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描写人物的作文>天津人讨厌天津人

天津人讨厌天津人

详细内容

篇一:《天津人为嘛不好找外地对象》

男生版:男生版:一般外地的女生不太喜欢找天津男生,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天津男生这张嘴闹的,天津素来是“曲艺之乡”,从小我们就是听着相声长起来的,“二他妈妈,快拿大木盆来,可赶上贼拨了”“妈妈,有人拿咱被褥单子,谁呀?逗你玩”等等段子可能比我们背的唐诗都熟,马三立,高英培,苏文茂这些人比我们语文老师都来的亲切,这相声要是听长了,对于我们的人生观和平时的待人接物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天津男生还是最爱和天津女生在一起,因为好交流,而且天津女生也习以为常,比如,在我们大三时,我哥们和她女友在我们阶梯教室上课,中间休息时,我哥们看到他媳妇在那吃苹果,顺手拍她媳妇肩膀,说:“小虎,吃的嘛?”她媳妇还挺配合,说:“苹果!”“来来来,给伯伯(baibai一声)仓仓(尝尝)”那哥们无耻的说。他媳妇没理他,这时他抢过来,抢过来以后还说:“哎呀,倒霉孩子,护食,没出息!”他媳妇就把她按在桌子上狂打。(PS:此段出自马三立的相声《练气功》大家有功夫去听听!)这是天津女生知道他是逗着玩,要是外地女生,没有这种从小的曲艺渲染的,估计早就翻儿了,之所以天津男生喜欢跟天津女生在一起,主要还是扯的上来,关键时刻能默契的配合。外地女人不喜欢天津男生的原因是觉得没有安全感,因为她们不知道,天津男生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开玩笑,要是都认为是真的,那就蒙你没商量,要是都认为是假的吧,又委屈了人家,这脉把不准是最郁闷的。其实殊不知,天津男生骨子里相当的实在,因为天津人的传统就是实在,“京油子,卫嘴子”,拿少马爷的话说就是天津人臭嘴不臭心,甭管他怎么数落你,到头来,遇到困难时,天津人还是会伸一把手的,在大街上遇到事儿了,一般天津人都会上来说你两句,但是一般不会白数落,都会力所能及的替你“平事儿”,赶上什么不公道的事儿时,正义感超强,不信等你哪天掉河里,看有没有人救你,肯定有,有时我们都巴不得把人家推河里,再给捞上来。从小,天津的家长就教育自己家的孩子,做人要厚道,要老实,要踏踏实实的,同样,一般老师家长表扬自己家的孩子,第一句准是:“这孩子老实,特厚道!”就算你是白痴,至少也能被贴上老实这一优质的标签。同样,天津女生家长让自己家闺女找对象,甭管有钱没钱,第一个就是这男生要老实,要实在。这才讨家长欢心,让家长放心。所以从小我们在天津这个朋友圈子里混,第一就是人要老实,要有“面儿”,“大面儿”上要过得去,

