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拓扑空间(一)
详细内容
管理往哪里走?向左走还是向右行?
当下的回答只有一个:向右、向右、再向右!
事例一:华为公司把它的管理进步归纳为四点:
(一)、与IBM合作,建立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使开发成果更快转化为客户需求的产品;建立集成供应链,提高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二)、聘Hay公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建立任职资格体系、职级架构、薪酬体系和员工素质模型。
(三)、与德国国家技术研究院合作,重新规划和优化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过程。
(四)、请IBM和普华永道作为财务顾问,进行财务四统一(流程、制度、监控、编码),建立一套标准的海外财务管理流程和海外财务会计架构。
事例二:中国网通引进的也是HAY公司的职位簇群(即职位体系评估和分类)方法。网通每个职位过去都很显眼,现在就不一样了,从上到下最多六个级别就把公司所有职位都包含进去,这样做带来的好处是员工不用过多考虑自己所处的职位,只要有业绩,都能获得高薪。你着重要考虑的是你在公司所处的角色,职位概念逐渐淡化,更多地突出你的角色。
事例三:在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采用了美国Hay公司的职位评估要素。这家公司的职位评估要素有三个方面:一为“知能”要素,包括技术知识、管理范围、人际关系技巧等项目;二为“解决问题”因素,包括面临的环境、面临的挑战等项目;三为“应负责任”要素,包括采取行动的自由、影响范围、影响的性质等项目。以这套评价要素为标准来衡量企业中的每个职位,即可计算出各职位的总得分,因而也就可以确定其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及工资的等级标准。
政治命题的“全盘西化”无疑早已经死亡,但“管理西化”却是一个科学命题。就办企业而言,人家走过的路已是很长,实践证明那是一条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他们的经验自然也就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