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特克共赢之道 做政府可信赖的顾问(一)
详细内容
学会做个好“老外”
如今,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要想长久地生存发展,不仅要让别人觉得安全,更要让别人喜欢。
谁是“老外”?
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两个中国人到了法国,在电梯里看到旁边的几个法国人,就用中文说了句:“老外真高”。没想到对方不但听懂了,而且回敬道:“在法国,你们才是老外。”
对于中国人来说,变化来得太快。短短几年间,世界的大门就从紧闭,变为大开。于是,当部分国人在没有做好精神和素质准备的情况下涌向各个国家,就不经意地把自己在国内的习惯表现出来。于是,就出现了钱包和礼仪的反差。
没错,现在我们是老外了。无论是海尔竞购美泰、中海油竞购优尼科,还是华为竞购马可尼,巨大的反对声浪中,我们听到了一个耳熟的、我们也曾用过的理由:“威胁到了地主国的利益”。于是,就会有被爱国热情激励着的当地企业走出来,与我们竞购。
在愤愤不平地指责别人遏制中国之前,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是否清楚自己的“老外”身份?我们又是否想过怎样做个好“老外”?当我们只会以提高报价作为竞争手段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人家怕的是什么?
当你用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来管理崇尚个人价值的美国人,人家能不怕吗?
当你用全天候投入工作来要求假期重于一切的法国人,人家能不怕吗?
当你用低于当地水平的工资来应付需要养家糊口的南美人,人家能不怕吗?
有些在中国有效的东西,出去也能用;但更有些东西是只能在家门口玩玩的,实不足为外人道。中国企业如果不注意分清这二者的界限,就靠惯性运作,是当不好“老外”的。
“老外”之道!
柳传志说过:原来做好联想,只要提“产业报国”这种使命,只要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把联想人都凝聚起来。现在收购了IBM的PC业务,国歌就不能唱了,“产业报国”也不能提了。――那么,我们能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