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时事论据素材>我爱家乡的天气和气候科普小论文

我爱家乡的天气和气候科普小论文

详细内容

篇一:《科学小论文《如何预测天气》》

如何预测天气

1987年10月15日晚上,284年来最为恶劣的暴风雨横扫英国南部,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造成的损失超过20亿英镑。风力达到了飓风的级别,推倒了约1500万棵树。而就在前不久,天气预报员还笑称悲剧绝对不会发生,不会有任何飓风袭击英国。

上面这则耸人听闻的新闻,顿时使全世界的人们重视起了天气的预测。

其实,中国从古时候开始,便对天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易经》的天气占卜,孔明借东风,关羽利用暴雨洪水淹七军……天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休息和举动,它会在冬天让我们无法上班,在夏天毁掉我们的假日。它一会儿是阴霾的乌云连成片,一会儿又是和煦的晴天,天气如此善变,我们可能已经司空见惯,那么人们又是怎么预测天气的呢?要知道,“预测天气和准确预测天气完全是两码事。”

许多人不懈努力,希望了解天气的变化过程。他们惊喜地发现:预测未来天气最关键的因素是现在的天气。他们不停地观察各种天气情况的变化与形成原因,并运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科学定律,总算有了一些收获;比如根据热效应,热的空气会上升,形成低气压区;冷的空气就会下降,形成高气压区。由此我们便可知道一个地方如果又热又潮湿,这地方不久就会下雨,因为当温暖潮湿的空气带着水蒸气爬升到高海拔时,它们会凝聚成云,然后转化为雨落回地面(这就是为什么阴天会下雨的原因:因为凝聚的云过多了,遮住了太阳),当周围环境特别冷的时候,雨会变为雪或冰雹落下。另外,空气会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例如,当桂林出现低气压,而南宁出现低气压,就可以预测桂林将有强风。

但这种方法十分简单,只是一种粗浅的分析,只能预测很小一部分地区的天气,还十分容易出错。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只能让人们知道笼统的天气,例如“明天桂林会有风”。但人们如果想知道比如气温多少度,风度多少级,什么时候最热等更具体的信息,我们只好无能为力。

后来,人们建立了一个全球的气候模型,使用无数先进科技观察天气,并借助复杂的方程来计算,其中包括了海洋的流体力学,热传导,大气化学,甚至太阳辐射等信息。这样列出来的方程实在太难了,人们难免会出错,出现误报天气的情况。到了现在,人们终于想到了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一不做二不休,在美国实验室,一台名为埃尼亚克的计算机第一次进行了天气预测。这台计算机中包含了一整个地球的天气,是一个活生生的气象模型。计算机通过分析各种天气信息,显示出未来的气象情况。人们终于可以准确地预测天气了。虽然计算机也难免会失误,但失误率已经比原来小了很多了。

老实说,要天气预报员以百分之百的确信度告诉我们天气情况,这恐怕永远实现不了。但起码像地震,海啸,暴风等灾难的误报,将终成历史。所以,我们应该对未来预测天气的发展抱有足够的信心。

篇二:《我爱我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

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一年四季分明。四周环绕着青山,这就是

我的家乡高平。我的家乡比不上北京的车水马龙,也比不上王府井街

的红灯绿酒。但我的家乡有朴实的人民,有美丽的景色.家乡的物产

丰富,景色优美。物产哪里来,来自人民勤劳的双手,来自四季分明

的秋天。优美的景色哪里来,来自高平人民环保的双手,来自良好的

气候环境。总之家乡的一草一木都离不开人民,离不开适宜的气候。春天开始了,我们北方的天气这时还有些寒冷,小河,小溪的冰

还没有完全融化,但已经能听到河水的咕咚声;国道两旁的柳树有的

已经发芽了,人们换去了厚厚冬装,换上了毛衣,毛裤。在一个新的

春天,人们有新的希望。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赶趟儿似

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是去。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

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夏天的早晨太阳早挂的老高了,暑假大人们,孩子们都早早的起

