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景作文>介绍雷州西湖的作文

介绍雷州西湖的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游雷州西湖》

游雷州西湖

今年秋季的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到雷州西湖秋游,事隔虽已多天了,但西湖的美丽景色还时时浮现在我眼前。使我时时在想,我若是一位画家,必定用彩笔把西湖的绿树碧水描绘下来,让世界小朋友都能共同欣赏它的美;我若是一位诗人,也必定用最美的语言去赞颂这个人间的仙景。

当我踏入它门口时,就情不自禁地连声叫了起来:“多美啊!”放眼一望,湖边一行行杨柳,生机勃勃,柔软的柳枝刚好擦着湖面的清波,在湖中垂柳倒影的衬托下,就像无数的少女在对着湖水低头梳理自己的头发。侧耳一听,杨柳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姑娘们在低声细语,又像自然界里奏出一首首动听的歌曲。

我抚摸着条条柳枝,沿着柳荫小道向前走。这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弯弯曲曲的桥。这座桥跨过湖面,把西湖分为东西两面。一阵微风吹过,湖面荡起层层波纹,远远望去,这座桥真像一条长龙,正向对面的龙宫游去呢!站在桥中的小亭上,在碧波中的西湖全景尽收眼底。湖的东面,是红墙绿瓦的十贤祠和雄伟壮观的龙宫。与龙宫遥遥相对的是苏东坡亭,庄重的苏东坡塑像就静立在亭前。他手捧诗卷,凝视着前方,充分表现出一位伟大诗人的气质。正当我陶醉在这美

景中的时候,湖面上传来了“

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介绍雷州西湖的作文}.

我们的学

习多么愉快”的歌声,往湖面一看,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闪着点点银光,像仙子撒下无数的珍珠。我们的同学正划着小艇在湖中游来游去。这时,真令人感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意呀!

啊!今年秋游虽已结束了,但每当我看到那天游西湖留下的照片时,那阵阵的歌声,哗哗的划船声,沙沙的柳枝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西湖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呢!

篇二:《雷州西湖》

[雷州西湖公园景点介绍]

天下西湖三十六,雷州西湖古名“罗湖”。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五月,文学大家苏轼由惠州再贬儋州,与胞弟苏辙(谪居雷州)同寓湖上,泛月湖中,爱其景物清幽,流连忘返。雷人为志贤踪,始易罗湖为“西湖”。1950年以前,因湖亭失修,祠宇颓废,牛眠荒草,游人鲜至。建国初年,苏亭虽修,而末及其余。一九八四年春,县领导重视名胜古迹,特拨专款,大事茸建。一年之后,馆榭亭台,焕然一新乃命名“雷州西湖公园”。每年接待游人百万。园之面积百亩,既有苏公亭、寇公亭、钓鱼台、茅亭以及荷池、蛙岛、飞瀑、塑石等胜览。幽雅古朴,颇富南国丰姿。一九五九年冬,郭沫若同志南来,为雷州西湖题诗,以“超越钱塘西子湖”相期。可以预期,雷州西湖公园今后积极经营,又将成为南国园林的璀璨明珠。{介绍雷州西湖的作文}.

雷州西湖公园历史:

自宋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寇准贬雷州司户参军,居湖滨,后又多有名人至此居游,遂成名胜。西湖内古迹甚多。苏公亭,明建清修,四柱重檐前有荷池及苏轼石雕像。十贤祠,宋建清修,1984年重建,祠内有文天祥撰、姚文田书《雷州十贤堂记》碑,并有汉白玉线刻寇准、苏轼、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十贤"像。浚元书院,宋建清修,天圣元年(1023年)寇准病逝雷州,州人建寺以怀其德,咸淳八年(1272年)改寺为院,1984年重建时塑寇准石像于院前,并合十贤祠为"宋园"。又有莱泉井、龙王庙、"西湖平,状元生"牌坊等点缀于平湖柳岸回廊曲桥间,园内还建有规

模颇大的游乐场。

篇三:《家乡的西湖公园》

家乡的西湖公园

孙呈杰三(3)班

我的家乡在雷州,那里有一个风景怡人的公园——西湖公园。

那里的湖水很绿很绿,绿的像是被湖边的柳枝染过似的。那里的湖水很清很清,清的能看见湖底的石头。那里的湖水很甜很甜,甜的像天上的人扔糖果在湖里。那里的湖水很静很静,静的连一片树叶掉下来都能听见。

周围的柳树有着长长的“头发”——柳条,好像是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迎春花开放了,一阵微风吹过,周围的迎春花翩翩起舞,风停了,迎春花停止了蹈舞。

湖里的鱼儿在快活的游来游去,有时它们又钻到水底下玩捉迷藏游戏,有时它们会成群结队的在一起戏水。当游客来到湖边时,它们会拼命的摇着尾巴,像是在跟游客说:“欢迎,你们有空经常来西湖公园游玩。”

因为有你——西湖公园,我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迷人!

