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时事论据素材>反腐的论文

反腐的论文

详细内容

篇一:《反腐败论文》

论新形势下的我国反腐败的困难和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新一轮的挑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我国日益突出的反腐败问题。腐败现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阻碍,成长的毒瘤,腐败严重影响了经济市场的平衡发展,侵犯了人民的合法权益,降低了我们生活的质量,甚至为违法犯罪形成隐患,终有一天,会危害到我们的社会,甚至是我们的安全,在中华大地上,几千年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腐败是一个国家迅速走向衰落的现象,为了中国不在重蹈覆辙,我们必须坚决杜绝腐败,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园。

腐败伴随人类几千年,尽管各国人民都在探索和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领导人可以保证已根绝了腐败。或许某个时期可以算是廉洁了,但并不能说明以后不再复发。腐败很容易反弹或反复,这是腐败一直未曾杜绝的最大原因。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诱发了令人头疼的腐败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相对较迟的国家,因此为了追赶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一直忽略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现在经济水平上来了,也该解决这些问题了。

有人说,经济发展时期,腐败现象是必然会发生的,西方国家已经度过了那个时期,因此腐败现象或许没有中国这么严重。除此之外,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腐败现象更是有可能发生了,因此,做出一个好的决策,好的监督制度才能抑制腐败的肆意发展,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1.反腐败成为国家治理战略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反腐败列入决策重点,从战略上予以高度关注,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上打出“组合拳”,注重顶层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反腐败,扎实推进反腐败行动。反腐“大合唱”整齐和谐、铿锵有力,党中央主动落实主体责任,传递的信号十分鲜明,让腐败分子胆战心惊。2.打“老虎”“苍蝇”毫不手软。一年多来,中央对腐败采取强高压态势,惩治腐败持续挥出重拳。惩处腐败机制的重大改革有力保证打“老虎”“苍蝇“将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闪电战“。3.纠正不正之风丝毫不松懈。刹歪风是2013年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大亮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批示,坚决杜绝公款浪费。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列为“靶心”,动员全党对作风上的弊垢大扫除。一年多来,一些长期存在的顽疾得到了解决,廉洁正气得到发扬。4.以全面改革清除腐败土壤。滋生腐败的土壤太厚、太多,这是中国反腐面临的客观事实。政府行政审批等权力过多集中于少数领导干部手中,增加了监督的难度和腐败的风险。实行简政放权减少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司法和反腐败管理体制等改革则加强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一松一紧的改革会大幅消除腐败的土壤,减少腐败的机会。5.关权力的“笼子”越织越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堵塞了很多漏洞,具体细化的政策规定不断出台,6.反腐机构履职能力大幅提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带头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将反腐

重点集中在纠正不正之风、查办腐败案件和有效预防腐败“三驾马车”上,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强调正人先正己,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增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坚信腐败现象一定能够得到遏制,还国家一片廉洁的蓝天。

篇二:《形势与政策论文_反腐倡廉》

形势与政策

反腐倡廉

摘要

腐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大家都密切关注的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现状。据调查,十五大以来,党和政府开始重视从源头、从体制上预防腐败,通过深化改革和建章立制,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反腐败制度体系,使反腐败收到了初步成效,但腐败之风并未得到根本遏制。通过多方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反腐败认识上面思路不太清晰,往往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此,我们就要创新反腐理念,把过去一些不太正确的做法改正过来,对反腐败进行重新认识,以反腐败的新成效取信于民。十八大反腐倡廉态度鲜明。腐败像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会一开始就置人死地,它只会慢慢侵蚀这个国家。腐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腐败。

关键词:反腐倡廉网络反腐

正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反腐倡廉的重要性。现阶段,我们国家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建设活动这个过程中,建设人员的责任心能对建设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建设人员不但是全过程中的唯一能动要素,而且也是各分支系统中的积极因素,对整体和部分的效率与效果都产生重要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人员由最基本的两个部分组成,这就是起着决策、指挥、协调和监控作用的领导者队伍和起着具体实施作用的各项活动的执行者队伍,要想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使这支队伍中的各部分都有较高的建设能力,而建设人员的能力状况与反腐密切相关。所以说,我觉得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反腐倡廉有着迫切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部署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八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七项任务便是“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相较于前几届人大,十八大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署方面,有三个第一次:一是”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党的五大建设的第四位;二是第一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是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把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阐述、进行要求。这些都表明了十八大主张态度鲜明的反腐倡廉。

随着时代的变迁,世情,国情,党情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面临“考验与危险”的新形势时,作为一个扎根于群众,问政于百姓,服务于人民信仰共产主义的执政党来说,反腐倡廉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事情。它关乎到一个政党,甚至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朱镕基总理曾说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强调了廉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有关秩序,关安定。