来,做家务,做功课;到了正午,我们这些猴孩子们三五成群的跑到

河边游泳去了,在河水中你打我闹,可热闹了,直到玩到尽兴才回家;

黄昏时,邻居们坐在绿树成荫的国道旁闲聊,唠家常,谈心事,谈新

闻,谈国家的政策好,孩子们在互相打闹,互相嬉戏,好一幅欢乐的

农家乐图画。站在南山顶上俯视全城,简直美不胜收,一切都是绿的,都是绿的。我爱家乡的夏天。

金色的秋天也忙忙碌碌的来了,它可是这一年中最重要的角色。人们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天播下的种子以经长高了,庄稼汉们望着自己的丰收,脸上露出了喜悦,满意的笑容。我们家乡的土特产,都很有营养;山药,玉米,老农们都向他人诉说着自己的丰收。秋天栖息在农民伯伯的喜悦中。我爱家乡的秋天。

银白色的冬天不慌不忙的来了,为了让人们知道它。首先突如奇来了一场暴风雪,把整个高平小城覆盖了。我爱家乡的冬天。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爱家乡的四季,我更爱家乡勤劳的人民。我爱我的家乡。

四(2)班崔思诗

指导老师李书玲

陈区教办安河小学

我爱家乡的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的河水,苍翠欲滴的柳树装点着我们的家乡,也融进了我神秘、多彩的童年梦。四季的小河陪伴着我成长。春天,细雨如丝,烟雨迷蒙,小河像一位善良的母亲。半醒半睡的柳树窥探着嫩黄的小脑袋,偎依在温情的母亲河怀里,纤细的小腰撒娇般的摆动着,慈爱的母亲怎舍得儿女着凉呢,特意为柳树盖上了一件薄如蝉叶的轻纱。小鱼醒来了,它可调皮多了,它们在水里蹦来跳去,嘴里吐出一大串水泡,好象在好奇的问:“妈妈,外面为什么这么热闹呢?”小河潺潺的流着,好象耐心的给儿女详细的解说,盈盈的碧波是母亲对儿女的期盼:盼小草长的更绿,望花儿开的更红,愿小树长得更高……次情此景就像古诗所说的:“青山横北郭,绿水绕山流,鸟语在香处,绿满嵌山秀”

夏天,烈日当空,小河像一个年轻、勤快的小伙子。它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看,对岸那一群小孩子在水中嬉戏,时而冒出水面,冷不防的向你吐一口清水;时而钻进水底摸一把淤泥向你的面上一擦;听,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阵阵鸡啼犬吠声,近处的渔船撒网声,竹篙打水声,嬉戏声,流水声……融成一曲自然的乐曲,回荡在小河的上空。秋天,落叶纷纷,天,很高;水,很蓝;叶,很黄。小河又像一位浪迹天涯回乡寻祖的老人,它披上一件金光灿灿的礼服,捎来沉甸甸稻

穗,饱满的玉米,带上一封封写满问候的黄叶信,步履蹒跚的从村头走来。微风轻拂,河面漾起层层的波纹,就像老人展开那布满皱纹的笑脸。

冬天,万籁俱寂,柳树冬眠了,小鱼不知去向,人们也没有去洗衣,连孩子也没有去玩耍了,有的只是几个迎风屹立直指向天空的树丫,小河并没有感到孤独,因为它知道明年的春天一定会更热闹,现在的工作是积累能量,继续向着心中的大海进发……

啊!家乡的小河,我梦中的河!我对你的爱并不因时代的变迁,空间分隔而衰减,你那美丽勤劳、无私执着的精神将长埋在我的心里。

四(2)班尚政宇

指导老师李书玲

陈区教办安河小学

篇三:《我爱家乡五溪湖》

我爱家乡五溪湖陈汉文2012年02月26日于东莞在外久了,总会想起我的家乡。每年不管在外面多久挣到多少钱,我都会回家两次。每次回家都是从常德火车站下车,朋友都笑我,你不是怀化的吗,怎么不从怀化走,反而走常德?我说我是怀化人不错,但我的家离常德近呀。每次回家,我总感觉就像是一游子,一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2012年的春节我向公司请假一个月,踏上了回家之路。这一次回家,终于让我完全体会到了家的感觉,家的温暖,家乡的美。从常德汽车北站乘坐五强溪的汽车,走319国道线,不到三个小时就到达了五强溪镇。五强溪镇属于怀化沅陵县管辖。以前五强溪镇叫麻伊伏区,由于80年代末在离麻伊伏上游十几里的地方修建了沅水上最大的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而该的。一条沿河而建的水泥路直通大坝,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沅水的原始风貌,水急,滩险。