要讲“外场”,“外场”其实就是在外面要讲义气,这样才能混长久,否则,到哪谁都卷你,这人一旦被贴上了不实在的标签,这人就离被驱逐不远了。所以不论是在大环境下还是在家长的教育,做人老老实实,实实在在是植根于我们天津男生内心最深重的道德底线。至于我们平时用话忽悠人,纯属就是为了找乐儿,因为天津男生就是喜欢“白话”,我们喜欢当焦点的感觉,通常“白话”的最高级别,我们称为“大黎”,“吹大黎”就是吹牛,没有他不明白的,没有他不懂的,东北人叫“大明白”,北京人叫“侃爷”。但是一般我们“白话”的话绝对不是正经事,而是闲事,天津人就是喜欢白话,确实这会使外地女生没安全感,原因就是因为她们不适应我们说话的方式,其实你们可以回想一下,如果你们男友是天津的,我敢保证他在正经事上绝对不会忽悠你们的,而是会踏踏实实的完成。因为如果他骗你,首先他周围的朋友,家长就不会放过他的,我周围就有一个朋友因为骗了他女友,激起民愤,大家现在谁都不理他了,原因就是,他不实在,没人愿意和他在一起,在天津,人要是名声都臭了,这人就没办法在这块儿混了,所以平时,天津男生跟你们小幽默一下,逗逗乐,为枯燥紧张的生活增添一抹轻松的色彩也不是一件坏事吧?天津人爱面子是出了名了,天津人外面要是动手打架,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为争面子引起来的,比如在篮球场上打球,碰撞是难免的,只要出现状况了,你话先到了,基本上都打不起来,怕就怕那种嘴欠的,唧唧歪歪的,被人海扁群砸的可能性最大,老老实实,别废话,话到了,“大面儿”上过的去,天津男生是不会怎么着的,其实天津人还是比较胆小的,很少打架,天津市每年的大案要案百分之九十都是外地人做的,我们东北的哥们就和我抱怨:“你们天津的男生打架之前就喜欢先说,说不笼才上手,这要是搁我们东北,早就啤酒瓶子上了,打完再说!”其实天津人打架就是特理智,遇到事一般不会动手,而是先论,先提人,就是俩人碰一起,先问“你认识谁谁谁吗?”要是赶上论对了人,估计下一个场景就是勾肩搭背的在饭桌上喝酒了,就是打,也是定个地方,码人,看谁叫的多,而且很少单挑,其实殊不知这种方式,人码的越多,越打不起来,因为天津市就这么大,互相都认识,所以这种方式经常被外地的男生笑话,笑话天津男生没有血性,但是,拿我们经常在外面混的一位同志的话说就是“年轻人都有家,打架多不好啊,有什么事情不会讲道理吗?(唉,就怕流氓有文化

啊!)”其实说到底,就是因为天津男生的家庭观太重,天津男生很顾家,能不给家里惹祸尽量不惹祸,打坏了,看病花钱,给家里找麻烦,所以天津男生轻易不惹事,能忍就忍,但是事儿来了,也不怕事儿。天津男生普遍顾家,对家庭有责任感,而且特懂得心疼老婆孩子,甭管小时候多混,只要一结了婚,架也不打了,遇到事能忍就忍,也不和那些原来的朋友胡混去了,绝对都是一门心思的赚钱养家,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要是有人欺负他媳妇,他会第一时间出来保护,甚至是玩命,但是回到家里,跟孙子一样,该干家务干家务,特疼老婆,而且在外面的越横的,在老婆面前越怂,不像有的男人,在家里只会和老婆耍横,充大爷,甚至有的男人没品的,还动手打老婆,可是出去却跟别人点头哈腰,比孙子还孙子。天津男生怕老婆是除了名的,当然怕其实是一种“尊重”,用叶问的话说的是:“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基本上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第一时间和老婆孩子分享,不会自己独吞,就是有一口饭,也会先让老婆孩子吃。天津男生喜欢平淡的生活,享受生活,安于现状,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知足,对于生活的信仰是平淡,平淡的体验生活的种种细节,天津人不喜欢出去闯荡,只喜欢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享受生活,可能他们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但是生活的满足感来源于下班后看到自己的家明亮的灯火,看到打开门后热气腾腾的饭菜,看到自己的老婆孩子灿烂的笑容,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就好像呼吸一样的,因此天津男生不愿意出去闯荡,因为即使失去了整个世界,至少还有一个家。天津男生喜欢做饭,原因就是天津人喜欢吃,要知道所谓的“天津三绝”,十八街的麻花,狗不理的包子都是给外地人吃或者送礼用的,天津人从来不吃,耳朵眼的炸糕说实话还是不错的,可能是因为不怎么吃的缘故,相反,越民间的,越地摊的越好吃,比如小李烧鸡,小宝栗子,顺起栗子,二姐刨冰,还有天津外院对过的烧烤店,我们天津师大八里台的诚鑫烧烤等等,都是天津人的最爱,当然,在天津男生心里,和自己媳妇共进美味是幸福的瞬间之一,其实天津男生喜欢“嘴馋”的女生,因为天津男生既能满足自己吃的欲望,还能讨女友欢心,赶上一个什么都不吃的,还什么都不让你吃的,那感觉是相当的郁闷,我同学就有个女友,嫌他胖,让他减肥,可那大哥就是喜欢吃,最后不得不在吃完以后,扣嗓子眼跑厕所吐去,然后到操场上跳绳去。唉,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其实天津男生基

