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正大:“贵族肥料”淘金路径(一)
详细内容
“我们始终没有走弯路。”山东金正大集团(下称金正大)董事长万连步对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感到很庆幸。
金正大总部位于山东临沂市的临沭县,是一家从事复(混)合肥、缓控释肥及其它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集团。
1998年,万连步带领十几个人在废弃的砖窑厂里开始创业。2008年,金正大已经拥有约3000名员工,160万吨年产能和36亿元年销售额。
从小作坊起家
1998年,万连步看到当地化肥企业生意红火,决意到这个行业里找找机会,创立金大地复合肥有限公司(即金正大的前身),从事复合肥生产。
接下来要找人、找钱、找技术。
事实证明,“挖人”还是个不错的办法。
金正大一开始也是从其它化肥企业聘请、挖人,跟随万连步打天下的金正大菏泽公司副总经理李华波回忆。
起初,“因为大家都没多少钱”,通过贷款和拆借,大家共筹集了约100万元,在一个废弃的砖瓦厂房里开始创业。
“我们是从小作坊做起的。”李华波笑称。
1998年,还没打出品牌的金正大,销量只有3万多吨。
后来,金正大上马了一条10万吨的生产线。“从立项到开工、建成,共用了100天时间”。
当年9月,金正大在临沭县举办了一场订货会,邀请了全国的化肥经销商,并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
“一个订货会把产品的品牌就打出去了,订货量也就大了,从那个时候公司开始兴旺”。
第二年,金正大在全国的销售量达14万吨,“至少在临沂站稳脚跟了”。
几年来,金正大研发生产了适用于不同作物的高浓度系列通用肥、大田作物专用肥、经济作物专用肥、生物有机肥等六大系列上百个品种。
一个非技术型的创业团队,如何保持企业技术上的持续创新?
金正大选择“借脑”,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
除了自己的研发中心,金正大还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农业部的三个试验站等二十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这些单位,确保技术创新。
2002年,金正大甚至将3位通力合作的专家吸收成为公司的股东,将研发人员与企业的未来捆在一起。
在销售网络上,除了自己开发的经销商,金正大还“傍”上“天下第一网”――中邮物流。
2006年5月,金正大与中邮物流签署合作协议,在全国邮政物流系统开展肥料销售配送。
随着全国销售网络的铺开,金正大的产能和销售额逐年攀升。
金正大陆续上马了20万吨的生物有机肥、20万吨的氨化造粒复合肥、30万吨尿基复合肥等多条生产线。其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年产能达16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