的“文人相轻”之说,堪称不刊之论。
B.《社会学家茶座》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的学术论文著作,以刊载论文为主,内容包罗万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C.法国哲学家福柯对自己的第一部专著《精神病与人格》加以否定后,不断修改,1962年再版的这本书几乎今是 昨非。
D.香港廉政公署郭文纬说:“在香港,对贪污行为是零容忍的。无论你贪污的钱是少还是多,我们都必须绳之以法。”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我国政府将医疗体制改革委托给了包括国内的著名高校、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6个机构,每个机构都会各自为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提出一套方案。
B. 能否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过的土地调控政策实现其积极作用的关键。
C. 中国证监会所属的应急处理中心监测互联网,在某证券网站提供的多款证券交易软件的安装程序中捆绑了木马程序,这对网上金融交易危害极大。
D. 认真学习口腔保健知识,自觉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不断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是我们获得口腔健康的有力保证。
1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资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有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 。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
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
③有钱不一定快乐,
④看你怎么用。
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
A.①③②④⑤ B.①⑤②③④ C.②③④①⑤ D.③②④①⑤
18. (实验班必做题) (7分)人们在分析艺术作品虚和实的关系时,常说:“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这一现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字面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意,是抒情。 ① , ② ,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苏轼《江城子》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作者与妻子伉俪情深,虽生死殊途而旧情难忘。 ③ , ④ ,这是虚写。而实则是写梦醒后的悲伤。这样虚实结合,写出了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之切之苦。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些诗句虚写出了神仙世界的祥和与美好,实写了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⑤ 。
答:①□□□□□□□□□□②□□□□□□□□□□
③□□□□□□□□□□④□□□□□□□□□□
⑤□□□□□□□□□□
18.(普通班必做题) (7分)根据下列情景,以“沉思”为中心,扩写一段话,不少于40字。
情景:傍晚 湖面 我 沉思
19.(实验班必做题) (8分)下面一段话中有不少语病,请找出三处进行修改。
①面对一些人对西方一些哲学家、经济学家近年来的盲目炒作,②近日,一些学者指出,炒作对我们正确吸收和认识世界的先进思想文化不利。③在日前召开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与中国”研讨会上,④与会的翻译家和学者关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论文集《自由与秩序》发表意见,⑤并对学术界近年日盛的炒作风提出批评。⑥该书是“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的第11种丛书,⑦该丛书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学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⑴(句子序号) ,改为 ⑵(句子序号) ,改为________________
⑶(句子序号) ,改为 ⑷(句子序号) ,改为________________
19.(普通班必做题) (8分)请把下面一段话在内容,按所提示的语境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述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李晓对王枫说:“我母亲病了,得陪她到医院看病,下午的球赛我不能参加了,请你和班长说一声, 并要他通知余杰顶上,好不好?”
⑴王枫对班长说:
(限80字)
⑵班长到余杰家,余杰不在,就对余杰的爸爸说了,并请他一定要转达到。(限80字)
班长说:
20. (实验班必做题) (7分)“作业 写到很晚,真是杯具!再酱紫,要生餐具了!”“神马都是浮云!”“童鞋都是些菌男霉女,但我肥肠稀饭哦!”近年来,类似的语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生作文中,有人把这种现象叫“网络语‘入侵’作文”。不同的群体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看法,并有各自的道理。请选择作文学生、语文教师、语言学家中的二种人物,以他们的身份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论。
⑴作文学生:
⑵语文老师:
⑶语言专家:
20.(普通班必做题) (7分)按照例句的 句式特点,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从祥林嫂、葛朗台、别里科夫中任选一个对象,仿写句子。(4分)