本上都会做饭,而且都做的超级好,而且还从来不往外露,原因就是怕结婚以后永远下榻在下厨房不能自拔,但是婚后一般还是厨房的命,他们一方面是吃不惯自己媳妇的手艺,二是舍不得自己媳妇在厨房里被油烟熏得花容尽失,第三是不想刷碗,不知道天津男生有没有这感觉,宁肯做饭都不喜欢刷碗,反正我是这想法。于是在我的朋友中,两个人过日子,分工超级明确,他做饭,他媳妇刷碗,当然也有那不争气的,宠着他老婆的,做饭刷碗都是他一个人儿的,对于此种败坏男生纲常的事,我就不批评了,因此,如果你想一饱口福,而且还免费找个厨房小墩工的话,请嫁给天津男生吧。天津男生,就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用心在这个安逸的城市中,以另一种方式在诉说着平淡的故事,有人说,要嫁就嫁灰太狼,忽然感觉,灰太狼的优点,天津男生都有,所以说,要嫁就嫁天津的小小子儿。女生版:女生版:我这人,生在天津,长在天津,一呆就是二十四年,最远就到蓟县盘山,还是高中军训时去的,平时的活动范围河西区最远到过光侨天津日报社周围,南开区最远也就是天托南红旗路那块儿,河东区过了顺驰桥卫国道基本就转向找不到家了,和平区倒是很熟,因为从小就在和平区长起来的,但是到了河北区和红桥区就和刚来天津的外地人没什么区别了,论天津话,没有这两个区的人纯,论地理,进这两个区就晕,只能找警察叔叔回家了,因此我只能以和平区为中心半径为50公里的地方晃悠,这一晃悠就晃悠了二十四年,从小到大,基本上没出过天津市,没坐过火车,连首都北京天安门都没去过,唯一对天安门有印象的,就是在人民币上见过,说出来都丢人,搁谁谁也不信,没想到,一个连火车都没坐过的孩子,就直接背个包,进了首都机场就飞走了。我现在都觉得那时的我,简直太没溜儿了!其实从小时候到出国之前,我周围都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天津人有个毛病,就是不爱出去,就算到外地最远也就只能到北京,要不家长不放心,于是,天津的孩子宁肯在天津找个普通本科上,也不愿意去外地上重点本科,除非是巨牛叉的学校。大学里,我们中文系四分之三都是天津人,我承认天津是个排外的城市,天津人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说白了,就是有自己的style,任由外界如何变化,天津人依然故我。天津的家长,不论自己是闺女还是儿子,都不太情愿让自己家的孩子找外地孩子谈恋爱,同样,同学之间,谁要是找个外地的男孩或者女孩,同学们都会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不论是天津的男生还