但到了大坝上,沅水昔日的风采不再呈现,展现在你面前的是风平浪静,一眼看不到边际的绿色的湖泊,人们都叫她五溪湖。坐在机动船上,和身边的朋友聊着,谈着屈原朔江而上的无奈和艰辛,刘禹锡在沅水的诗文,或者站在船头迎风而立,看着两岸的青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山上的房子时隐时现,再或者细数湖面上的渔民放网,收网。

此时的我,将会把世俗的烦恼统统忘掉,让自己的心灵在这秀丽的山水中净化。在这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张家界看山,五强溪玩水。从大坝乘船而上,过高坪,到清浪,当你还没看够沿江两岸的风光,此时,不要紧,更秀丽,更旖旎的自然风光在陈家滩乡这一带等着你呢。陈家滩乡是整个库区被水淹没最严重的乡,在从陈家滩乡的茅岗头一直到驮子口,金塔,麻伊溪,整条几十里怡溪都变成了辽阔的湖面,以前众多的青山如今成了湖中的小岛,星罗密布,白鹭横飞,河道交错,船来舟往,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就展现在你面前。2月1号的前后几天,天气还算晴朗。

我和爱人来到湖边,让我再一次体验了生活,饱览了原始而秀丽的自然风光。爱人说,你长年不在家里,现在让你尝尝爹娘在家养鱼的辛苦。早晨八,九点多我们摇着自家的木船穿梭在河道中。浓雾刚刚褪去,温暖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雾洒在湖面上,和湖水一起荡漾。{我爱家乡的天气和气候科普小论文}.

码头和湖面是热闹的。码头上停着一辆装鱼的大卡车,鱼户们正在忙着捞鱼,过秤,上车。而在湖面上修建的小屋的主人们,都不约而同的在给鱼喂食料。我们的事情不多,主要就是检查我们去年买的16口网箱,然后把它挂在水里,等待天气晴朗暖和的时候分鱼好放。老丈人是水上好手,除了帮我们养鱼外,还每天自己在湖里放网,每天还有不错的收入哟。我问他:我们这里钓鱼的多不多?他说:一到热天这湖里钓鱼的还真多,有些外地的还跑到这里来,听肖家桥的人说张家界那方的人还跑到这里来钓鱼呢,以前哪看得到呀。我接着说,现在人们有钱了,会娱乐了,在我们公司一到周末,大家提着钓竿纷纷都往东江跑,去晚了还没位置呢。

晚上,一家人烤着炭火,吃着火锅,喝着自酿的米酒,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在还没回到

广东东莞公司上班的前一个晚上,我赋诗一首以记录一点我的感受:青山绿水似画卷,日出晚霞蓑笠船。满舱装得鲢鱼归,人间有味乐翻天。

篇四:《“我爱气象”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我爱气象”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合肥市嘉和苑小学学生气象社团

指导教师:嘉和苑小学王士春焦燕王友

(校外指导机构、专家安徽省观鸟会侯银续)

一、活动背景

1、社会背景:

气象科学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门科学,自人类诞生以来,对气象科学的研究便一直不曾中断过。随着气象和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天气的变化,并根据天气预报来安排工作和生活。

生活中,交通受气象的影响较多。平常的雨天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而大雾等天气还会导致交通不畅,引发交通事故。许多季节性疾病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果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些病人就可能少受天气的影响,保证身体健康和情绪稳定。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大。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收割,都要密切结合天气情况来决定。气温的高低、雨水的多少,会影响农民一年的收成。

