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诗词鉴赏>名句名段

名句名段

详细内容

'第一篇名句名段
《古典诗词文名段名句集锦》

古典文学名段名句集锦

第一部分

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智)者见之谓之知(智)。(《周易》)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4、玩物丧志,玩人丧德。(书经)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礼记》)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6、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

8、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荀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学无止境。(荀子)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

修》)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1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名句名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名句名段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

1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1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19、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2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史记)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2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2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2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2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后出师表》)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陈寿《三国志》)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27、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28、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30、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31、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唐·祖君彦《为李密檄

洛州文》)

3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百学须先志(朱熹)名句名段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薄西山》)

3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3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36、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第二篇名句名段
《名篇名段名句》

名篇名段名句

一、默写与简答

1、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2、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写尽了春草的质感、颜色和活力。“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4、《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⑩《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11)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蒲松龄的《狼》: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表现了狼的“黠”的地方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也。《狼》中议论点题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8、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9、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①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1、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1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3、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4、杜甫《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李清照《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

16、辛弃疾《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7、陶渊明的《桃花源记》:①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③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⑤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⑥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⑦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⑧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⑨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⑩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11)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①发现桃花源、②访问桃花源、③离开桃花源、④再寻找桃花源(12)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18、林嗣环的《口技》: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9、出自司马光的《孙权劝学》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原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0、王安石的《伤仲永》:①哪些句子介绍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②《伤仲永》中最后一段的议论讲的道理:就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1、《愚公移山》: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③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④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⑤愚公是怎样开始工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⑥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⑧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⑨出自本文的成语:愚公移山

22、刘禹锡的《陋室铭》:①《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②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④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⑤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3、周敦颐的《爱莲说》:①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②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④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⑤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⑥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⑦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25、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

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台湾回归大陆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27、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8、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9、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本文的成语:老骥伏枥

30、杜甫的《石壕吏》:诗中可以判定老妇人后来的确被抓走了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所叙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有名的“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中,诗中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1、.李煜《相见欢》:词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用巧妙地比喻写“愁”。出自本文的成语:别有滋味

32、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本文的成语:源头活水

33、辛弃疾的《清平乐》: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文体是新闻,也叫消息。它是由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组成的。从表达方式看,因为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所以一般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有时也可以插入简要的议论。

35、《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还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山海经》共计18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36、郦道元的《三峡》: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第三篇名句名段
《名句名段——诚信》

名句名段——诚信

名句名段——诚信

1、金口玉言

2、言而有信

3、一诺千金

4、一言九鼎。

5、民无信不立。——孔子

6、巧诈不如拙诚。——荀子

7、言必信,行必果。——《墨子》

8、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9、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1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2、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3、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宋]林逋

14、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新唐书•陆贽传》

1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6、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17、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

18、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潘序伦

19、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中)三毛

1、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2、信用难得易失。——(日)池田大作

3、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4、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5、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6、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7、信用是财产,有信用就有一切。——[韩]郑周永

8、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9、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英)莎士比亚

10、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11、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12、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名句名段

13、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德国诗人

第四篇名句名段
《古诗名句名段》

春天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宋王安石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截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唐杜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杜牧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韩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算是春。——《春日》宋朱熹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徐州西涧》唐韦应物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唐杜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唐杜甫绿遍山原日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人闲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宋翁卷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唐王维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唐白居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唐杜甫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江水晚》宋苏轼古诗名句名段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门送春风。——《书湖阳先生壁》宋王安石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汉乐府》

夏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宋苏轼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四时田园杂兴》宋范大成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汉乐府》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池上》白居易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唐杜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唐张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夕》唐刘禹锡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汉乐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路》唐温庭筠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冬天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

长卿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唐柳宗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唐高适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墨梅》元王冕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吗《梅花》宋王安石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唐卢纶

送别诗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楼送辛渐》宋王昌龄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思乡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唐王安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爱国边塞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下曲》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塞下曲》唐卢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宋王昌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之涣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宋陆游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言志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唐柳宗元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元王冕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唐李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明于谦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孁

墙身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宋王安石

劝谏讽刺诗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唐李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王昌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曹植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提临安邸》宋林升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赠花卿》唐杜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唐韩翃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朝天子咏喇叭》唐王磐

哲理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唐杜甫

不畏浮云遮望远,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唐李绅

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宋朱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宋朱熹

比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唐李贺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唐刘禹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唐李白

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秋浦歌》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之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唐刘禹锡

为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感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