是女生都比外面的强!从前,从我本心眼里,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而且特讨厌特天津女生,不说天津话的女生稍微还好点,但是,明明看到一个美女,过去搭讪,一句:“介为大哥,你想噶嘛?”能让你本已美好的印象变的支离破碎,但是,出来两年多了,蓦然回首,发现,接触了全国各地这么多女生,哪都不如天津女生好,要找还是要找天津的小闺女。首先,天津闺女实在,单纯。据我所知,凡是嫁到外地的天津闺女,都不太受婆家待见,因为天津女生根本就不会来“那套”。这位说了,您说的是哪套啊?,其实“那套”就是来虚的,虚虚呼呼,跟别人假情假意,天津人总喜欢说:“别跟我来那套!”天津人历来就实在,所以天津闺女觉得,用“那套”讨好外地的公婆没必要,不算真孝顺。这就是天津女生实在,说实话各地婆婆都看不上天津媳妇儿,其实天津闺女也孝顺,那是实打实的孝顺,买东西什么的,甭管多贵,从来不眨一下眼睛,但是遇到那该说点场面上的话,说几句肉麻的话给长辈的时候,完了,卡壳了,外人怨你不叫人,怨你不会来事儿,看不出个眉眼高低来。其实天津闺女觉得,咱要是真孝顺,搁事儿上来啊,弄这虚头八脑的有必要吗?真刀真枪的来,到了关键时刻,谁掉链子谁孙女,平时甜言蜜语,一口一个妈,这要是遇到了事儿了,都颠了,那就没劲了,不跟你见外才不说这些虚虚呼呼的呢,但是殊不知有时候长辈就喜欢偶尔听听,明知道你是骗她,但是还是挺喜欢,看见妯娌一口一个妈的叫着,天津闺女就会特不屑,心里说句:“马屁精,鄙视你!有嘛,咱事儿上比划。”其实这就是天津闺女不跟长辈见外。~介斯嘛?介就是实在。天津女生有面儿,“面儿”就是指面子,天津人都喜欢要面子,就是宁肯后半个月吃方便面,甭管花多少钱请朋友吃饭,也要顾咱这脸,同样,甭管男女,大家都是属于典型的有异性没人性的主儿,单身时一个个都特够义气,两肋插刀,变成两个人了,一个个都特没品,但是俩人到了饭桌上,女生一般会做足了面子给天津男生,即使那个女生在他们两个人时是多么的强悍。记得有一次,我一个哥们酒壮怂人胆,在饭桌上喝high了,她女友在旁边说:“差不多行了,别喝了!”那哥们不知道是因为长期压迫的结果,还是为了在我们面前表现他纯爷们的性质,一个嘴巴子就甩过去了,那姐们挨了这耳刮子以后,我们都傻了,因为他媳妇是个巨悍的人,搁平时都是掀桌子的主儿,结果,人家姐姐,什么都没说,完了事,我们要走,那哥们的手只抖,我说你

篇二:《作为一个天津人》

天津市河北区兴华小学四年二班姓名荆淼

美丽的天津

作为一个天津人,我非常的荣幸。天津是一座具有特色小吃的城市,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更是一座具有和谐家风的城市。古老而又年轻的它迎来了自己600周岁的生日!!!

我爱天津,爱它的特产小吃!每种都是风味独特,令人垂涎欲滴:糖炒栗子、崩豆张、面茶、杜称奇火烧、煎饼果子······其中称得上津门三绝食品的就是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和耳朵眼炸糕了!狗不理包子的做工极其讲究,从制作包子馅,到揉面上大灶,道道工序,环环紧扣,彼此关联。做出来的包子,看着像朵花,吃着满口香,而且肥而不腻,让人越吃越爱吃;十八街麻花金黄金黄的,像一根棍形的麻花,夹着冰糖块,上面洒着红丝和瓜条等小料,散发着香甜的桂花味。即使放上一两个月,仍然酥脆可口;耳朵眼炸糕选料精,制作细,物美价廉,而且炸糕外皮又酥又脆,里面柔软糯粘,豆馅细甜爽口,别有风味。怎么样?是不是你听得肚子都饿了呢?

我爱天津,爱她的美丽风景!“天津之眼”最为亮丽它位于海河、北运河、子牙河三岔河口附近。中央有一架高约一百一十米的摩天轮,抬头仰望,高大的摩天轮直入云霄,太壮观啦!轮外挂着四十八个透明的座舱,座舱到达最高处时,方圆四十公里

以内的周边景色一览无遗!被称为“天津之眼”。摩天轮就像传说中哪吒脚下的风火轮!夜晚,桥上绚丽的夜景灯,像哪吒手中的混天绫!仿佛哪吒在河底大闹龙宫。你看那高大的摩天轮载着五颜六色不停变换的霓虹灯在夜空中缓缓的转动着。真是美丽极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和谐、团结是中华民主的美德,不错,我的家乡确实是以孝当先,个个人家的子女长大后首当其冲的一件事:就是孝敬老人、父母。

天津人热情。外地人一来到天津,便会马上感受到天津人热情好客的性格,如果你对哪个地区不熟悉,天津人会毫不犹豫得帮助你。如果没有好的家风,会影响人的一生

我爱美丽的天津,我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而感到自豪!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更好的美化天津。

