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富人物>郭台铭--靠朴实的企业文化赚钱(一)

郭台铭--靠朴实的企业文化赚钱(一)

详细内容

台湾已成为全球信息科技业代工的中心,而亚洲最佳创业家代表郭台铭堪称代工之王。他所创立的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几乎包办所有信息科技类产品代工,并且在2001年超越台湾集成电路公司,成为台湾业绩最高的民营公司。

郭台铭以制造模具起家,后转入电子业,从不起眼的连接器做起,如今产品已垂直整合3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的上中下游。在2001年各行业苦苦支撑之时,他领导的鸿海电子仍大幅增长六成,超越台积电,成为台湾第一大制造厂商。

精明是创业者的座右铭

郭台铭毕业于台湾中国海专。和其他同学一样,郭台铭也曾跑过船,遨游四海。不过,他并不甘心永远靠海为生,过飘泊、不稳定的日子。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思考,他决定创业,于是,1974年他向岳父借钱买下当时的鸿海工业公司,从事黑白电视机零组件代工生产。当时黑白电视机才刚刚在台湾出现,并逐渐成为居家必备的商品,加上当时台湾整体经济也正处于上扬阶段,产品需求一路看好,郭台铭因此获利不少。

1977年,当郭台铭挣到第一笔钱时,他并未选择投资买房置地,而是从日本购买模具设备,建起了自己的模具厂。一年以后,房地产开始红火起来,地价整整翻了一番,但他仍没有急功近利将模具厂卖掉购买土地。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鸿海精密陆续建立起来的电镀部门与冲压厂迅速拉开了与同行业的距离,并在80年代个人电脑工业起飞中,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郭台铭的连接器王国自此开始建立起来。

1999年,郭台铭一口气吞下华升、广宇等企业,进行逆向整合,使鸿海精密发展成为鸿海集团,由地区性大厂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在一次演讲会上,谈及企业全球布局与全球化经营时,郭台铭不无幽默地说,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要装进去一张世界地图,而不能像台湾民进党的大脑,都只装着台湾地图。28年前鸿海成立之初只有10名员工,目前全球员工多达五万人。为了降低成本,郭台铭在台湾制造业掀起大陆热之前,率先于1988年赴大陆投资,现在他可以骄傲地宣布鸿海已成为大陆的第二大出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