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现在气象部门每隔几日就要向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天气变化的信息,有些信息的提供更是实时传播,以便各部门、各单位及时调整工作。另外全国各地还有很多气象研究与实践部门。

随着素质教育的有力推行,近年来,校园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也逐渐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重视与发展,全国还有1000多个校园气象站,不少学校在气象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我们觉得从人类生存的大角度去思考,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普及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学习背景:

⑴在这种背景下,2012年6月6日上午,我们合肥市嘉和苑小学科学报告厅迎来了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博士黄存瑞先生。此次黄博士给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国际流行科学知识“气候变化与健康”、在报告过程中黄教授用图片、故事等多种手段向孩子们展示了这一国际前沿的科学话题。黄教授从自身多年在学术领域的研究为孩子们讲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健康、人类生存的影响,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地球,关爱环境,共创我们美好的家园---地球。点燃了孩子们对气象的浓厚兴趣。

⑵2012年7月13日至16日,我们嘉和苑小学与安徽省观鸟会、安徽省动物保护协会组织二十余名科技小组的同学前往大别山腹地——岳西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生态气候保育修学活动。其适宜的气候,使生态环境十分丰富,堪称“天然物种基因库”。几天的考察,又多在云雾与中雨中进行,引发了同学们对气候、气象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的关注。

⑶我们合肥市嘉和苑小学在安徽红四方集团化肥厂附近,工厂排出的废气较多,其连同汽车排出的尾气一起溶入空气中,使雨水变酸,形成酸雨。使我们校园的科学实验湿地的植物叶子受到了腐蚀。于是,我校第一科学DV小组的刘莹倩王心悦陈同汗三位同学想到了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酸雨,并用镜头记录下来。通过种植萝卜进行对比试验,得出酸雨不仅直接伤害植物的叶子和花,还会影响土壤的营养,使植物得不到充足的养分。

此科学DV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二等奖。同学们感受到了气象对农业等的影响。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本活动,使学生能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对课题探究过程与方法,引起他

们对身边气象现象的关注。通过此次活动为进一步增长同学们气象科技知识,开阔科技

视野,拓展课堂,让同学们从小树立学科学、重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气象科技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气象科技在生活、生产、国防等方面的重要性。{我爱家乡的天气和气候科普小论文}.

1、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

①什么是气象?气象功能与作用?气象的要素?

②常见的气象现象有哪些?③人类面临哪些气象灾害问题?怎样合理利用气象资

源?④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提出相关的的方法、建议。

2、能力目标:

通过此次“我爱气象”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师生的相关知识得以充实,科

学素养得以提高,而且还要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调查与考察的方法、亲历课题探究的过

程,会参加学校气象站的风向、风速、雨量、湿度、温度等的观测、记录与统计分析,同时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此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孩子们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从小就形成学

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护环境的情感。

三、活动依托

2012年9月17日,经过一个暑假的筹备,我们建成了嘉和苑小学五要素校园科学气象

站。配备有监测风向、风速、气温、湿度和雨量等仪器。参与建设的孩子们兴奋极了,这下,

学生们可直接在学校,通过气象仪器、传感器终端做一些气象观察和测试,搜集即时的温度、

湿度、风向、风速和雨量等气象信息,播报学校周边环境的“微天气”情况。使我们的“我

爱气象”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有了专门的活动载体。

四、活动计划

1、活动时间:

这次活动的时间安排是2012年9月——2013年3月

2、活动地点:

校内:在本校五要素科学气象站、气象数据监控室、科学报告厅、实验室、科学探究室、

校园内湿地池塘、科学植物园、科学长廊、科普橱窗以及校图书馆。

校外:合肥气象台、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博物馆,升金湖国家候鸟保护区、安徽省观鸟

会。

3、参与对象:

以我们嘉和苑小学气象科技社团60名左右同学为主,同时请3-6年级,约500名学生

参与学习、宣传、问卷等。

4、活动组织机构:

合肥市嘉和苑小学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5、活动需求:

硬件资源——科学气象站、各类气象观测分析仪器、科学报告厅、专业实验室、校园网

络、电子图书、图书馆、摄像机、照相机、车子、长筒观鸟镜、部分实验器材、活动经费等。{我爱家乡的天气和气候科普小论文}.