篇三:《天津人特点》

“卫嘴子”之谜——“卫嘴子”是中国人对天津人的总体界定,它把天津人的性格特点做了最根本的概括。

既然是“卫嘴子”那就一定爱说,这一点儿没错,天津人是爱说,从小孩就爱说,街头巷尾,常见到一些孩子们在一起不做什么游戏什么事情要做,就是凑到一起说天道地,一个接着一个地说,说起来没完没了,再大一些,一群一群的青年人,也是爱说,没有正经的事情要做,就是说说话。再后来,老了,退休了,那就更是整天整天地老人们凑到一起说话了。再往远处看,进了商场,售货员们更是一堆儿一堆儿地说个没完没了,有时候顾客来了,她们也懒得答理,你唤的急了,她比你还要着急,最后说不定还冲着你喊一句:“你忙的是嘛?没看见我们正说着话了吗?”如果有人做一个统计,一个天津人一生说话的时间在他全部生命中到底占多大的比例,那一定是个惊人的数字。天津人之所以成为“卫嘴子”得宜于天津人说完的话,随后自己也就忘掉了。这样,大江南北,举过上下,全对天津人有一种看法,觉得天津人说话不牢靠,但是对于天津来说,语言的含金量并不重要,语言自身的价值在于它的能量,说的明白些,就是看你能不能把死人说活了,能把死人说活,就是语言的力量,说不活,语言就毫无意义。那么“卫嘴子”的嘴也只好也只能用来做生意了,当然也做不成大生意,真正的石油,军火生意,天津人是做不成的。但是做小本生意,天津人是高手,过去天津有一种职业叫“跑合”,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经纪人”,天津人最多。

全中国的皮包公司,天津人开的恐怕只比上海人少一些,再有就是

不为人道之的不轨行为了,那就是只靠嘴皮子做的生意,也就是“坑蒙拐骗”了。

直到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几个人凑到一起说起来没完没了的,那一定是天津人,而一些人围在一起,大家听一个人说话的,那个说话的人也一定是天津人,火车上,轮船上,旅馆里,只要有了天津人,就一定是热闹非凡,所以,看来“卫嘴子”有“卫嘴子”的价值,至少可以活跃气氛,可以促进友谊,可以使人们相互信任,更可以使人们感到开心,长途旅行,能够和天津人结伴,那是一种福气,无论是多远的路,只要天津人一“白话”不多的时间,就到地方了,到这时,你真舍不得和这位天津人分手,要想再听他“白话”一段,那就不知要到哪年哪月了。

热土难离——天津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天津卫是一方宝地。”天津人说自己的家乡是宝地,自然是有许多理由的。天津、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好似常常要发生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如此说天津是一块宝地,也就不为过分了,天津一没有一亩良田,二没有一座矿山,就是凭着这九条大河,硬是世世代代地养活了这许多的市民,只是这一点,天津就有资格是一处宝地。

天津人认为自己的家乡最得意的特产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大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天津人把自己的家乡看做是一方宝地,自然是一种热爱家乡的情结。只是这种爱家乡的情结却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天津人认为天津什么都比外地好,天津人常说“吃尽穿绝天津卫”,全中国哪里也比不上天津。

在外地,天津人很容易团结在一起,又特别“护群儿”,坚持自己的老乡利益,又很爱为朋友两肋插刀。天津人的家乡情结,已经是越来越深重了,虽然许多天津人吃着天津骂天津,但是你问他爱不爱天津,愿不愿意离开天津,大多天津人会告诉你他仍爱着天津,不愿意离开天津,这也算是天津人文的一大特点,“骂着天津爱天津”。天津老话“出门一日难”,勾勒出天津人对故土的眷恋,和潜意识对闯荡的畏惧,天津人胆小吗?不是,是倦殆!

