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发展”读后感
详细内容
篇一:《《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读后感》
《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读后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教师职业也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将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那种一旦成为教师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思想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相吻合,教师职业将成为终身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有一种教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否则难以培养出有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来。
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我们更要对自己的人生作出具体的职业规划,这对我们教师职业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记得省教育厅的一位领导曾经跟我们讲过:“一个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人生将会是一场噩梦。”很显然,我们每个人都应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作为青年教师更要有“我要成为名师”的信念和拼劲。名师之所以为名师,并非他们天生就是名师,回顾一下我国当前的一些名师,像“余漪、余应潮、魏书生、钱梦龙、李镇西„„”,他们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他们都对自己的人生职业做出过具体的规划,有长期的,有短期的、有近期的。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作出了规划,然后朝自己的目标去迈进,最终他们就成为了名师。
我觉得自己就没有好好地对自己的职业人生做出过很好地规划,以致于自己从毕业到现在工作了六年,却没能取得骄人的成绩,而是浑浑噩噩度过了这六年。通过远程教育这一课的学习,使我猛然惊醒:当教师不能得过且过,而是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地去学习,从而适应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需求。
篇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制定之感想》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制定之感想
在听了孔教授的讲座之后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以及教师自身的规划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学习在成长那么教师同样也要成长。而且教师在成长的角度上对学生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教师更要关注自身成长。使得自己的专业知识跟的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反思自己。
一教师成长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我把它们按照不同的顺序规划
1.进行自主研究
2.寻找共同进步的朋友{“自我的发展”读后感}.
3.组建成长的团体{“自我的发展”读后感}.
4.寻找良师的指导与帮助
5.与专家合作研究
6.寻求网络资源
7.参加学习和进修
8.研读文献
9.探讨研究。
这些成长的途径对于我这个新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件法宝,在自身成长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种种困难,那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有了这些途径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自己有了这些途径那么问题就很好解决反之亦然。在成长的路途上并不是盲目的成长偏离了成长的轨道。那么在成长的轨道上我们要注意在
专业承诺的持续强化,在专业信念与愿景的持续调整,在专业知识的增长与更新,在专业实践能力的更新与强化。
1.二是教师在成长上面应该怎样思考自己的取向与搜索成长资料
教师和学生是一样的,应该和学生一同进步,一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思考自己应该在哪方面努力,取长补短,发张自己的长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目的性,对自身价值的取向要有一个方向,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2.在搜索资料的方面,应该怎样去搜索资料?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量都很大。可以从网络中观看名人名师的讲座。和一些优秀的社刊。在书中去领悟。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可以向身边的前辈们学习他们的优秀教案。听听她们的想法。看看她们是怎么上的课。
学生在不断的变化如果教师还是一成不变的话那么最后你是无法跟上孩子们的节奏。一批批的孩子从你的手中走过去、一批批的新思想也将影响你,因此教师们要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实际行动,制定和落实相关规划,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为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而努力。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清楚认识到自
身的发展,对自身进行反思。制定可行的计划。才能提高学科功底。只有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才能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在今后的教育生活中做一个学生爱学生满意的教师。
篇三:《《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读后感》《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课程读后感{“自我的发展”读后感}.
学习《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的课程后,我认识到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同时也初步了解了教师自我发展规则的制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步骤
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步骤,而具体制定发展规划时需要按照如下的操作步骤:
1.全面了解认识和评估自我(我是谁?)
2.客观分析专业发展的环境因素
3.正确地选择专业发展路径和目标(我要到哪里去?)
4.科学制定专业发展的行动方案(我该怎么走?)
5.及时地反思与调整。
二.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关键——激发教师的自主发展、自我规划意识和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师内在发展需求为基础,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规划、自主实践,主动获取外界评价信息,以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唤起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充分调动教师寻求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
三、制定发展规划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是要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二是要关注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组织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此外,在制定了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之后,重在落实。
我将本着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学习体会,来制定一份教师自我发展的规划。
篇四:《《工作中的自我修炼》读后感》《工作中的自我修炼》读后感
在认真阅读了《工作中的自我修炼》一书后,我感觉自己收获很大,得到了很多人生中的启迪、工作上的启发和生活中的启示,对于我做好自己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自我的发展”读后感}.
