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时事论据素材>参考文献在引用政府文件时应该标注什么符号

参考文献在引用政府文件时应该标注什么符号

详细内容

篇一:《参考文献标注方法以及期刊标示符号的含义》

参考文献

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如:

[1]慕亚平:《当代国际法原理》,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2]李红云:《人道主义干涉的发展与联合国》,载于《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第一卷;

[3]程晓霞:《国际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李勇:《15万篇免费论文网》,

2.html

参考文献的格式:

汉语(例子):

(1)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要表明引文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著名页码或章、节、篇名,采用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

(2)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列表时应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3)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4)关于参考文献中的起始页码,请在正文内的引文后以“(P+起止页码)”标注。▲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陈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年.

[4]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

[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199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英文(例子):

[01]Brown,H.D.TeachingbyPrinciples:AnInteractiveApproachtoLanguagePedagogy[M].PrenticeHallRegents,1994.

[02]Brown,JSetal.SituatedCognitionandtheCultureofLearning[J].EducationalReasercher,1,1989.

[03]Chris,Dede.TheEvolutionofConstructivistLearningEnvi-ronments:ImmersioninDistributedVirtualWorlds[J].Ed-ucationalTechnology,Sept-Oct,1995.

[04]Hymes,D.Onmunicativepetence[M].J.B.Pride;J.Holmes(eds).Soci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05]L.E.Sarbaugh.Interculturalmunication[M].NewBrunsw-ick,N.J.U.S.A:TransactionBooks,1988.

[06]Puhl,A..ClassroomAssessment[J].EnglishTeachingForum,1997.

[07]Thomas,Jenny.Cross-culturalPragmaticFailure[J].AppliedLinguistics,1983,(4):91-111.

[08]WilliamBGudykunst.Interculturalmunicationtheory[M].BeverlyHills,CA:SagePub,1983.

期刊标识符号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01-12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B/T1-1998》

文献标识码(WM)Documentcode置分类号之后。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文章编号(WH)ABC三类必须编号。ArticleID

组成: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文章篇首页码-页数

XXXX-XXXX(YYYY)NN-PPPP-

1008-9845(2000)01-0001-04

作者名拼音标法

张颖ZHANGYing王西亮WANGXi-liang诸葛华ZHUGEHua

外国作者名,遵从国际惯例。

作者简介(ZJ)BiographyBiographies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务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析出文章A未说明的文献类型Z

电子文献: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载体: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表示:网上期刊[J/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光盘图书[M/CD]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专著M报纸N期刊J专题文献P汇编G古籍O技术标准S学位论文D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检索工具W档案B录音带A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期刊基本参数(CS)11项目次页下方。

国内统一刊号*创刊年*出版周期代码*开本*本期页码*语种代码*载体类型代码*本期定价*本期印数*本期文章(有文献标码的)总篇数*出版年月

出版周期代码:w周刊s半月刊m月刊b双月刊q季刊f半年刊a年刊语种:汉语zh英文en维吾尔文ug

载体:印刷本P缩微制品M

篇二:《参考文献引用标注与编写格式范例》

参考文献引用标注与编写格式范例

一、文中引用文献标注格式

引言和正文凡是引用文献的,应在引用句后括号内标明该引文的作者及该文发表的年代。

示例一: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客体的旅游类型(马波,1995)。

示例二: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旅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何景明,李立华,2002)。

二、文后参考文献编写格式

(一)编写格式要求

1、编写参考文献时应注意把规定的项目写全,中外文献分开,中文按著者姓氏拼音顺序列出、英文按字母顺序列出,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2、不同资料来源的项目顺序和间隔标点、注释代码分别是:

期刊:作者.论文名[J].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和译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不列).(译者+“译”字).出版地:出版社,年份.

文集:文献作者.文献题名[A].文集编者姓名+“主编”两字.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社,年份.起止页码.

报刊:作者.题名[N].报刊名,年份-月份-日期.(版次).

未出版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作者.论文名[R].学术会议名(会议地点)或会议文集名.年份.(会议文集页码.)

未公开发表资料:作者.标题[Z].年份.