人力资源

Ⅰ指导专家{我爱家乡的天气和气候科普小论文}.

(1)气象理论实验研究专家:合肥气象局周明

(2)气候环境保育专家:安徽大学研究博士、安徽省观鸟会会长侯银续

Ⅱ指导教师

⒈王士春合肥市首批学科带头人、连续三年合肥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市小学科学教学

理事会副会长,王士春校长辅导学生获得了第25届、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

践类一等奖,27届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类二等奖,辅导学生获得第二届全

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特等奖。他还获得了安徽省小学科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小

学科学(教科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他还是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教科院特约编委,出

版著述、发表论文逾百万字。

⒉专业科学老师王友学士学位。曾主持第二批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课题《不同添加

量的稻草粉对黄粉虫生长的影响》,并顺利结题。其《硼对鸡生长的影响》在《微量元素与

健康研究》上发表。是蜀山区委、区政府命名的“优秀教师”。

⒊专职的科学老师焦燕区“校园科技动手做优秀辅导员”“蜀山区优秀科技辅导

员”、“合肥市优秀科技辅导员”辅导学生的科学DV《电梯里的科学》获全国一等奖,辅

导学生的科学小论文获合肥市一等奖。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

(1)组织科技小组外出进行考察及实验活动的安全问题,比较棘手。

(2)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会出现难理解的专业术语。

(3)分析、总结时小学生的综合知识不够。

(4)对课题的调查分析缺少科学的方法。

解决方案:

1、请教专家2、网上搜集资料3、小组讨论4、选取对象进行科学实验。5、强

化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定外出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活动开展前,对参加活动的学

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组织纪律,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和过程,了解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清楚紧急情况下的一般处理措施。6、有些实际问题,根据当时情况去解决:如活动前引导

学生学习相关课外知识、活动中根据实际问题采用适当方法去处理、活动后及时解决疑难问{我爱家乡的天气和气候科普小论文}.

题。{我爱家乡的天气和气候科普小论文}.

五、活动研究方法

以我们嘉和苑小学气象科技社团60名左右同学为主,带动全体同学,在专家及辅导老

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调查、采访、收集、课题研究、科普报

告、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

六、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1、活动的准备

①、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气象的相关知识。

②、搜集网络及报纸等呈现的相关气象活动、气象灾害、气象研究等的新闻报道。

③、选拔学校气象社团成员。

附选拔考试试卷内容:

一、写出三条气象谚语(12分)

二、你知道天气预报是如何实现的吗?(20分)

三、气象灾害有哪些?(至少写五个10分)

四、我校气象站主要监测那些天气要素?(10分)

五、判断对错(8分)

1、我们嘉和苑小学新建成的五要素校园气象站。()

2、我们嘉小的科学气象站主要用于对风向、风速、雨量、气温、相对湿度、气压、

太阳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九个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

3、自动气象站由气象传感器、微电脑气象数据采集仪、电源系统、轻型百叶箱、野

外防护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

4、气候与农业、气候与人们生活、气候与人的健康都有密切的关系()

六、下一步学校将开展“我爱气象”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

1、组织参观安徽省气象台2、南京紫金山天文台3、开展研究气候与农业、气候与人

们生活的调查研究4、研究学校气象站怎样社区服务5、邀请气象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6、

观看自然灾害警示预报专题片7、编写气象科普教材8、开展气象与灾害预防社区宣传等。

你比较喜欢哪几项?为什么?(15分)

七、你为何要参加学校的气象科技小组?(要详细,在背面写答案25分))

④进行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学校气象社团成员的同学与指导老师,在宣传、调查问卷

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写出活动方案。

2、活动的实施

总结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实践活动,在2012年9月——2013年3月的半年的时间里,