篇四:《雷州一日游心得体会》

雷州一日游心得体会

我不是济贵

从小我就喜欢自然地理与中国历史,喜欢祖国辽阔土地上的大山大河,喜欢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只要有时间、有余钱、有精力,我都想到处走走,去观赏祖国大好河山,去体会奇妙的风土人情,去升华凡俗的灵魂。

开学以来,11地理两位班长一起负责联系旅行社和导游,也负责角色扮演的组织排练,感到痛苦夹带着快乐,最终协商找到雷州樟树湾大酒店的两个主管。我静静地看着他们努力的样子,悄悄地把他们杯里的开水加满,无声无息地从心里给予支持,从行动里提出建议,悄无声息地希望他们不要太累。

2015年3月24日,3位老师脸带微笑,细心组织,带领81个青年学生,浩浩荡荡从湛师北门出发雷州。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便到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古城。在途中,我们两个班的角色扮演的全陪导游,我和1班的郑飘红都在车上跟大家预演了怎样讲解导游词,得到了当地导游的赞赏。而我一路上兴高采烈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对未知的旅程充满了期待,这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旅程呢?我会遇到什么事和什么人呢?

首站是位于雷州古城西南的英榜山的雷阳八景之一,古称“雷岗耸异”的雷祖祠。它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公的祠堂,雷祖祠气势恢宏,占地面积越一万平方千米,是岭南地区最大的祠堂之一,祠内珍藏丰富。有千年石人,乾隆御画、匾额及历代碑刻。感受历史文化的沧桑,我知道爱惜保护千年历史的雷祖寺是极其重要,所以从导游的角度学到了给游客说明爱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离开雷祖祠,我们再次登上汽车,前往游览雷州古砖塔。它是凝聚雷州文化精华的三元启秀塔,内有二公祠,用于纪念岭南三大清官之一——清端公。由于行程安排需要,我们只是在外面观察,心里有点遗憾,但是也同样感受到浓重的雷州文化气氛,并深深折服雷州人的聪明才智。

告别三元塔,我们一行来到了雷州民族文物博物馆,馆内展示了历代在雷州出土的文物。当中的石狗群中的石狗王是令我印象最深的文物,导游笑眯眯,脸带微笑,重点向我们介绍了石狗王。看,它体形巨大,颇具王者风范。而在狗王旁边代表福禄寿的三尊雷州石狗就被抢了风头,其实它们的体态、神气却一点也不逊色。其中代表福的石狗脚下踩着一个葫芦,代表禄的石狗脚下踩着一枚钱币,代表寿的石狗头顶凸出,像龟背,象征着长寿,也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寿星公画像,头顶是凸出的。啊,雷州石狗文化真是包罗万象!

游罢博物馆,我们就分散游雷州西湖,这里有著名的十贤祠,有龙宫,有纪念苏东坡的苏堤。波光粼粼的雷州西湖在静静悄悄地等待着什么呢?是不是只有苏轼先生才能让它泛起层层大浪?还是苏轼先生的神气渲染了原来平静的西湖,让它富有灵气,让它在遇到像苏轼一样的知己才能把它全部的气息、意境展现出来。我懂它,它懂苏,而我不是苏。

游览完西湖,我们就到樟树湾大酒店就餐。樟树湾大酒店是国内以鼓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主题酒店。刚下车,就见到酒店门前的9尊巨大的雕塑,雕塑中的人物有的敲鼓有的奏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印象最深的是里面的一个大鼓,是我见过最大的牛皮鼓了。午餐后,我们进行了角色扮演。之后就到了重头戏,泡温泉,第一次享受温泉,确实有些紧张,不过在温泉里泡了一会儿后,感觉棒棒哒。后来师生共同泡温泉,其乐融融。泡完温泉的同学,有的去看电影,有的去健身房锻炼,有的打乒乓球,各有各的乐趣。{介绍雷州西湖的作文}.