我们的国家就像一棵枝繁叶茂,屹立千年的苍翠大树。地面上,树冠高耸入云;树叶们生长在各自的地方,依附着大树,同时又构成大树。地底下,盘根错节的庞杂根系在暗中巧妙地把养分输送向四面八方的每一片树叶,虽然做不到绝对的公平,但基本维持平衡。我们作为一片树叶,从萌芽,舒展到凋落,完成我们的一生,但依然会有新的树叶不断的生长出来,国家因此而免于消亡。政府就如同连接绿叶彼此的枝桠,一样的可以分为主干与支干,中央与地方。被输送的养料就好像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你不能真切的指认它的存在,但它仍以一种奇妙的形式在看不见的地方供养你的生存。事实当然要比这复杂,

但其遵循的,规则不此显。

去年的网络反腐风潮中,“80后”罗昌平一“举”成名。这位自诩“人中豪杰,替补鬼雄”的“湘中人士”,是位媒体人。2012年12月6日,罗昌平在他的微博上,实名举报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反响。“这种方式即使成功了,也只是一种个案推动,不会有制度上的贡献。”罗昌平曾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5月12日11时,国家监察部网站首页传出了一条不到50字的消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五个月前,身为《财经》副主编的罗昌平,微博实名举报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伪造学历、与商人结成官商同盟等问题,在网上轰动一时。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网友们议论纷纷,一如他当时被网络举报时一样。有网友表示,这或是国内因网络反腐而被组织调查的级别最高的官员。

4月19日,国内各重点网站同步推出网络“举报监督专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网络反腐已经越来越成为民众参与监督、反腐的重要方式,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网络监督、网络反腐也存在很多问题。

从理性思考看,似可得出三点结论性意见。首先,那种“井喷式网络反腐”,实是一种非常态化现象。当各种反腐渠道均能及时有效表达民意之日,也是网络反腐回归常态之时;二是网络反腐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网络反腐是民众反腐形式的一种创新,但也会产生污名化现象;三是坚持“三要三不要”原则,善待并做好网络反腐。“要疏导不要阻扰”,正在井喷的东西如果硬去强制性堵塞,肯定易出问题;“要回应不要回避”,一回避就被动,到关键时刻便失语闭声,事后弥补仍然会失去部分话语权、伤害受众;“要引导不要强求领导”,因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上,网民往往不会以谁的权力大小作评判,这种时候,能否靠及时、真实、理性来引导,更为重要。此次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开设,彰显的即是这一理念。现在,让我们来设想一棵生病的大树。起先,在大树的某个小角落里有养分不断的被克扣,或者靠近枝桠的那些亲信树叶们得到了比正常更多的养料。于是,有了绿油油树叶和不怎么精神的树叶的对比。腐败出现在了一棵树上,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大家都还活着,不是吗?于是这种被称作“腐败”的行为开始变本厉因为没有树叶站出来质疑过问这种行为,所以大片的树叶开始枯黄。若此时及时修剪,过不了多久,大树就会自行痊愈;若此时不闻不问,放任这种病毒似的风气继续蔓延,那大树终有一天会死于内部的腐败。就像充当了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大官文强,毁了自己,也毁了百姓心目中的对政府的依赖和信任。

腐败像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会一开始就置人死地,它只会慢慢侵蚀这个国家。腐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不能等待腐败滋生蔓延进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才想起来反腐倡廉。我们党从艰苦卓绝的抗战开始,把满目疮痍的中国建设成自由民主文明富强的共产主义现代化新型强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又怎能止步于腐败问题呢?所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我们一定要警惕,时刻注意远离贪污受贿的腐化。“防患于未然”总要好过“亡羊补牢”。

可见,反腐败的形式不容乐观,并且非常的迫切,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个人看来,反腐倡廉急不得,毕竟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的社会发展形成的,有它存在的理由,如果像商鞅变法那样强行改革,效果不一定理想,并且很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不安,显然这不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所以,我赞成比较舒缓的形式,循序渐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多方面思考研究,我得出以下解决方法:

一是建立充分体现廉者厚养原则的廉政公积金制度。

仿照养老金的收缴方法,在银行设立专户储存,由个人、单位和国家共同缴纳,公务员退休时一次性发放,使那些终生廉洁从政的人,有一笔丰厚的基金,可以安度晚年而无后顾之忧,而一旦不廉受惩则按程度扣除部分甚至取消全部廉政养老公积金,并可能被作出从业限制,把公务员的经济利益和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实行“积薪养廉”制,从而增加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收入预期和从事腐败行为的成本预期,降低腐败动机。

二是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建立制度防线。

邓小平说过“好的制度可以把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把好人变坏”,一个好的制度如果不严格执行,也会把好人变坏。现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都比较健全,主要是执行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好,党风廉政建设也好,执行力的问题是个大问题,要加大执行力度。在考虑如何完善中国反腐的执行力时,我们应明确一点:增强政府政策透明度,加大执行力度,对反腐败的执行要像新加坡腐败调查局的独立和与高效看齐。只有这样,反腐工作才能上更高水平。