例句:在读者的心目中,阿Q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一个旧中国落后农民的典型;“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他精神胜利法的集中体现。
仿写:
21.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5日,一位网友在北京大学的校园论坛上发帖说,北大数学系大四毕业生、湖北籍男孩柳智宇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金额奖学金,而选择出家遁入空门。此帖一出,便在各大论坛迅速传播。柳智宇是全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高中毕业后,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7. (10分)(1)我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火了,(我)去一定被杀掉。
(2)听说楚王用千金悬赏你的脑袋。请把你的脑袋和剑都交给我,我为你报仇。
【参考译文】楚国的干将、莫邪夫妇二人替楚王铸剑,花了三年功夫才完成。楚王发火了,想杀他们。剑有雌雄二柄。干将的妻子怀孕将要生产了,丈夫对她说:“我给 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火了,我去一定被杀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孩子)长大后,就告诉他:‘出门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拿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十分气愤,就派人审看。(原来)剑本有两柄,一雄一雌,雌剑送来了,雄剑没送来。 楚王大怒,就把干将杀掉了。
莫邪生下的儿子叫赤,等到他长大了后,就问他母亲:“我父亲在哪里?”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离家时嘱咐我:‘告诉你儿子:让儿子出门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儿子出屋门往南看,不见有山,只见堂前有一根松木檐柱立在石础上面,就用斧子劈开柱子背面,(果然)得到一柄剑。于是他日思夜想,要为父报仇。
楚王梦见一个孩子,两条眉之间宽一尺,说要报仇。楚王就重赏千金捉拿这个孩子。赤听了,赶紧逃走,逃进山里边走边悲歌。碰到一位侠客,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哭得这样伤心?”赤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想报仇!”侠客说:“听说楚王用千金悬赏你的脑袋,请把你的脑袋和剑都交给我,我为你报仇。”赤说:“太好了!”于是他就割下自己的头,双手捧着脑袋和剑,一并奉上。尸体僵硬地站立。侠客说:“我决不辜负你!”于是尸体才仆倒下去。
侠客提着赤比的脑袋去见楚王。楚王大喜。侠客 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用开水大锅煮。”楚王照办了。(赤的头)煮了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头在滚热的水里跳出水面,瞪着眼睛十分愤怒。侠客说:“这小孩头煮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锅边察看,这样一定能煮烂了。”楚王就走上前往锅里看,侠客就用剑向楚王的头砍去,楚王的脑袋随着宝剑掉进开水里。客人也砍掉自己的头,头也掉进开水里。三个脑袋一起煮烂了,没法分辨。于是(只好)把锅里的汤再分成三份埋葬,所以通称“三王墓”,如今这墓就在汝南郡的北宜春县境内。
8、(8分)(1)“客意”指的是诗人在旅途中(归家途中)的孤独之感与思亲之情。(3分)
9相同:两首诗都没有直接抒发思念之情(都采用虚写的手法来写情感)。不同点:杜牧的诗是通过回忆以前(当日在暮烟秋雨中的枫桥)与友人分别时情景来表达对好友的思念,而元好问的诗则是运用想象,通过写家中的儿女如何思念漂泊在外的自己(在计算着自己的归期,盼望着自己的归来)来表现自己的思亲之情。(相同点2分,不同点3分,共5分)
10 (5分)不尽长江滚滚来,樯橹灰飞烟灭,多情自古伤离别,一蓑烟雨任平生,择其善者而从之。
11、(5分)柳雨是一个较为真实的基层乡政府的干部形象。(2分)从对待妻子和父亲的态度上看,他有善良、孝顺的品质;(1分)但从他对待“老汉”和“老歪”的态度上看,他对待百姓缺少耐心,漠视群众,反映了乡干部的一些不良作风。(1分)在明白事情的真相后,他如实说出了真实情况,表现出他较为诚实的性格特点。(1分)
12、(4分)(1)小说一开始就设置悬念。如老婆的电话,柳雨对老汉的反应。2、中间情节的发展多角度反复铺垫。如老歪、父亲、儿子对柳雨当上乡长的误会。3、最后的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每点2分,答2点4分,共4分)
13、(6分)(1)揭示了当今官场论资排辈的社会现象。官场上历来重视职位的高低,主要领导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排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是一条潜规则,人们对此也习以为常。因此,当柳雨在乡政府的“全家福”上坐在最中间位置时,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柳雨当了乡长。就连柳雨的父亲、妻子、儿子也都认为柳雨当了乡长。
(2)揭示了人们依附、屈从政府官员的社会现象。从老汉、老歪对待柳雨的态度以及妻子“得知”丈夫升乡长的喜悦可以看出这一点。
(3)表达了人们希望杜绝腐败现象的愿望。柳雨儿子批评父亲不应该如此对待百姓以及柳雨父亲希望柳雨不要腐败的情节反映了人们的这一良好愿望。(答对2点即可,每点答案中,意义2分,分析1分,共6分)
14.C(A.泞nìng B.狩shòu 蓦mò D.怏yàng)
15. C.(应为“面目全非”)
16. A(B. 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C. 缺谓语,“在某证券网站……”前须补“发现”一类的动词谓语。D. “建立……习惯”,搭配不当)
17. C(②从两方面回答了上文“有钱与没钱”的问题,为首句;③承②的后半句;④承③,回答有钱人是否快乐在于他“怎么用”;①⑤回到自己,与下文相连,是下文“奴隶” 、“主人”等观点的论据)
18.(7分) (实验班必做题)①所写之景是实②所抒之情为虚③积思成梦④悲喜交加⑤对现实世界的憎恶
18. ((7分)普通班必做题)傍晚,我面对着平静的湖水,陷入了沉思:人生为什么不能像这湖面一样风平浪静而总是像长江一样波澜起伏?
