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富人物>王永庆:其实一生都在“卖大米”(一)

王永庆:其实一生都在“卖大米”(一)

详细内容

第一次听说王永庆的名字,就是从听到王永庆卖大米的故事开始的,那是在2002年左右,以后不断有人重复这个故事,我对王永庆的了解也就是仅仅是卖大米的故事,其它的真说不上来。说来也巧,新年伊始刚刚出版的《王永庆全传》一书,在机场就让我看到了,自然就会收归囊中,细细地品味这位老先生是如何卖大米的。

  看完此书后,一直好几天我都在想该用篇什么样的文章来把这本书浓缩一下,在此前已经有两个不错的文题,但在真正动笔时突然冒出了这个《王永庆:一生都在卖大米》,我觉得挺能代表我想要表达的意思的,所以欣然采用。

  一、从王永庆卖大米说起

  问:王永庆为什么要卖大米?

  答:因为王永庆世代贫农,从小就在贫穷中生活,饥饿中成长,为生计15岁那年只去日本开的米店当伙计,学会了卖大米。

  注:王永庆祖籍福建省安溪县,清道光年间,王永庆曾祖父王天来,迫于生计漂洋过海来到台湾,并定居在台湾省嘉义县新店镇直潭里,到台湾后王家世代种茶为生,父亲王长庚也是个贫苦茶农,一年辛辛苦苦劳作,只能勉强度日,有时候肚子都填不饱。1917年1月9日,王永庆就出生在此。王永庆5岁和父母一起上山捡煤卖钱补贴家用、7岁开始上小学,每天上学前要帮家里做好多事,首先是要把水缸的水打满,后来母亲生了妹妹,王永庆每天放学后还得扛一袋50斤重的饲料回家喂猪。

  问:王永庆怎么会在15岁就离家打工?

  答:王永庆小学毕业后家里再供不起他继续上学,就在父亲的茶田里打杂,后来父亲要求其弟弟带王永庆出去闯一闯。于是在1931年,王永庆15岁那年在叔叔有帮助下在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嘉义,找到一家米店打工,管吃管住,月工资40元。

  日本人要求很严,做事不能有丝毫偏差。王永庆边干活边学习,每天关门后看老板怎么记账、如何核算成本。每天晚上睡觉后就想一天做过的事,回忆老板的每个动作、每句话,学会就记在脑子里。就这样到春节回家前,王永庆就筹划自己要开一家米店。1932年在父母亲戚的支持下,王永庆带着家里凑的200元钱和两个弟弟到嘉义开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