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骗术造出首富施正荣(一)
详细内容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简称无锡尚德)私有化及上市,以近乎完美的姿势,成为中国母体精心孵育出来的一个新财富标本。但这是摩根士丹利导演的首富施正荣的骗术?
最近,一个署名王平均的人在国内几个主要经济类网络论坛上对施正荣财技提出了质疑,一时成为热闹的谈资。网站资料显示,王平均是居住在欧洲荷兰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的博士,半导体物理的专业研究者。
三大疑点浮出水面
王平均认为,施正荣和无锡尚德至少存在三个疑点。
疑点之一:施正荣吹嘘他的导师来误导别人?
施正荣曾说他的导师获得过诺贝尔环境奖。王平均指出,这并非大家所知的诺贝尔奖,诺贝尔没有环境奖。该奖项原名NobelAlternative,是德国人在上世纪80年代设立给那些环保人士的。施正荣有借此误导他人的嫌疑。
疑点之二:到底是谁在为太阳能电池板埋单?
无锡尚德于2001年1月注册,2002年开始运营,2003年年底盈利90万美元,2004年盈利1800万美元,2005年预计盈利5000万美元,2006年预计盈利1亿美元。一连串数据近乎完美。但问题是:无锡尚德到底是怎么盈利的?又到底是谁在为它暴涨的业绩埋单?
王平均猜测是国家埋单。他诘问道:太阳能电池板是不是卖给无锡市,是不是国家给你(施正荣)埋单?
疑点之三:摩根士丹利在融资项目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王平均追问:摩根士丹利的18亿美元资本难道没有在炒作人民币的嫌疑?摩根参与运作纯粹是赚钱,但是他会很快套现,过不了几年尚德什么都不是了。因为你尚德根本不值这么多钱!
旁证于现有资料,第二个疑点实际难以成立。坊间盛传,无锡尚德产品90%的市场都在国外,它在国内只承建了一些譬如森林指挥所、西藏地区、2008绿色奥运等不足总计400kw的项目。另外还有传闻说尚德现在一直在成倍地扩大产能,上游有原材料就收,订单超过生产能力。尚德的产品价格只有国外厂商的一半,价格很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