网站上不明原始出处的文献:(作者).题名[Z].网站中文名(//××××××)

3、如果作者不止一人,三人内的一般全部列出,姓名间用逗号,最后一个姓名之后仍然用英文的点号,多个作者可以只列前一、二位加“等”字,而外文文献多名作者的最后用“at.al.”。

4、毕业论文如与导师的某个科研项目有关,在标题左端使用星号上标为标记,在第一

页下端以脚注的方式说明。

(二)编写示例

[1]保继刚,孙九霞.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J].规划

师,2003,19(7):32-38.

[2]曹丽莎.乡村旅游社区居民态度与开发对策研究——以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为

例[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3]戴凡等.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

11(2):37-42.

[4]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15-18.

[5]广西桂林蝴蝶谷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2003.

[6]胡小猛,李悖,牛家丛.崇明“农家乐”现行旅游运营模式弊端及创新研究[J].旅游学

刊,2006,21(5):28-32.

[7]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出版社,1995.

[8]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第2版)[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9]王宪礼,朴正吉,黄永炫等.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旅游的社会影响分析[J].旅游学刊,{参考文献在引用政府文件时应该标注什么符号}.

1999,14(2):65-70.

…………

[87]GemmaCanoves,MontserratVillarino,GerdaK.Priestley.RuraltourisminSpain:an

analysisofrecentevolution[J].Geoforum,2004(35):55-69.

[88]JennyBriedenhann,EugeniaWickens.Tourismroutesasatoolfortheeconomic

developmentofruralareas-vibranthopeorimpossibledream?[J].TourismManagement,2004(25):71-79.

[89]LankfordSV,DRHarward,DevelopingaTourismImpactAttitudeScale[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1994,21(1):121—139.

[90]RyanC,ScotlandA,DMontgomery.ResidentAttitudestoTourismDevelopment—A

parisonstudybetweenRangitikey,NewZealandandBakewell,UnitedKingdom[J].ProgressinTourismandHospitalityResearch,1998,4(2):115-130

篇三:《参考文献的引用及录入格式》

参考文献的引用及录入格式

1.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的标注

在开题报告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部分以及在毕业论文的正文部分,必须标出所引用的文献。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2.参考文献部分的录入格式

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序号用中扩号,与文字之间空两格。如果需要两行的,第二行文字要位于序号的后边,与第一行文字对齐。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al”(斜体)。

中文用宋体五号字,外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五号字。行距1.25倍,段前段后0行。

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OL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最常用的是前三种,在英文状态下输入标点符号,并空一个英文字符):

(1)连续出版物(中文期刊、英文期刊)

作者1,作者2.文题[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书)

作者1,作者2.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学位论文

作者.文题[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4)会议论文集

作者.文题[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5)专利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6)国际、国家标准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报纸文章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8)报告

作者.文题[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电子文献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示例:(红色标记为常用类型——中英文期刊、书、博硕士论文)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3]NizamaniAS.OnDotMatrixDisplayForArabicText[J].IEEETransactionsonConsumerElectronics,1990,36(2):76-83.

[4]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6]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7]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8]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9]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10]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1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

究,2005-2-2.

论文中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

如何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采用合适的编辑方法会方便地做到整齐,规范,自动排序和交叉引用。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

2.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1”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但尾注中的“1”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快捷键“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3.说明:

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

插入第二个尾注的方法是同样的。Word会根据所在位置的前后自动排序。

在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前面有一条横线,你会发现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

4.去除“尾注分隔符”

我们一般的编辑界面叫“页面视图”,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

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

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参考文献在引用政府文件时应该标注什么符号}.

5.交叉引用

当你在文档中第N(N>=2)次引用前面文档曾经引用过的文献时,这时宜采用“交叉引用”。方法: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出现一菜单,在引用类型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这时在菜单中会出现你曾经编写过的所有尾注,选择你需要的,按“插入”按钮即完成交叉引用了。

(注: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怎么办?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键就可以完成手动更新。)

篇四:《参考文献标注方法》

参考文献标注方法说明

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需在正文中引用文献的地方加文献标记:方括号括起来的文献序号,文献标记作为上标,并放在标点符号前。若文献是作为句子成份出现在正文中,文献标记与正文格式相同。

若在正文的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