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品店哎呀呀 崛起非常“6+1”(一)
详细内容
满眼红海,遍地血拼,一二十元的小饰品能做多大?
哎呀呀的答复是:3000家店,18亿元销售额。产品不是自己生产,店铺大部分是加盟,物流是第三方,哎呀呀凭何崛起?
非常“6+1”,整合天下资源。
在中国,无人不知义乌
2010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为456.06亿元,有占世界生产总量40%的电子钟表、占全国70%的饰品、占全国50%的胶带……然而全球消费者却找不到“义乌牌”.
没有品牌的义乌集群,即使垄断全球的生产却照样仰人鼻息,既没有价格话语权,也没有时尚领导力。着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将这种困境总结为“6+1”理论:“1”指的是“产品制造”;“6”指的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物流管理、批发与终端零售”.中国企业占“1”缺“6”,等于将产业链价值的90%拱手让人。
“1”之上如何加“6”?
6年时间,开3000家连锁店,创造18亿元年销售额的哎呀呀,正在凭借模式的修炼告诉我们:有了无数个“1”以后,“6”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玄乎和遥远。
千倍速圈地
提起哎呀呀,很多人想到的是街边的10元小店。那么,从10元小店到广州地标性建筑中信大厦到底有多远呢?
从广州东站出来,一眼就能看到这座前两年还是广州第一高楼的中信大厦,里面入驻的都是英特尔、日立、安利、上海李奥贝纳等世界500强跨国名企或马来西亚领事馆、意大利领事馆、瑞典领事馆等驻外机构。
6年前,开着10元小店的叶国富也许只能把它当成景观看待,从没想过自己能在这寸土寸金的写字楼里占有一席之地,而今,他却端坐在这里接待从全国各地络绎不绝而来的加盟商。这6年时间,他跨越的是什么?
在叶国富创办哎呀呀的2004年末,饰品行业似乎同当今众多传统产业一样,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比比皆是。一条步行街上充斥着数家小饰品店,女人街更是鳞次栉比,目不暇接。全国200家店以上规模的品牌不下10家,华北、华中、西南和两广地区,都有各自强势的区域品牌。
表面上群雄林立,但叶国富发现他们“无一可称真英豪”,他们的通病有四:一是缺乏真正的事业心,舍不得在推广、装修和研发上大手笔地投入;二是不懂连锁加盟的真谛,即规模经济,一家店一家店地死磕;三是股权结构分散,意见常常不统一,决策过程太慢;四是多元化泛滥,认为饰品这种小生意顶多小富即安,做到一定规模并赚到一些钱后,转而主攻餐饮、服装等行业。
越是鱼龙混杂的行业,越是诸侯割据的领域,越有可能“乱世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