19.(实验班必做题)(8分)①改为:面对近年来一些人对西方一些哲学家、经济学家的盲目炒作 ④改为:将“关于”改为“就”(或:“对”) ⑥改为:去掉改句末尾“丛书”二字 ⑦“学者”删去,或改“读者”
19. (普通班必做题) (8分)⑴“班长,李晓的母亲病了,他得陪他母亲去看病,下午的球赛也参加不了了,他让我跟你说一声,并让你通知余杰顶他上场,好不好?”
⑵“余伯伯,今天下午,学校有一场球赛,原是李晓上场的,可他母亲病了,他得陪他母亲去医院看病,不能参加了。他让我通知余杰顶他上场,请您一定转告余杰,务必准时参加,谢谢您了。“
20. (实验班必做题)(7分)例:⑴作文学生:作文中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有新鲜感,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也很贴近生活。
⑵语文老师:虽然有表现童心童趣的一面,但这些语言不能体现汉语严谨、精炼、凝重、高雅的特点,学生处在语言学习阶段,不严格要求,会使语言运用水平下降。
⑶语言专家:在汉语教育中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规范使用语言,同时也想到网络词汇是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有生命力的词汇会逐渐进入汉语基本词汇中。
20.(普通班必做题) (7分)参考示例:在读者的心目中,祥林嫂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旧中国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劳动妇女的典型;“我真傻,真的”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她备受伤害之后心灵麻木的集中体现。
在读者的心目中,葛朗台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十九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人生就是一笔交易”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他拜金主义灵魂的集中体现。
在读者的心目中,别里科夫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沙皇专制统治时期顽固守旧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才好”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他害怕新事物思想的集中体现。
21作文 众家评说
我希望,北大人如果出家,做和尚、做尼姑也要争取做杰出的和尚、尼姑。不是说你是北大毕业生就可以成为杰出的和尚、尼姑,这需要修行。如果北大毕业生选择出家,那就要好好地修行,为文明、和谐和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周其凤(北大校长)
北大学子柳智宇已经被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奖录取。他却选择到龙泉寺出家。这闹得沸沸扬扬。主要是因为“北大”二字.所以北大学生卖肉、出家都成了新闻。其实北大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的个 性独立和精神自由,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只要柳智宇的选择是理性的,出世入世都能有所成就。当初如果李叔同没有出家.就没有弘一法师。
――俞敏洪
柳智宇等人的选择是一种退步.目前社会多元化.许多年轻人很迷茫。有时候会让他们感到压抑.因此逐步走上了皈依宗教的道路。尽管这是他们的人生自由。但这种选择却非常遗憾.这些“柳智字们”如果真的想改善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就不该偏离了社会发展的轨道.走向宗教。
――黎鸣(国内知名哲学家)
一个普通人的出家,并不会引来人们的注意。然而.柳智字突然成为新闻人物.不仅仅因为他是数学天才.还因为他的人生选择是对世俗标准的一种逆反.是对常规生活轨迹的一种“脱离”。
――《长江日报》
一名北大学生发帖感叹:“世间少了一个柳智宇学长,多了一个圣宇大9币。”其实这并非坏事。出家后的柳智字,也许不能为周围带来物质利益上的收获.也不能带来金牌、大奖之类的荣耀.但我们实在不必以世俗的功名去衡量一个人的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尊重他人的选择,而不是按照社会的愿望成龙成凤.这比
什么都重要. -一楚天都市报》
北大学生的出家.是聪明的。他用与世隔绝的方式阻止了来自外界的干扰和困惑。从而获取了灵魂暂时的轻松,但这只是自身的一种逃避,解决不了社会现状.也改变不了他的外界环境。希望他对待功名利禄的这种淡泊的态度.能够影响到某些不清廉的官员和那些正在为了物质财富的追求不择一切手段的人。能让这些世俗的人对金钱的狂热降温。因为这位北大毕业生和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是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另一方是视荣华富贵为生命。前者否定了人活在社会上应具有的基本的世俗性.后者否定了人活在世上应有的对灵魂的护理。在我看来,两者都走向了极端.如果,能在两
种价值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才是健康的。
――《南方日报》
【热点透析】
具有高智商的数学天才、北大才子为什么选择激流勇退,相伴青灯古佛?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舍发生了改变,晋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还是消极怠世。崇尚无为胜有为的老庄学说?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会产生这一系列的疑问.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看看专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信仰的需要
尹文刚
人和动物不同,从普遍性来说.在心理上,人都有一种对信仰的基本需求。一些事情可能会导致内心的不安和恐惧,这需要一种精神寄托.因此许多人信仰佛教,就像信仰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一样.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
佛教也是传递善念和平和的宗教,讲究悟性。在柳智宇看来.佛教的内涵可能符合他内心的价值观.他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慰藉.甚至某些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用佛教的理念可以自圆其说.这也可能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