首先,我们对于自我修炼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修炼,而自我修炼也是把工作做好的基础。在我们日常的观念中,往往把自我修炼当做一个被动的过程,领导的严格要求促使我们自我修炼,工作上的实际需要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自我修炼。在这样的一种观念下,我们只是硬着头皮来迎合这些要求,不情愿甚至是带着排斥的心态进行着自我的提高,这样的自我提高肯定是收效甚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自我修炼,强调的就是要有一个自主性,这就要求我们用心工作,用心去发现自己的问题,自觉、独立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修炼,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能够达到工作的要求和领导的期望,这才是我们应该做且必须做的。
其次,自我修炼也要注意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条条大道通罗马,但其中肯定有着一个最佳的捷径。在自我修炼这个方面,很多的成功者们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要借鉴的捷径。董事长向我们推荐这本书,就是希望我们可以向这些成功者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方法,从而可以尽量少走弯路,尽快的成长和提高。对于这本书的学习就肯定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一阵风,要坚持的学习,深入的学习,认真的领悟其中的
精髓,升华其中的思想,把其中的成功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我们的学习才算是取得了成功。
最后,我们还要牢记学习的目的所在。学习这本书,就是为了要提高自己,决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应付公式。也不能只学皮毛而不予以应用,这样的学习就没有了实际的效果。我们要学习到的成果认真总结,在工作中好好地应用。应用我们所学到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应用我们所学到的方法来指导我们把工作做到更好,这才是学习的目的所在。
通过学习《工作中的自我修炼》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是我相信亡羊补牢尤未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的学习贯彻这种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工作习惯,积极主动的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弱点,认真踏实的进行自我修炼,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把工作做好,一定不辜负领导的要求和希望。
篇五:《《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长》读后感》<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长>读后感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要靠自己的头脑而不单是体力做事。因此,员工的敬业精神,职业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潜在竞争力,甚至进而影响国家的竞争力。读了《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长》这本书让我颇有感触。
一、作为一名刚到公司不久的员工,这本书给我很多启发,和深思,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目标,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
我认为,一个追求成功的人一定要以自己所在的企业为依靠,推动企业走向成功。每一个成功人物,都依托着一个成功的团队。英雄寓其功于团队之中,时代需要英雄,更需要伟大的团队。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尽力去做,我相信与同事们一起努力下我们会成长,企业也会成功。只有抱团才打天下,想不成功都难。
二、要选好属于自己那把“椅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为之儿不懈努力,你才能够一步步地获得成功和进步。在企业里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坐标,并时刻为去也发展做积累,为自己的进步做准备,你总有一天会有发挥潜能的机会的。{“自我的发展”读后感}.