我们利用综合活动课、科技活动课、大课间、第二课堂或双休日等课外时间,组织安排了以

下各单元的活动,整个校园气象科技活动轰轰烈烈,有声有色:

⑴搜集气象资料,座谈、讨论:确立本次活动的调查、实践主题及内容

⑵开展四场气象方面的专场讲座(省环保协会、省观鸟会等专家)

⑶进行五要素校园科学气象站每日值日观测与向社会公布观测数据

⑷组织学生参观合肥市气象台、安徽省气象科学博物馆

⑸举行全校气象科学小论文比赛、手抄报比赛

⑹组织学生赴升金湖候鸟栖息与气候的保育调查活动

⑺进行“气候与鸟类栖息研究”小课题研究

⑻加入全国校园气象网,建立自己的气象专题网页。

⑼编写并使用了我们自己的气象科普教材《小胖、羊羊游气象》

⑽进行一次科技实践活动总结与成果汇报。

主要活动过程汇报如下:

(一)关于气象的相关资料收集活动

目的:培养学生资料检索、整理的能力;

步骤:1、合理分工、寻找媒体、搜集资料;

2、记录、归类、整理资料;

内容:通过网上搜索、与父母探讨、图书馆查阅、小组交流等调查研究气象相关知识

等。

(二)开展专题科普报告。

(从区教育网站截取关于我校此项活动新闻报道中部分内容)

11月30日,嘉和苑小学携手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安徽省观鸟会联合举办了主题为“气象与鸟类”的科普知识讲座。该讲座内容精彩生动,吸引了众多师生参加,整个科学报告厅座无虚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讲座由王士春校长主持,安徽大学环保协会及安徽省观鸟会的专家老师为大家做了题为“气象与鸟类——鸟类的迁徙”的科普讲座。专家老师首先从什么是“迁徙”说起,围绕“气象与鸟类”这一主题向同学们展示了大量鸟类的图片,鸟儿美丽的身影引起了现场同学们一阵阵的惊呼和赞叹,激起了同学们对鸟儿的喜爱之情。然后,专家老师又出示了鸟类迁徙的视频和相关事例,让同学们深刻的感受到环境气候等变化及人类活动对鸟类生存带来的影响,引发了同学们对关注气侯变化、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思考。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给同学们普及了气象和鸟类的相关知识,还激发了同学们关注气象、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为爱护鸟类、保护环境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三)组织冬季气候与鸟类实地考察活动

(从区教育网站截取关于我校此项活动新闻报道中部分内容)

1、12月22日至23日,我们嘉和苑小学学生气象社团联合安徽省观鸟会、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开展了“我爱气象”科技实践活动之升金湖冬季候鸟栖息状况考察活动。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洲重要湿地之一,位于东至县和贵池交界处的滨江地区,因湖中日产鱼货价值"升金"而得名。升金湖湖区面积达132.8平方公里,气候温和,水体无污染,周围自然植被繁茂,是珍稀候鸟越冬栖息的理想处所。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白头鹤、白鹳的最大种群越冬地之一。目前,有鸟类23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二级保护鸟类18种,享有“中国鹤湖”之称。

12月22日早晨7:30,虽然寒风瑟瑟,却阻挡不了同学们观鸟的热情。该校三至六年级48名科技实践小组成员在刘永生副校长、科学老师王友、焦燕、贾昌学和张皖珍的带领下乘坐大巴出发啦!在行进途中,安徽省观鸟会的侯银续会长还为大家介绍了升金湖概况及常见鸟类。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同学们在升金湖大桥上进行了第一次观鸟活动。在这里同学们见到了成百上千只小天鹅和豆雁,大家可高兴啦!下午,同学们在多位指导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前往第二观测点大洲,侯会长现场对同学们进行了水鸟识别教学。在大洲观测点同学们见到大群的苍鹭、豆雁、白琵鹭、小天鹅等水鸟,还有幸欣赏到了候鸟群翔的场面。湖泊水光潋滟,豆雁腾飞翱翔,白鹭展翅起舞,构成了一幅湖鸟和谐的美丽、祥和图景,让同学们在感受到了大自然美的同时,也感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晚上,组织同学们谈体会、写日记。同学们认真整理了自己一天的观测记录,并将感想和收获写在考察日记中,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

