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笔记格式
详细内容
篇一:《大学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一.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見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來。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可以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來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現几个重点可以发揮的。把这几個重点列出來,有时间的話,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資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他有关的书籍來补充你的論点。这样,你閱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徹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來看,包括﹕1.作者的传记;2.作者其他作品;
3.別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來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与弹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誇獎一番。赞与弹都需要見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內容丰富,描写細膩,刻劃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養往往遜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並非易事。但不容易並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變成一種公式,四平八稳的結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結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來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見为主要內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牘的抄。否則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別人的唾餘。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如何撰写读书心得报告
一、前言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因此,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撰写的过程分成下列各步骤:→选定项目
→研拟初步大纲→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內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內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1、老师指定;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內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心得的內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务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重点内容
(1)引言:关於书籍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加以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內容相启发的。
(4)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
(1)相关书讯:关於所阅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
(2)內容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內,务需注明摘录文字出处之页码。
(3)个人观点:此部份即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內容,需至少一千字。
(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內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
4、注意事项
(1)读书心得报告的写法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的不同,笔锋不一定要带感情。
(2)重要內容要在文章中显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需能使读者信服。
(3)以平实的方式叙述,少用“!”与“?”。
(4)写读书心得不一定是要写“书评”式的读书心得。
(四)收集、参阅有关该书的任何其它资料
四、读书报告的写作规格
1、书目
将选读之书名、作者、出版处所、年月、版次,分项填写於题目左方(参见自校规定)。
2、全书提要
可经由书前序文、绪言或书后跋、后记等,写作该书之缘由、时代背景,书之结构重点,逐一介绍。(勿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1)重点介绍作者及著书之时代背景。
(2)全书之题旨大意。
3、心得评论
(1)感发:说明该书之精神与特色
(2)论述
(3)批判
4、结语
(1)提出问题
(2)表达期许
(3)归纳主要意见
5、附注
引用资料,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
6、参考书目
写作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均应于报告后列出书名、作者。
五、力争做到
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