三、书中强调:“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员工,应该把企业看做是自己开的一样,虽然我们不是老板,但我们都是企业的一员,都要依靠企业来生存。虽然岗位不同,但我们共同享受企业的荣誉,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少说多做,业绩定位。不论在企业里,还里在社会现实中,找到自己定位,体现岗位价值和意义,你就找到了自己的发光点。
四、我们工作并不是仅仅为了薪水,还有比薪水更无价的,就是让顾客满意,让领导满意,实现自己人身的价值。只有认识到工作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时,对工作才会有激情,才会把工作做得更好。“激情是工作的灵魂。”只有热爱工作,对工作充满激情,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最好。
五、变压力为动力,把工作当享受。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普通面临着生活的和工作上的压力。如果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工作会越做越好,如果你能找到工作的乐趣,那么,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愿的。这不仅仅是工作而是收获了一份自信,收获一份喜悦,这是用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长》我应该怎么做呢?我要和企业凝聚在一起,事事为企业着想,把自己的目标和企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尽心尽力为公司分忧。让公司成功,让自己成长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六:《《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读后感》《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读后感
《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一讲,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明确了高素质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有对事业和人生理想目标的追求,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而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要途径。
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我们更要对自己的人生作出具体的职业规划,这对我们教师职业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记得省教育厅的一位领导曾经跟我们讲过:“一个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人生将会是一场噩梦。”很显然,我们每个人都应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作为青年教师更要有“我要成为名师”的信念和拼劲。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学科功底。只有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才能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篇七:《《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的读后感》《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的读后感
学习《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的课程后,我认识到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同时也初步了解了教师自我发展规则的制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师德师风:政治思想素质是灵魂,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我要时时刻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使自己具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在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不对学生偏见,重视他们提出的意见。使自己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初浅的知识,而且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品质,以及积极的生存心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
二、专业能力:
1、通过多种学习机会与渠道,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坚持记教育教学日记,养成及时反思和勤于积累的习惯。多翻阅有关教育的书籍,提升自身的教育内涵。
2、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材,积极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及时努力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3、在教学方式中认真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从而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己管自己的能力。
5、多听校内、校外的教师公开课,通过对比,发现其他教师中的优点,加以吸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同时也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6、继续学习新课程理论,以“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