后来的后来,我们告别雷州古城,坐上大巴返回学校。老师说,别落下东西,记得带齐。我想我带齐出发前带来的东西,嗯,我忘了带走一样东西——我自己。不全是我所有,肉体走了,灵魂却留下。学灰太狼一句:我会回来的,么么哒,可爱的雷州。

篇五:《雷州的旅游与文化》

雷州的旅游与文化

法政学院12历史1班游乃强2012084135

摘要:{介绍雷州西湖的作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选择,而且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追求就不只停留在物质的层面,而是向审美层面、精神层面发展。我的家乡古城雷州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半岛上随处可见传习久远的古老民俗,它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可惜它的旅游业的发展过于单调而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要发展它的旅游业应该捉住它本身独有的优势,同时发展多元化的文化和相关产业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关键词:雷州旅游资源

雷州市(古名海康县)是广东省湛江市辖县级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雷州市东濒雷州湾、南隔琼州海峡与国际旅游岛海南相望、西濒北部湾、北接湛江城区。古城雷州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半岛上随处可见传习久远的古老民俗。{介绍雷州西湖的作文}.

雷州市的历史文化名城遗迹丰富,有雷祖祠、西湖公园和三元塔公园等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而它最大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莫过于是雷州的石狗文化了。雷州石狗源于远古,据说约在殷周年代,从黄河中下游南迁的俚、僚、瑶、僮等少数民族是聚居在雷州较早的先民。

由于文明程度与生产力的落后,雷州先民需要依托某物种作为图腾祈求庇护,而当时的瑶族信奉“狗”当始祖,“石狗”成为图腾标志,直至后来瑶汉同化,也一直沿袭下来。在雷州,放眼古城门、村口、古道、巷口、门口、水口或古墓前,定会看到一尊尊或坐、或蹲、或伏,用玄武岩石雕刻而成的石狗。它如同守门的石狮子,被人崇拜,成为雷州的独特民俗文化。

除了石狗文化,位于雷州古城西南的英榜山的雷阳八景之一,古称“雷岗耸异”的雷祖祠也是值得一观的文化景点。它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公的祠堂,雷祖祠气势恢宏,占地面积越一万平方千米,是岭南地区最大的祠堂之一,祠内珍藏丰富。有千年石人,乾隆御画、匾额及历代碑刻。感受历史文化的沧桑。此外,雷州西湖公园位于雷州古城的西北角,面积9万多平方米。自宋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寇准贬雷州司户参军,居湖滨,后又多有名人至此居游,遂成名胜。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由惠州再贬儋州,与胞弟苏辙同寓湖上,泛月湖中,流连忘返。雷州人为记载贤踪,始易罗湖为“西湖”。雷州西湖公园是一座风景秀丽,人文荟萃,集自然风光、贤踪圣迹和各种游乐项目于一体的园林式综合性公园,园内景点众多,有浚元书院,寇公祠,苏公亭,莱泉井、龙王庙等等,还包括一个小型的游乐场供游人玩乐。雷州三元塔,为古雷阳八景——“雁塔题名”。此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13-1615年),高57米,初名“启秀”,寓肇启文风,培育俊秀之意。后因挖地基得蛇蛋三枚,时人认为是“三元及第”之

兆,遂改名为“三元塔”,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值得推荐的是,三元塔塔基为石刻须弥座,高1.1米,周长40.8米,八面共嵌有23块浮雕石刻,图案丰富多彩,线条粗犷、神态生动,分别为“麟趾呈祥”、“鲤跳龙门”、“狮子戏球”、“三羊(阳)开泰”、“双凤朝阳”、“喜鹊练梅”等,线条粗犷,形态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为明代石刻珍品。它是凝聚雷州文化精华的三元启秀塔,内有二公祠,用于纪念岭南三大清官之一——清端公。在几百年前建筑工具简陋的情况下,仅用约两年时间就建成一座如此雄伟壮丽的高层古塔,风雨沧桑,雷轰地震仍岿然屹立,充分显示了雷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惊人的创造力。三元塔建成后,雷郡形胜大为改观,“鼎峙琼南添一指,联翩雁字豫题名”。后来“雁塔题名”成为雷阳八景之一。此塔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除了雷州西湖,三元塔以及雷祖祠,不得不提的还有雷州民族文物博物馆,馆内展示了历代在雷州出土的文物。雷州博物馆新馆于2009年落成并投入使用,位于雷州市雷城西湖大道南湖畔。新博物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设有"历史沿革"、"民俗风情"、"石狗奇观"、"历代陶瓷"、"古今书画"及"纪念雷州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等专题展厅。其中,历史沿革展厅内陈列了"雷州先民活动、海上丝路、雷城建置、流寓文化、天下清官、南国明珠"等。在民俗风情展厅还展示了雷州节日习俗、婚育习俗、民间信仰、民俗活动、娱乐游戏及传统服饰、传统器具等。博物馆内有只石狗王。看,它体形巨大,颇具王者风范。而在狗王旁边代表福禄寿的三尊雷州石狗就

被抢了风头,其实它们的体态、神气却一点也不逊色。其中代表福的石狗脚下踩着一个葫芦,代表禄的石狗脚下踩着一枚钱币,代表寿的石狗头顶凸出,像龟背,象征着长寿,也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寿星公画像,头顶是凸出的。啊,雷州石狗文化真是包罗万象!