23日清晨7点多,大家驱车来到东流镇的鳖石山上,参观陶公祠。它是为纪念东晋大文学家、诗人陶渊明而建立的。据说,这里就是当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故地。陶公祠玲珑秀丽,四周松菊掩映,柳枝婆娑,同学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随着侯会长来到同心圩及保护区核心区内,分别对农田灌丛鸟、冬侯鸟进行了调查,并了解保护区内的生境状况。大家在侯会长的指导下,学习认识了多种冬季常见鸟类的形体特征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同时观赏了白头鹤、豆雁、红嘴鸥、大白鹭、凤头麦鸡、黑水鸡等珍稀保护野生鸟类。下午,在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专门研究白头鹤的专家郑猛硕士为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白头鹤知识讲座,让大家对这种可爱而又珍贵的野生鸟类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篇五:《我爱家乡张德秀》

我爱家乡

黄河哺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坐落在黄河岸边的靖远县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爱家乡,爱它的人才辈出,爱它的美丽富饶,更爱它迷人的四季。

家乡的四季特别迷人。春天,万物复苏。大雁从南方飞回来,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枝叶。小草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雪水融化了,汇成小溪淙淙的流着。夏天,太阳如大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校园里开着各种各样的花儿,小朋友在树下做着各种游戏。

秋天,天气渐渐变凉,许多树的叶子变黄了,枫叶火一样的红,松柏显得更加苍翠。秋风吹来,落叶如同蝴蝶在林间翩翩起舞。秋天把丰收的果实留给人们,把美好的祝福留给人间,秋天脚步轻盈地走去。冬天,特别寒冷。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寒风刺骨,河姐姐冷得直哆嗦,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毛茸茸的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踩着很舒服。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季节,看,他们堆雪人、打雪仗玩的多开心呢!我爱我的家乡——美丽富饶的靖远县!我爱家乡勤劳的人民,更爱家乡迷人的四季。

学校靖远县糜滩乡下滩小学

年级四年级二班

姓名张德秀

性别女

辅导王玉霞

电话13830004496

篇六:《我爱家乡》

我爱家乡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里有着质朴的劳动人们,我家门前就是一条美丽的的小河,小河周围的环境优美,河岸上有青青的杨柳,花草,在低流水口是村民捐款整修的水泥板,用来给村民洗衣、挑水、洗菜等用的,十分方便,就是这么一条小河,给人们带了多少生活必须的方便。

沿着家门前通往小河的那条曲曲折折用碎石子铺成的小河,年幼时是我和小伙伴们成天在玩耍的地方,可以看见周围田园一片绿色,其间点缀着各种各样迷人的植物——梨树、桑树、松树、庶林、竹林等,好像一幅多姿多彩图画,小河的竹林底下摆着三张精工制作的石桌和石凳,那是用来给村民悠闲时用的,平时,老爷爷、老奶奶没事也常聚集在这儿吹牛、聊天、扯家常事,常常传来一片欢笑声。一些远道而来的人们常常惊叹我们村真够城里化,整个村庄一高高楼房平地而起,装修别致,特别是家乡的小河,因为有水有树及实用的水泥板、石桌和石凳,到了热炎天气,那是劳动了一天的村民常去那里休息的好地方。

我爱家乡,它幽雅宁静,它虽然是农村,但不失城市化,又有着城里没有的清新空气,清清的河流可以为村民节约好多水费,尽管村里有些人已经在城里有了房子,但美丽的家乡依旧令他们向往,沉醉其中。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春秋

我的家乡—---塘巴,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尤其是春秋两季,更加是美丽动人!

春天来到了,小树长满了嫩芽,草地上长满小花小草,花儿到处都是,有红的、黄的、紫的、白的……,被微风轻轻地吹过,好像春姑娘在和我们打招呼,小草探出小脑袋,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