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宏琪:苏州制造转型样本(一)
详细内容
苏州国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宏琪的名片,似乎比别人的要复杂那么一点点除了公司名称及标识、联系方式外,名片正面和背面的右上角,分别用中英文印着高可用主动自调度集群服务系统、国家专利(ZL02114011.1)的字样。他告诉记者,公司所有员工的名片上,都少不了这两行字。
高可用主动自调度集群服务系统,简称ASAS,是国华科技自主开发的集群网络服务系统。和传统同类产品的工作机理不同,我们的产品含有三项国家专利,许宏琪非常自豪。
这样一种高科技产品,要说明其先进性其实也容易2005年11月底,国华科技正式宣布国内首台ASAS产品开发成功并进入商业化运营,国际市场立即产生分化。仅仅两个月后,美国某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猛降了近50%。
只有5%的利润
迄今为止,国华科技在ASAS的开发上已经投入了500多万元。虽然相关产品面世后,已经取得4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但收回投资很可能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许宏琪很有信心。以前国内的网络流量管理和负载均衡领域一直是个空白,全国每年10多亿元的市场成为英特尔、思科、北电等外国巨头饕餮的对象。
许宏琪本人并不愿多提的是,在下海创业之前,他曾是苏州某开发区的办公室主任。在亲身体验着苏州外向型经济日益壮大的同时,也深知园区大量的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比较被动。
2005年秋,为了决定每年10亿元额度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投向,国家科技部曾来到苏州考察,对此间的潜在项目进行过一番地毯式搜索,结果大失所望。
当时参与项目遴选的专家、苏州大学财经学院院长万解秋告诉记者,像片状电阻研制这类比较有份量的项目凤毛麟角,大部分只是纺机零部件改进、空调通风管改造等小打小闹的技术革新,根本谈不上自主创新。据悉,2005年整个苏州市上报国家申请创新基金的项目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