雷州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元宵佳节,城乡各地的飘色游行势恢宏;阳春三月,松竹、南兴、覃斗等地的傩舞(走成伥)及流行各处的散花舞引人入胜,这两个古老的舞蹈被选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古朴的雷州歌,有三百年历史的雷剧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雷州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饶。肥沃的大地慷慨地为勤劳的人们奉上香甜的优质大米,鲜美的鱼虾,晶莹的白糖,圆浑的南珠,壮硕的牛羊,争奇斗艳的花卉,甜美的岭南佳果。还有那风味独特的雷州小吃----叶搭饼、嘉岭白饼、乌石甜糟、英利烧猪肉、客路白切狗等令人大块朵颐,回味悠久。

雷州旅游文化如此丰富多彩,难道你还不心动?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去领略一番吧!

参考文献:

1.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8

2.湛江市旅游资源,《湛江旅游资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6

篇六:《失意的西湖》

(曾写过一篇《沧桑雷州》,虽然个人感觉也不怎么如意,但心里还是有些自喜的,却被网友白贝壳批了通。“用手机用心看完,雷州在你笔下貌似文化底蕴深厚,其实不然雷州只是被遗弃的文化,没什么好赞扬,在雷州留下的只是路过雷州官场遭贬的失意之人,其心可哀,追忆更哀。雷州要显出文化只能待后有来者,前绝对没古人。”好吧,我承认,对历史,对文字,我是过于浮华了。雷州的文化都是失意的,以前是,现在也是。)每一次邂逅西湖,都是在烟雨时节,我觉得,烟雨中的西湖,有种别样的美,动人心魄。朦朦胧胧,雾气轻拢,微凉的湿气轻轻地扑打着脸颊,清凉一片,微风吹抚着柳丝儿,溅落水珠一串串,偶尔一两颗飘落在相依而坐的情侣的发梢,总能让我找到柔软而宁静的思绪。西湖边上走,是我闲暇时做得最多的事,尤喜每个午后。那一排木棉树,我等来了它的叶落花开;那一对对情侣,我见证了他们幸福而美丽的青春。有时明月高挂,月上树梢头,在灯光下寻找,西湖的另一种美,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西湖不大,并不美,这是我想说的,并不想说明什么。那些名人的赞美,本身就是种虚伪,或许西湖的曾经被淹没在历史中。西湖的水不清,有些浓绿,零散飘着垃圾。在西湖里,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苏子亭前的莲池的石栏板上睡觉,抬头望着天空,或阴晦,或晴朗的天空。耳旁听着古老而熟悉的经典音乐,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就在身旁学跳舞和着武术学校学生训练的吆喝声,就是我入眠的欢乐。不去想,那些不快而烦恼的事情;不去看,那纷乱而繁杂的社会;不去做,自己不愿而反复从复的事情。人生短短,几十年华,该学会知足,,该学会懂得,该学会亨受。到西湖,最值得去走的地方,就是宋园。正因为有了宋园,西湖便有了灵魂,有了在近千年风雨中屹立不倒的支撑。轻轻地推开宋园的门,便能感到一股历史沧桑的气息,红墙绿瓦。不管里面的景色,是如何的春意盎然,我看到的,却是一幅萧条的秋。纷飞的落叶,凋零的花,这里这时,迎来了寇准、苏澈、苏轼、秦纲„„他们沉重的步伐,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拖得好长,好长,失意而落寞。他们的发髻被秋风吹乱,他们的叹息像极了北国凛冽的寒风。又一年佳节又中秋,今渡瓜洲又一年,那河岸边的青草,是否已经枯黄,那明月,还照着故乡吗?照着他们曾经年少轻狂的风光。为什么?这南方的秋,也如此地凄凉。他们望着天空,鸿雁已经飞过。乡愁就在他们日益增多的银丝上雕刻出,一丝又一丝。这一刻,他们已不再是当年的大人,当年的文士,当年的老师了。只是一群被流放年老的罪犯,可怜而凄苦。家乡,就在那个路过的渡口,青春,就是过去那个尝过的辛酸。我站在西湖上,看着这亭,看着那桥,看着人群在身旁来来去去,不由地疑问。一群失意人,留下一堆失意的文化,值得我们如此尊崇,如此骄傲吗?西湖不美,只因它是失意的。西湖很美,因为它宽大,可以容纳,失意与不失意的人。吴昊11年元宵于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