据了解,柳智宇曾写过一篇《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实践也是检验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科学上的定律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则需要靠我们的生命体验来验证.否则就只是一堆假设。大爱和敬畏为我们提供了求知的动力。对未知领域没有敬畏、对真理不热爱.真诚的好奇心从何而生呢?对人类的苦难没有悲悯、对生命没有敬畏.又何以研究政治、经济、社会以奉献人类呢?没有对生命真谛、世界美好的追寻.又何以钻研文学、历史和哲学呢?”
柳智宇的文章透露出他其实是一个有追求的青年.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社会.虽然他选择皈依的方式有待商榷.但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而且,一旦他作出选择,一般人想把他拽回尘世.也不现实。
现在媒体之所以关注高才生出家的现象.在于我们都有一种群体意识.认为这样的高才生,就应该好好工作,为社会作出实质贡献。事实上.我们要回归到人性上面来.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我们无权要求他人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大学里的高才生和马路边捡破烂的老太太都是一个层面上的普通人.都是平等的。现在一方面我们应该宽容“柳智宇们”的信仰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即便是有些人不能理解.但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因为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社会上还有很多连生活都难以为继的人们.社会和媒体的关注点应该更
多地放在这些人身上.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
在国外.每个人只要是信仰正常的宗教都不会引起关注.因为那是个人的选择。在我看来.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而且不违背社会公序良德.选择信仰宗教是个人的自由。
【注】尹文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员。
成功不只有一种解读
陆益龙
柳智宇的事例让不少媒体和老百姓困惑,这种困惑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们总是喜欢拿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其他人.所谓的“成功”也只是主流社会传导给人们的价值观,表现在有房、有车、有地位。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同时还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遁入空门也是一种价值取向.人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成功取向”而否认
别人的价值观.遁入空门的做法对于柳智字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丰富精彩的人生。
现在有学生信仰佛教.并且还有学生出家当和尚或者尼姑.这也正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逐步变得越来越开放与自由。
如果高校有10%。15%以上的人都出家去了,这肯定不正常。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毕竟出家的学生只是个别现象.
因此社会公众开口媒体没有必要对此上纲上线和过分解读,而是要理性地看待.并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对于高智商的人才出家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的说法.我也并不认同二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现在众多的寺院还承担着文物保护、旅游等一些社会性的功能.因此佛教的发展也需要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参与。
据了解.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是北大哲学系87级学生.他于毕业的次年――1992年在柏林禅寺从净慧老法师剃度出家.现在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像这样已经有成就的高僧.谁能说他当初的出家就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呢7
现在很多国家.绝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他们的信仰并不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产生冲突.很多人都是非常虔诚的宗教追随者.其个人事业也发展得非常成功.他们甚至还依靠宗教信仰给自己带来的力量.为社会作出了更大的贡献。他们的这种宗教信仰态度很值得国内有固定宗教信仰的人学习。对中国的佛
教信仰者而言.信仰佛教并不等于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或者边发展自己的事业边修行也是很好的方式。国内众多佛教信仰者尤其是一些高等人才在进行皈依方式抉择时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以及亲人
的意见或者态度仔细权衡.如果仅仅因一时的冲动就遁入空门则是很不理性的.对家庭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注】陆益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小编跟帖】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只要是在合
理合法的前提下作出的理性的选择.都应该得到尊重.柳智宇
毅然作出出家的决定.相信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在
作出任何抉择时.也要经过慎重考虑和多方面权衡.不能因个人的一时情绪或单纯喜好.而作出一些鲁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