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企业战略>评论:Google挖来李开复可达一箭三雕(一)

评论:Google挖来李开复可达一箭三雕(一)

详细内容

职业经理人生来是做祭品、做箭矢的,明星经理人更是如此。巨头开战,随时可以拿职业经理人当枪、当子弹。生意就是生意,谁在乎李开复们的感受呢?

  李开复当然是箭矢,也是祭品。

  其实,像他这样的全球副总裁在微软有一百多个。尽管当年李开复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功勋卓著,但其职业生涯终究止步在了微软对中国市场的判断上。2000年调回总部,立刻淹没在精英堆里。而在微软时开个人网站时的心情,与在曹操眼皮底下种菜的刘备近似吧。

  时间成为谋杀职业经理人个人价值的最佳武器,立定市场潮头的高管经理人,不进既退,原本光亮的个人品牌日渐黯然。哪个职业经理人愿意被市场遗忘?

  李开复博士换工作了,而且“闪电加盟”!美国的法院发布不得做某些事的禁令。Google则马上宣布“B计划”:李可以一年不用工作而拿到应得的报酬。职业经理人做到了这个份上,是不是可以说上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

  既然当“枪、子弹”是经理人的宿命,当然要借机行事,搏出个人品牌。李开复加盟Google是路走到了这个份儿上,也是险中求胜的博弈。无论是微软诉讼,还是Google力挺,三个主角的名气、利益注定要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李开复想明白了怎么开始,却想不到过程中的多因多果。把李开复钉上道德、个人品牌耻辱柱的、那掀起热带风暴的蝴蝶的一次振翅,就是他曾经不遗余力扮演“精神教父”的过去。

  职业经理人既然为生意而生,为生意而死,一些个人理想、价值观等等脱离于角色之外、德行层面的东西就都是镜花水月。一旦忘记经理人的本分,把镜花水月当成提升自己或者包装自己的关键资本,等于是给对手泄露了自己的命门和弱项。

  所以,因为李开复是“精神教父”,因为他高调标榜自己的品性、品行。所以,媒体、公众豪不留情地用起了显微镜,李开复变成了待宰的祭品。过去在他个人网站上给大学生谆谆教诲的书信和他四处宣扬计划中要写的三本书顿时变成了耻辱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