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丘北县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带答案Word版)
详细内容
2014丘北县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带答案Word版)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纤细(xiān) 幽僻(pì) 袅娜(nuó) 扣人心弦(xián)
B.倩影(qiàn) 否泰(fŏu) 脸颊(xiá) 童心未泯(miǎn)
C.荫蔽(yīn) 吮血(yŭn) 商榷(què) 孜孜以求(zī)
D 蕴藉(j í) 细菌(jǔn) 缜(zhěn)密 忸怩不安(ní)
2.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恶梦 辖制 没精打彩 平心而论
B、告诫 寒喧 平心静气 礼上往
C、熏黑 吮吸 涎皮赖脸 理所当然
D、响午 骋礼 震耳欲聋 莞而一笑
3、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契诃夫把目光集中在小人物身上,以他们的不觉悟,唤起人们对浑浑噩噩、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
B、珠海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开发区的高楼大厦
鳞次栉比,一幢挨着一幢。
C、哲学系刘教授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他思维敏捷,常常信口开河,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D、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向是讳莫如深,尽管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却谁也不愿意正视现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反映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的文章,要感受科学精神,把握科学方法为目的,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思路。
B、不仅中国现代小说吸收了西方小说的创作经验,还继承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优秀传统,富于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
C、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D、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已经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视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共6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仿佛都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5.“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这种“好处”指的是 ( )
A.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
B.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的恬静的心境相吻合。
C.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了静美淡雅的韵味。
D.因为不能朗照,适合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6.“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的“酣眠”与“小睡”都是一种比喻
的说法,它们分别指的是 ( )
A.满月与淡淡的云。 B.满月与淡淡的云遮住月色。
C.朗照与被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D.朗照与朦胧的月色。
7.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
名曲”的修辞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
A.微风过处,送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共6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之中,又使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8.对“真的猛士”中的“猛士”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刘和珍 B.为革命献身的烈士
C.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先驱 D.包括刘和珍等烈士在内的革命志士
9.对第一个画线句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烈士为生活的平淡无奇而悲哀,以为国捐躯而感到幸福。
B.歌颂烈士的英勇无畏,哀叹烈士生命的短促。
C.作者为烈士之死悲哀,为其献身精神而备感欣慰、自豪。
D.烈士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悲哀,以勇往直前、为国
为民奋斗献身而感到幸福。
10.画线句为何用问号,理解正确的是 ( )
A.对他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表示怀疑
B.启发读者思考猛士是多么崇高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C.肯定这些猛士的行为
D.表示不理解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
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共10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1.选出与“寡人之于国也”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 移其粟于河内
12.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用比喻的方式,指出梁惠王的“补救灾区”的方式不是好方法 。
B.孟子用比喻的方式,指出梁惠王所用的“爱民”的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
C.孟子用打仗为例,指出梁惠王没有实行仁政 。
D.孟子用打仗为喻,指出梁惠王对人民“让步”太少。
1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每句3分)
1).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五、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 ―16题
枯树与鲜花
雷抒雁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他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4.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三自然段中枯树和牵牛花共同的特点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作者为什么微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名句默写(5分)
(1) ,不尽长江滚滚。
(2) 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
(3) 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
陈 羽
海边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联系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6分)
19.自选话题,仿照下面句式,再造两个句子(6分)
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烦恼,只不过他善于把烦脑当做一阵清风一刮而去;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忧伤,只不过他善于把忧伤化为希望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20、生活,多姿多彩;生活,珍珠串串。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东西,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帮助,一次关爱……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答题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24分)
123456789101112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6分)
13.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每句3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三自然段中枯树和牵牛花共同的特点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作者为什么微笑?(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名句默写(5分)
(1) ,不尽长江滚滚。
(2) 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
(3) 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1)联系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自选话题,仿照下面句式,再造两个句子(6分)
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烦恼,只不过他善于把烦脑当做一阵清风一刮而去;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忧伤,只不过他善于把忧伤化为希望的力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生活,多姿多彩;生活,珍珠串串。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东西,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帮助,一次关爱……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B 6C 7A 8D 9D 10B 11C 12B
13、1)邻国的百姓(人口)没有减少,我国的百姓(人口)没有增多,为什么呢?
2)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
14(3分)落叶时节繁花满枝。一种青春和欢乐。
15 (4分)依靠对方,帮助对方。(或互相依存,互相帮助。或互依互补)
16.(4分)枯树以坚硬支持了柔藤,也得到了美;柔藤以活力装点着枯树,也发挥了美。
17. (5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
(2)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
(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18、(1)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映衬从军将士的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4分)
(2)“直上”两字是动态描写,显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4分)
19、(6分)参考:一个自信的人并非没有怯懦,只不过他善于把怯懦当做一片流云一挥而散;一个自信的人并非没有失败,只不过他善于把畏惧化作信心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