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诗词鉴赏>一戳一蹦达

一戳一蹦达

详细内容

篇一:《张宗昌诗词》

好诗鉴赏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明湖上面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来来划两拳,舅子怕喝多!

咏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啊筛石灰。

俺也写个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若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咏闪电

天上忽来一火镰,疑似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

祈雨

篇二:《读《张宗昌诗抄》有感》

读《张宗昌诗抄》有感

近日读到山东军阀张宗昌的诗作,笑过之后,多少也有点心得,有感而发,请网友们予以斧正。

当年,日本人拉拢张宗昌时,张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我是张宗昌,不是张邦昌”

注:张邦昌是金国灭亡北宋后在开封扶植的傀儡皇帝。

一次张宗昌视察,碰到个警卫打盹儿,给了一马鞭,来了句:真他娘的是“玉不琢不成器”。然后又问警卫:{一戳一蹦达}.

------“知道什么意思嘛?”

------“您要是遇不着,不就不生气了吗?”

------“呦,兔崽子,行啊,没想到还是个文人。别看大门了,给个连长干干。”

------“......”

张宗昌喜欢写诗,还出了一本诗集,其中一首叫《咏泰山》。

咏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

上头细来下头粗

有朝一日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这首诗以客观、精巧独树一帜,全诗“发乎情”而富含生活哲理。在平铺直白的叙事中,将复杂精深的内容隐含其中,颇见其理趣和表现技巧。首先,第一句“远看泰山黑糊糊”,一个“远”字,配合着接下来的“黑糊糊”,就创造了一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氛围,带给全诗以一种朦胧的美感。

在第二句中,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发现了泰山“上头细下头粗”这一被无数人忽略的现实,这是一种左拉式的自然主义的创作态度。诗人突破了传统文人在描写泰山时的俗套印象,转而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谓“平淡中见绮丽,朴素中见警策”。接下来的两句是全诗的精华部分“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这一诗句精妙而又传神的说明了“事物之间具有相对性”这一哲理,是诗人多年人生经验在此情此景之下的集中阐发。相比

之下,卞之琳的《断章》也不过如此。

就在二十年代现代诗依然流于直白抒情或者追求格律化的时候,张宗昌以一首闪耀着哲理光辉的《游泰山》站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前沿。其传达人生经验更胜于人的感情,颇具卞之琳的色彩;在日常生活的平凡事务中体现深刻哲理,又大有里尔克的风范。{一戳一蹦达}.

另有: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一戳一蹦达}.

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象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在广阔无垠,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无数荷花在肆意的绽放

在碧叶红花之间

几只青蛙

在静静的栖息

如果

你用手

去戳他们

他们就会发生自然律动的跳跃

卷满鼻荷花香时,诗人却化静为动,以鲜活的生命力——蛤蟆之动,对比荷花之静,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则动静剧增十倍。

这首诗深得英美意象派的精髓。整首诗由湖、荷花、蛤蟆几个意象构成,意象鲜明,短而有力,有如一幅静谧的夏日荷花图,充满了自然而又小清新的气息。

开篇先写湖,“大明湖,明湖大”——一个简单的“大”字,就传神的勾勒出了大明湖最突出的特点,刘鹗之《老残游记》对大明湖的长篇累牍的描写相形见绌。接下来,诗人又在“大”的湖面上填充了内容,“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古诗十九首《江南》里“鱼戏莲叶中”的画面,荷花、蛤蟆与湖的意象的迭加,为本诗增添了一丝古典韵味。接下来“一戳一蹦达”,句子新鲜,来得有力量,有自然,充满着童真童趣。

蛤蟆的蹦达与前文的“湖”和“荷花”动静相衬,强化了小清新气息的延伸。此外,蛤蟆的“蹦达”是一种自然的律动,也是对大宇宙生命律动的具体呈现,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诗学中“天人合一”的文学观。这一意象也被后来的诗人所广泛使用,例如九叶派诗人陈敬容在诗歌《雨后》的结尾处写到“当一只青蛙在草丛间跳跃/我仿佛看见大地眨着眼睛”{一戳一蹦达}.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

他妈真不错。

神仙能到的,

俺也坐一坐。

靠窗摆下酒,

对海唱高歌。

来来猜几拳,

舅子怕喝多!

这首诗是诗人的神来之笔。诗人以奔放的气势贯穿全诗,纵横恣肆,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正是如此。

在首联中,诗人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以纯朴而又奔放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蓬莱阁这一名胜古迹的热爱之情。本句中“他妈”一词的使用尤为精彩,这是对清末梁启超“诗界革命”中“不避俗字”传统的发扬。引民间俚语入诗,也是对于民间文学资源的运用和开掘,

我国有着长达两千年的从民间文学获取资源的传统,《诗经》正是这样一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伟大文学著作。张宗昌此处以“他妈”入诗,丰富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资源。

在颔联中,诗人展现了一种“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浪漫主义情怀,表示“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充分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牛鬼蛇神的蔑视,体现出诗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在颈联中,这种浪漫主义情怀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面对蓬莱阁此情此景,诗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在酣宴吟咏中,创制出了这首不朽诗篇。李太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正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尾联”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升华全诗的主题,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每一位读者从中都能充分感受到诗人豪逸奔放的情怀。

《游西方》

早听西方好,他妈真不孬。

本想多玩玩,睁眼却没了。(老张有钱没闲,只好梦游欧罗巴,这倒比那些“考察”的官员们强些)

《无题》

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早说了他人品差,而且差到一定的层次了.这军阀有三不知:不知兵有几个,不知银子几何,不知多少小老婆)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你娘。(擦汗,这算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大无畏精神?)

《破冰歌》

看见地上一条缝,

灌上凉水就上冻.

如果不是冻化了,

谁知这里有条缝.(好缝...好缝...){一戳一蹦达}.

《趵突泉》

趵突泉

泉趵突

三股水

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无语......)

《吟泰山》已成为老张诗集中的代表作,本人随即收集点滴有关诗作,以此抛砖引玉:

1.诗经•齐风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

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2.诗经•鲁颂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3.丘陵歌

孔子(春秋)

登被丘陵,到诸其版。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昭然回顾,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篇三:《惩罚卡》

篇四:《诗集》

要问女人有几何,

俺也不知多少个。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个?

混蛋诗

你叫我去这样干,

他叫我去那样干。

真是一群大混蛋,

全都混你妈的蛋。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你娘。

咏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

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

筛石灰呀筛石灰。

游西方{一戳一蹦达}.

早听西方好,

他妈真不孬。

本想多玩玩,

睁眼却没了。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

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

奶奶早已回沛县。

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天上闪电忽见天上一火链,好象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蛤蟆叫,咕儿呱。咕儿呱啊咕儿呱,一戳一蹦达。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游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三个眼子一般粗,咕嘟咕嘟往外出。

破冰歌

看见地上一条缝,灌上凉水就上冻。如果不是冻化了,谁知这里有条缝。

篇五:《韩复榘的诗》

韩复榘的“诗”

韩复榘,是民国年间一个大军阀,斗大的字也认不得一升,但他喜欢在人面前卖弄自己有学问,闹了不少笑话。他曾经在山东省任主席,当时的省会还是现在的济南。那时候的大明湖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韩复榘看到了风景优美的大明湖,诗兴大发,当场做诗一首: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养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大家看,是不是特“形象”呢?

次日,又去瀑突泉,看到了翻滚如柱的泉水,感慨万千。当即又赋诗一首:

瀑突泉,泉瀑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