三是充分发动民众反腐。

反腐败不仅仅是政府和执政党的责任,更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让充分保障群众对腐败现象的监督权,才能使腐败现象无处藏身。俗话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对打击腐败现象有着极高的热情。目前,在我国已被查处的腐败案中,有60%至70%的案件是通过群众举报而发现的。

四是搞好廉政文化建设好。

廉洁自律是政府官员必须具备的品格。政府官员优秀的表率和垂范,可以起到良好的学习榜样和标杆作用。弘扬廉政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出一个清正廉洁的风气和氛围可以起到有效地预防腐败作用。在社会转型时期,执掌公共权力的公务人员面临着各种利益的诱惑,其对公共权力异化的承受能力变得十分脆弱。廉政文化可以通过建立公务人员自身的价值理念来弥补法律的空缺,自觉拒腐防变。故而,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固本函源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虽然漫长,成效也不能迅速体现,但是一旦廉洁光荣、贪污可耻的思想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灵中,弥漫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那么贪污腐败滋生的土壤将会渐渐贫瘠,干部、官员的自我道德约束机制会逐步塑造得坚不可摧。

提倡反腐倡廉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态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秉承这样的信念,做一个清正的人。以后,为民者,不行贿;为官者,不受贿。共同创造一个公正清明的中国。把满目疮痍的中国建设成自由民主文明富强的共产主义现代化新型强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又怎能止步于腐败问题呢?今天,网络反腐不仅成为制度反腐的一个构件,而且也体现了民众对“为民务实清廉”之风的美好向往。各级党委政府只要积极主动地从提高执政能力上入手,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反腐,才能更好发挥出网络反腐的正能量。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我们一定要警惕,时刻注意远离贪污受贿的腐化。

参考文献

2013年04月25日人民日报《李永忠:网络反腐回到正轨上来》2013年05月14日10:50新华网

篇三:《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反腐倡廉》

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加强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好;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牢;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性质,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的好坏关系人心向背,而人心向

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党的执政地位,既为我们党提供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又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持之以恒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我们党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党风政风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W,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向领导干部送钱、跑官要官的歪风,领导干部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微观经济活动中谋取私利的问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的问题,少数党员干部参与赌博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严加整治。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围绕监督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制定相关规定和配套措施,加强对党员领导干

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巡视工作力度,重视巡视成果运用,增强巡视效果。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体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手段。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要增强查办案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重点查处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问题,特别是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严重违纪违法的案件,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顶风作案的要依纪依法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总结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到,我们党开展反腐败斗争,主要遵循的是这样一套路子,即思想教育防腐、群众运动反腐、法制建设惩腐。这实际上是反腐倡廉的三项大思路,应该说,这三项大思路,仍然是我们今天反腐倡廉应该遵循和借鉴的。但我们在遵循和借鉴时,应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加以扬弃。

第一、不再搞运动,但要发动群众造声势。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在反腐败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但在发动群众的方式问题上,毛泽东简单沿用了在革命战争时期十分有效的发动群众搞政治运动的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把群众迅速发动起来,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从而对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产生明显的震慑作用,收到反腐倡廉的效果。然而,在社会主义时期,频

繁而大规模的政治运动,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如助长无政府主义思想,削弱党的领导,混淆政策界限,挫伤群众积极性等,造成动机与效果的背离,历史经验证明,依靠群众运动的方式反腐败,不是正确的选择。因此,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明确提出,当经济建设遇到自由化思潮和腐败现象干扰时,“对待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再走老路,不能再搞什么政治运动”但反腐败时不再搞群众运动,并不等于不要发动群众参与。作为工作方法,仍然需要动员群众,把群众发动起来,造成一定声势,以达到彻底揭露和打击一切腐败现象,教育全体党员和人民的目的。这就需要运用宣传教育和严格执法等多种手段,启发群众的觉悟,把群众动员起来,造成全社会反腐败的大气候,大环境,使腐败现象无法隐藏,都能得到应有的惩处。

第二,既要从严治党,更要有制度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在民主革命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从严治党,高级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以身作则,大大推进了党的廉政建设。现在和今后的反腐败斗争,仍然需要加强党的建设,需要从严治党,需要高级干部的以身示范。但历史经验表明,单靠用惩治手段从严治党,从严要求高级干部,虽然可以起到必不可少的示范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和政府的反腐防变问题,也不能使党和政府长久地保持清正廉洁形象。要从根本上遏制和清除腐败现象。关键是要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许多情况表明,有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反腐败斗争就能够有章可循;领导者以身作则以及人民群众对领导人的监督,也就容易得到保证,因此,反腐败斗争必须

逐步向法制化轨道:既治标更治本。这就要求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有效的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使宪法监督、司法监督,党纪监督、行政监督有足够的权威和效能,每时每刻地发挥作用,对各种腐败现象予以铁面无私的查处。

第三,既要重视思想教育,也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将治贪与治穷相结合。通过整风、整党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既是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又是保持为官清廉的精神支柱。因此,在任何时候,加强思想教育防腐的优良传统都不能丢。但要使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还必须消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物质匮乏的经济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因此,新时期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使反腐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