确确实实,天津是一方宝地,但天津人不能光是欣赏自己的这一方宝地,天津人还要善于在天津创造“宝”,更要善于找“宝”,还要勇于把外地的“宝”引进到天津来,过分地迷恋自己,就极容易变的封闭,那时就要眼看着人家外地一处处地发展起来,而天津却要落在后面了。讲打讲闹的天津人——几乎成了一种地域人性格,一言不合,起而动武,成了生活中的常态,尤其是在河东水西,文化水平较低的居民圈子里。天津人争强好胜,遇事喜欢炫耀,讲究“摆谱儿”,显示气派,目的是博得别人挑大指头,说一声:“真阔!”有财富,名声,技能,天津人认为那是能耐,应当尊重,而且应该“好汉爱好汉,光棍惜光棍”,不能“笑人无,气人有”。把家藏古玩玉器向社会公开自费展出,这恐怕只有天津财主才做得出来。天津人怕官,甚至怕官如虎,天津人吃主食一如北方居民,一烙饼,馒头,饺子,包子为日常食品,天津人喜欢吃捞面,逢喜寿时必吃,寓福寿面长意。

天津人得了病,喜欢用民间偏方,在日常生活中,有“萝卜就茶,气的大夫满街爬”一说,这萝卜与茶叶都能增加肠胃蠕动,有助消化。

真要“没事偷着乐”?——作为中国的四大直辖市和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以及北京通往东北,华南的交通枢纽,渤海湾上的重要港口,天津占尽地利,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却逐渐落伍了。遇着不公平,天津不是寻找真正的公平,而是寻找让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这种文化产生不了有益的竞争,也就激发不了那种沿袭了多少年的惰性,也就难以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如果咱天津人能把那种“傲”变成一种追求真正的公平合理的韧性,把那种内心的善化作一种热心服务,顾客至上的精神,把工作看成是为自己财富,而不总是站在企业的对立面,那天津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拄入一种新鲜的血液,呈现新的面貌。

天津人:很难想象天津与北京咫尺之隔,方言却十分独特,据说是李鸿章的淮军带来的语言变种。天津虽然也是直辖市,工资收入竟然与沈阳这样的下岗城市差不多,天津是个很容易被人遗忘的直辖市。

天津男人的性格豪爽豁达,做人义气,办事果断,很容易交朋友,但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之嫌。天津的女人性格也很男性化,做老婆不如做朋友,骂人满口跑火车,绝对不温柔!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卫就是天津卫,抗战时保定汉奸多)”。不过有几个天津的朋友应该不错。

天津人本性幽默,所以就有了幽默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另外还有马三立的“逗你玩”。

天津其实并不发达,北京把周边地区都吸干了,北京从来不停电,要停就停天津、河北。很多跨国大公司把总部设在北京,却把工厂设在天津。

天津人对北京人向来不服气,当着天津人说北京坏话准保爱听。两地的足球队遇到一起肯定是死磕!

天津的北洋建筑和小吃独具特色。天津传统文化气氛比较浓,民间艺人多。天津这地方不适合定居,水质很咸,沙尘暴一点也不比北京少,但中央的报纸懒得报!

把“嘛”字放到题目里,是因为天津人爱说这个字。在天津,它和“什么”是通用的。你找别人有事,他会问你“嘛事儿”;饭后遛弯,和熟人走对脸,准

得打趣一句“吃的嘛”;天津人给你打保票,爱说“这有嘛”;瞧什么东西不顺眼,爱说“嘛玩意儿”;不想让你搀和事儿,一准儿皱着眉头问:“有你的嘛?”

读这个字,要咬死了四声的音,所以多少带着点儿劲头。有好几次外地的朋友来天津,很不高兴地对我说,你们天津人一张嘴就像要打架一样。其实他们误会了,天津人说话,有许多发音像“嘛”这个字似的,只是因为有劲儿,才显得说话冲,并不是骨子里爱找茬儿。外地人看天津人行事,多有类似不解。林希这本《其实你不懂天津人》,就是为这“不解”找答案的。

天津人常给人随性的感觉,天大的事儿,任你说出花儿来,也未必看得上眼,可是又喜欢凑热闹,国家大事家长里短都得议论一下,所以对任何事都有点儿兴趣,又并不上心。在路边摊喝豆浆吃油条,是天津人最得意的口味;晚饭前打开收音机听相声,是最开心的娱乐;穿着裤衩背心、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