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
批评态度客观,立论要讲证据。
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由此,读书心得报告的格式,一般有下列几项:一、书名二、著者三、出版社四、页数五、內容概要六、读后心得七、评语八、附注●以下就这格式,介绍一篇读书心得报告做为范例:一、书名:苦澀的成長二、著者:朱炎三、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19版/台北市/爾雅出版社四、頁數:141五、內容大意:这本书包括十篇文章,可称为給青年的十封信,十个主題,每个都有对象。
首篇「愛」,阐释愛的作用,同时辨明时下对愛的曲解以及贏得真愛之道。次篇「青春」,从描述誤解青春的特質中,勉励青年应有刻苦耐勞,独立自主又淳朴谦虛气質,进而体認出一个人的價值,在於他对人類社会的实际貢獻。
第三篇「火鳳凰」,係以火鳳凰的行徑为喻,勉青年要有理想,要有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
第四篇「挫折」,以「衣衫的領子、袖子最易磨損」之巧喻,勉青年要有面对挫折,不畏挑战的勇气,并体認領導人物,註定要比別人承受更大的挫折。第五篇「孤独」,簡介离群索居以独立思考的生活方法,鼓励能不畏寂寞,进而領略孤独的況味,以及学習多單独思考問題。
第六篇「怨尤」,說明报怨之害,便是自动地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权利与否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勉人行事宜務实,切忌好高騖遠。
第七篇「蠱惑」,勉青年由自持、制欲、去私、不惑使自己清醒之后,进而慎思明辨,知保留自己文化的特質与優良傳統,进而培養有为光明遠景獻身的气概。
篇二:《4篇读书笔记-大学用》沟通的重要性
——-读《沟通——拓展人脉的智慧书》后感
读了这本书,也联系起自己所经历的20年的风风雨雨,觉得的确沟通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沟通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增强了解,取得信任的一种人际交往活动。它能及时消除误解与分歧,是产生和谐、消除阻力的良方。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沟通不单局限在生活的某一层面,只要和外界社会接触,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沟通和交流。沟通能力的优劣几乎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本书轻松能让人掌握沟通的原则、要领、技巧和方法,告诉人们如何通过事项,情感、象征符号,借着倾听、沟通,继而“出招”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回顾我们每一天所做的事情,就会发现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与别人的沟通中度过。在学校里,你要和老师、同学打交道。在公司里,你要和老板、同事,下属沟通;平时还要和客户沟通,和竞争对手沟通,和朋友沟通······人们的一生就是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在进行沟通。
那么沟通有什么作用呢?首先沟通是理解的桥梁。举一个例子吧。小李和小明是同班同学,也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小明在走廊里看见小李向他走来,小明对他微笑,小李却一声不吭地从他身旁走过。于是小明就很纳闷,怎么是好朋友见面也不理不睬的,难道我做错了什么事。或是我这次成绩比他好点所以他妒忌我?。。。。。。太不够朋友了,下次我见到他也不理他。不过待会他气消了,就去问小李那件事,小李说当时没见到他的。可能是当时他没带眼镜看不太清楚,而且在思考一个问题所以没有注意到他的。这时小明的心里也豁然开朗了,要不是他能及时去沟通,双方达成理解,这就会给他们的友谊蒙上了一层阴影。又如古代的大臣进谏皇帝也体现了这一作用。如秦朝的时候,有一次,秦始皇要大肆扩建御园,多养珍禽异兽,以供自己围猎享乐。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大臣们谁也不敢冒死去阻止秦始皇。这时有一名大臣与优旃对秦始皇大加赞赏地说:“好,这个主意很好,多养珍禽异兽敌人就不敢来了,即使敌人从东方来了,下令麋鹿用角把他们顶回去就行了。”秦始皇听后,竟然微微一笑收回了成命。优旃之所以能成功地劝服了秦始皇,就是因为他很好地去沟通使秦始皇理解了大肆扩建御园的不好后果。
其二,沟通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人,我们的生活质量就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际关系的好坏。斯坦福研究中心的调查就表明:一个人赚的钱钟,12.5%是来自知识,另外的87.5%是来自人际关系。因此人际关系就是一个人沟通能力的体现和标志。不善于沟通的人其所发挥的作用只是一个人的,善于沟通的人其能力却等于两个甚至更多的人。杰出人才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能力,而是在于他们会运用不同的沟通策略,花很多的时间与那些在关键时刻可能对他们有帮助的人培养良好的关系,使之在面临问题或者危机是能够化险为夷。良好有矢的沟通使他们获得了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和更多成功的机会。当受到别人误解时,在适当的时机与别人沟通能消除彼此的隔阂。像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由于文学见解和政治见解的分歧,曾多次发生过争吵。后来屠格涅夫经常住在法国,两人各奔东西,从不来往。事隔16年之后,托尔斯泰主动给侨居在法国的屠格涅夫写信,希望彼此能消除这种隔阂。托尔斯泰写道:“我一想到你,很自然地联想到你的一切好的东西,因为对我来说,你对我的好处事在是太多了。我记得,多亏你帮助我在文坛上出名,也记得,你曾经喜欢过我写的东西。”托尔斯泰还说:“假如我有什么部队的地方,请你原谅.”这封信让屠格涅夫特别的感动,也特别高兴。一回到俄国他就去拜访托尔斯泰,从此两人怨恨冰释,又和好如初了。
其三,沟通最终来说,它是成功的阶梯。
在现代交际中,是否能说,是否会说,以及与言谈交际相关的知识能力的多少,实在
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在社会上,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要快速了解他们,不妨看他们的口才如何。其主要表现就是说话的艺术。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人的心灵。通过语言这一媒介,不熟悉的人可以熟悉起来,长期形成的隔阂可以消失,甚至社会集团之间的矛盾有时也可以通过它得到解决。