7、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篇八:《《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淺談《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明明知道你是在演戲,但我依舊信任你
404310901社福三黃子芸談這本書之前,我想先說說我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前幾天是我國中時期的很好的朋友的生日,我給她發了一段很長的生日祝福,儘管我本身並不情願,裏麵包含了很多對類似於“超級高很瘦很美”“全能女神”等等讚美的話,然而,我說這些話的理由只是因為未能在她生日那天十二點准點的時候說一句生日快樂,這讓她很不開心,所以只能補償性地打了這些祝福。其實我們之間還因為其他事情有了不小的爭執,我甚至想要過放棄,但是最終我還是希望扮演好好朋友這個角色,希望她在生日這天能夠過得開心,也希望能夠通過對她的這些讚美留住她,繼續維持我們的長達8年的友情。但實際上,我們現在由於在不同地方念書的緣故,一年只能見到二至三次面,可以說是那種活在“網絡平臺”上的朋友,那麼爲什麽我還是如此在意她對我的評價以及我與她感情的維持呢?這些問題,在我閱讀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後,都有了得到了很好的答案。
(一)“世界不過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走場跑臺的演員。”文章的開頭,作者就向我們揭示了人際互動的原理,即獲得特定對象的資訊,定義當前的情景,給予其所需的回應。而有趣的一點在於當我們直接與特定對象面對面時,我們有可能不假思索給予其想要的認可,如若特定對象不在場時,也許我們會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回應,而這樣的原理似乎在大數據時代來臨的今天並不適用了。由於互聯網、電腦、手機的普及,我們的表演變得更加簡單也更容易了。我們只需要閒適地坐在電腦面前或是躺在沙發上拿起手機,動動手指頭,搜尋一下想要瞭解的特定對象的各類社交帳號,就可以得到他的各類相關資訊,而之後只要根據其呈現在網絡上的愛好、期待就可以開始溝通和交流了。由於無法直接看見對方的表情、肢體動作,聽不見對方說話的語氣、語速、聲調,所以在這個表演過程裏,我們和對方都有可能變得“神秘化”,由此可能會提高對彼此的好感度,加深所謂的“感情”,然而彼此的一切是不是真的呈現在對方的面前就值得商榷了,因為正如前文所說,只需熟稔地敲擊鍵盤,一個又一個自己虛幻而理想的自我形象就能輕易地被炮製出來。安靜而客觀地映射在螢幕上的文字符號是我們認識彼此的最主要的途徑,當然在互動過程裏,我們可以借助各種表情符號、圖片加以輔佐,但重要的只有一點,那就是網絡的存在切斷了我們獲知彼此資訊的其他直接途徑。所以只要我們領悟了網路互動的真諦,我們就能隨心所欲操控別人對我們的印象,也更輕鬆自如地扮演我們想要呈現角色,這也就意味著這場互動徹底淪為了一場利己的表演。角色扮演成本的降低,增加了我們表演的機會與次數;而前臺區域的無限制擴張,又延長了我們表演的時長。(二)“我們所有人都是在劇班活動的參與者,所以我們的內心深處必定多少都有一點陰謀家的甜蜜犯罪感。”在作者看來,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大戲院,而我們每個人就是這偌大舞臺上小小的一個表演者,借助著某個生活場景的情景和道具,在與劇班的其他成員的合謀之下,共同在觀眾面前表演一出出真情抑或假意的劇碼。雖然沒有一個固定的劇本,但在互動中已然存在一個達成共識的契約,這個契約是由社會制度、法律條文、組織規定等等諸多外在強制性規定所先驗地框定,根據情景定義的不同而隨之修改。這不經讓我想到了來臺灣的交換生活,我們交換生群體作為一個戲班,由於我們獨特的交換生身份把我們緊密連接在一起,合作配合呈現出一場符合我們集體價值觀和共同認知的表演,以期待臺灣同學對我們留下較好的印象,加深彼此的認識和瞭解,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是互不相識的交換生們作為劇班的成員也相互支持和依賴,對彼此也有著區別於他人的寬容以及諒解。我們彼此會一起談論家鄉、一起計劃到臺灣的某地旅行,無形之間就培養出了一些默契感和親切感,這是臺灣學生無法與我們產生共鳴的地方。而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即形成一個交換生的小圈子,我發現由於地域、個性等等的差異,很多交換生的交際僅限於交換生這個圈子內,他們不會主動結識臺灣本地的學生,這就說明交換生劇班其實
缺乏與臺灣學生劇班的交流和互動。交換生劇班也許某天進行了精彩的表演,而臺灣學生劇班也作為觀眾欣賞了這個表演。另一天則相反,臺灣學生劇班表演,交換生劇班觀察。這樣的交替互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中正的校園裡,兩個劇班沒有一個合適的舞臺來對話,於是兩個劇班也就有可能無法得到回應,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惜的一點。
(三)“人生且如戲,並不僅僅因為我們要在別人面前苦心經營的表演,還有我們獨自一人時都難以坦然地以裸露的未經開化的方式來進行自我對話,儘管有過那麼一瞬間,我們曾經動搖過、懷疑過和絕望過,但只是那麼一瞬間,那個瞬間過去之後,我們又再次重新拾起面具,面對別人,面對鏡子裏的自己。”這段話是我在看完全書後在網絡上搜尋別人對此書的評價以幫助自己理解書中內容時看到的,我非常喜歡且認可。戈夫曼的戲劇表演的理論讓我明白了很多,其實有時候我們的扮演是被迫的,在臺前,我們在“背景”與“社會期望”的要求下,需要扮演著各種角色,如果我們逃避這種角色,或者吊兒郎當的演著,可能就會在大眾眼中是異化的形象。所以,大部分的人為了免於麻煩或者是為了更加方便,會參與到這個集體的表演過程中來,演得好的人在現實社會中就可能收穫頗豐,演的差的人也許就會受到社會大眾輿論的指責。但是其實表演的存在也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能因為它不同於心而完全否定它。它是不可避免的,本身也是對他人和自己的保護,不至於傷害別人,傷害自己。我們的表演是要符合社會規則的,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有利於這個社會的運行,本質是好的,表像也是。有的時候被蒙在鼓裏的人才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看不到這個世界赤裸裸的真實。真相的敗露,才是最讓人傷痛的。如果我們不知道別人的好心是具有表演和功利色彩的話,如果我們都以為世界就是它所呈現的樣子話,就不會有那種被刺穿的難過。也因此很多人才會想要回到小時候,因為那時候他們心中的的世界過分精彩,也過分美麗。回到開頭的故事,也許我曾和好友爭吵過,也曾自己在內心掙紮過,曾想要放棄過我們的這段友誼,但後來,我還是忍住了,反而選擇和我的好友說:“這麼多年謝謝你一直陪著我,接下來讓我們繼續大步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