历史上,我国的语言与交际艺术是高度发达的。孔子运用口语艺术开展教育;苏秦以雄辩之才挂起六国相印;张仪四处游说建功立业;范睢说秦王;触龙说赵太后;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连吴抗曹,舌战群儒。。。。。。到了近代和现代,也涌现了如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毛泽东、周恩来、闻一多等许多能言善讲的大师巨擘。“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的确,跟那些有知识且具有口才的人交谈,比听交响乐更能振奋精神。良好的话语可以带给人愉悦和舒畅,帮助你增加知识和修养,激发你的创造力,也可以增进人们的感情。因此良好的沟通是我们驾驭生活,改善人生,追求事业成功的有效工具。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够独自解决的。人们相互的沟通能形成成千上万条信息通路。通过这些信息和别人的帮助,我们才能得以实现伟大的梦想。
百万富翁共有的特点是什么?《行销致富》的作者史坦利对此研究后说:“答案是一本厚厚的名片簿。更重要的是他们广结人际网络的能力,这便是他们成功的原因。”百万富翁们不仅晓得有哪些资源蕴藏在他们厚厚的名片簿里,更愿意把这些资源与其他百万富翁共享。“人际网络背后的意义,其实比一般人所想到的都还深远。”魏斯能在采访了280位企业总裁后写成《不上则下》一书时说:“那些企业总裁们,非常致力于发展‘双赢’互需关系的基础。他们每个人都有如何步步晋升到金字塔顶端的精彩故事,而大多数人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旁人的提拔。如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竞选成功的过程中,拥有高知名度的朋友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朋友包括他小时在热泉市的伙伴,年轻时在乔治大学与耶鲁法学院的同学,以及日后当罗德学者时的旧识等。当演说家罗安数年前应邀在阿肯定州热泉市委旅游业年会演讲时,才深刻地体会到这些人对克林顿总统的支持。
既然我们知道了沟通在我们生活中是那么的重要,那么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和别人的沟通,多去学习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从而秀出你个人的魅力。美国作家柯达也认为:“人际网络非一日所成,它是数十年来累积的成果。如果你到了40岁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人际关系,麻烦就大了。”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积极和别人沟通,构造一个四通八达、高效牢固的人际网络。你拥有了非凡超卓的沟通能力,成功就会在不远的将来!
什么是幸福?
——--读《沙漏的哲学》后感
这本书封面就有这么一段话:沙漏的意义在于记录时间,所以最简单的沙砾,却包含宇宙鸿蒙的博大精深。就让这些有如沙砾般短小的故事,为你点亮一盏心灯,让前行的路充满光明。这本书就是以一个一个的小故事让你去领悟浩渺春秋的人生大义。
读完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卷一中的“谁比较幸福”。这就导出了幸福这个话题。这也让我想起了看过的许多人关于对幸福的看法和做法。
为天下人谋幸福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于富贵家庭。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涨时,为推翻封建统治而投身革命。他家有爱妻幼子,个人小家庭很幸福。但是,为了推翻封建统治,为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振兴,他毅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不幸在攻打总督署时中弹受伤而被捕。
林觉民在起义前就做好了牺牲的充分准备。在攻打总督署的前三天夜里,他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父亲的,一封是给妻子的。给父亲的信这样写道:“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通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幸福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革命者的高尚情怀。把为天下人谋幸福看作最大的幸福。为此,他乐于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王光美的“幸福工程”
王光美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幸福工程”是以全国的贫困母亲为救助对象,以“治贫、治愚、治病”为救助宗旨,提供小额低息或无息贷款作为劳动启动资金,由各级计划生育部门组织指导实施的系统工程。为了筹措资金,王光美委托中商盛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了自己的5件传藏品。这次拍卖开价21.6万元,最终成交价实际为56.6万元,全部捐给了“幸福工程”。据介绍,“幸福工程”已5000元贷款便可使一位贫困母亲通过劳动和经营脱贫。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实践,“幸福工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在全国的15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1个救助项目点。分别在59个乡、114个村救助贫困母亲及其家庭共2821名(户),并取得初步成效。王光美把开展“幸福工程”也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我的乐趣是科研工作”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胚胎学家。抗日战争时期,童第周和他的夫人在国民统治区四川省宣宾的一个镇上级教书,收入微薄,生活拮据,更没有起码的科研仪器。有一次,他们偶然在镇上的一家旧货店里发现一台破显微镜,童第周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