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不爱红装爱武装诗朗诵
详细内容
篇一:《七绝》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体裁:七绝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绝·五云山
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体裁:七绝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七绝·咏蛙
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体裁:七绝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七绝·莫干山
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体裁:七绝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体裁: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绝·贾谊
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体裁:七绝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七绝·仿陆放翁
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
体裁:七绝
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七绝·戏改李攀龙《怀明卿》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
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叛徒颜。
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体裁:七绝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体裁:七绝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七绝·屈原
朝代:现代作者:毛泽东体裁:七绝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篇二:《红色经典诗词全集》红色经典诗词目录
题目地点或事件摘要年份
贺新郎1923
沁园春长沙1925
菩萨蛮黄鹤楼1927春
西江月
西江月
清平乐
采桑子
如梦令
减字木兰花
蝶恋花
渔家傲
渔家傲
菩萨蛮
清平乐
忆秦娥
十六字令
七律
念奴娇
清平乐
山
沁园
春
1936.02
临江仙
玲
七律
七律
生
浣溪沙
生
浪淘沙
河
秋收起义1927.09井冈山1928秋蒋桂战争1929秋重阳1929.10元旦1930.01广昌路上1930.02从汀洲向长沙1930.07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春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大柏地1933夏会昌1934夏娄山关1935.02三首1934-35长征1935.10昆仑1935.10六盘雪赠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柳亚子先1949.04.29和柳亚子先1950.10北戴1夏夏1935.101936.121949.041954
水调歌头游
泳1956.06蝶恋花答李淑
一1957.05.11七律送瘟神二
首1958.07.01七律到韶
山
七律
山
七绝
照
七律
人
七绝
七律
志
卜算子
梅
七律
云
满江红
志
七律
志
贺新郎
史
水调歌头
山
念奴娇
答
七律
都{七绝不爱红装爱武装诗朗诵}.
1959.06登庐1959.07.01为女民兵题1961.02答友1961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09.09和郭沫若同1961.11.17咏1961.12冬1962.12.26和郭沫若同1963.01.09吊罗荣桓同1963.12读1964春重上井冈1965.05鸟儿问1965秋洪19652
红色经典诗词贺新郎1923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翻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重比翼,和云翥。
沁园春长沙1925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菩萨蛮黄鹤楼1927春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3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09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秋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4
采桑子重阳1929.10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元旦1930.01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七绝不爱红装爱武装诗朗诵}.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漫天皆白,{七绝不爱红装爱武装诗朗诵}.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51930.021930.07
篇三:《古诗朗诵沙龙》古诗朗诵沙龙
开场白
男: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女: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男:名家辈出
女:佳作纷呈
男:中华诗词文化灿烂辉煌,古诗作品的丰富多彩,中华上下五千年,无数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的瑰宝。
女:中华诗词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
合: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正文
男:古诗中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似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女: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男: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杨花尽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女:古诗中的英雄人物: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2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毛泽东)
男:古诗中的理想抱负、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结束语
男:中华诗词情感丰富
女:中华诗词语言精练
男:中华诗词意境深远
女:中华诗词生动形象
男:中华诗词脍炙人口
女:中华诗词灿烂辉煌
男:让我们步入诗的王国
女:让我们品味诗的芬芳
男:漫步古诗苑,我们心旷神怡
女:漫步古诗苑,我们留连忘返
合:让我们沉浸在古诗的海洋,汲取古诗的营养,健康茁壮地成长!谢谢大家!
篇四:《中秋试卷学生版》杭十四中2016学年高三年级语文综合复习卷一(9.15)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苏打.(dá)骠.骑(biào)拧.螺丝(nĭng)枵.腹从公(xiāo)B.划.拨(huà)股肱.(gōu)疯癫.病(diān)相.机行事(xiàng)C.捆扎.(zā)应.允(yīng)黑黢.黢(qū)生杀予.夺(yŭ)D.侪.辈(chái)逶.迤(wēi)炸.鸡块(zhà)滂.沱大雨(pā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飓风过冈,伏草惟存。但有些贪官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这么多年苦心经营,已经是盘根错
结,别人拿他没什么办法,他们的贪婪和猖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B.明朝后期,“公安派”和“竟陵派”以“性灵”为主张,认为写文章应该直接抒发自己的心灵、
情感,应探利得珠,反对虚假的道德文章。
C.纪念何克希同志诞辰110周年坐谈会暨央视文献纪录片《不朽的番号——新四军浙东游击纵
队》开机仪式在余姚梁弄举行。
D.圣彼得堡风光旖旎,河流纵横,建筑独特,那些像洋葱头一样的圆顶,在阳光下犹如未琢磨的
宝石,这座承载着复兴之梦的城池静谧地述说着历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山区失学的儿童,大家纷纷解囊,你五十,我一百,一五一十....,几天就捐了三千多元钱。B.在当前市场大潮的冲击之下,式微..
的不单单是山水画本身,还有艺术家以及整个社会的审美心态。
C.纵观..当今教育界,虽然教育改革喊得震天动地,但浮躁者多冷静者少,执行者多探索者少。D.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杭州人民的浩大工程做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准确的一项是
A.钟书阁的火爆,确实让人有了实体书店迎来春天的感觉。只是,细细体验之下,真正的爱书人,
却非常失落——这,明显是一个打卡胜地。
B.《中国喜剧星》不同于《欢乐喜剧人》属于“零门槛”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
个人都可以展现天赋和潜能,从而实现梦想。
C.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
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创设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D.专家提醒,油桃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它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大家食
用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画中央的地平线上是一轮火红的太阳。天空的颜色五彩缤纷——首先是一层紫罗兰的迷雾,;,;。,。
①太阳附近是朱砂色的反光,但是它的上面是一溜黄色的云霞②紫罗兰色与灰色的云朵到处接受来自太阳的反映色③它变成绿色,后来又变成蓝色,即所谓的天蓝色
④红日在雾中被镶着灿烂而漂亮红边的一片深紫色的云遮住一半⑤但是却充满光的颤动,在色彩美丽的地里,沟中的水闪着亮光⑥大地好像是一条绿色、灰色与棕色的地毯
A.④①③②⑥⑤B.④①②③⑥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④③②⑤⑥6.请为下面一段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杜燕)从6日起,北京交管部门对‚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等动真格罚款了,不只是规劝,而是开出罚单。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今年4月9日,北京启动‚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以劝阻为主,并在北京150个重点路口,给维持秩序的交通协管员配备耳麦式喊话器,用来提示行人及非机动车注意遵守交通法。6日开始,北京交管部门表示,即日起,北京对违反交通信号的行人处以10元人民币罚款,对违反交通信号的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处以20元罚款。
7.在下面这段文字末尾画线处补写一个结论性的语句,总结前文,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不超过30个字。(3分)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显平地。‛在生活中确实如此,但在艺术中,光用平地去显出高山似乎就
显得不够,故有些绘画还要在半山腰画云雾烟霞,这就是画家郭熙所说的:‚想画出山之高,直接画出山巅不足以显出其高耸;反而在山腰上画些云雾,才能凸显山的高峻。‛不仅高与低是这样,大与小也是这样,像敦煌壁画或一些寺庙中的雕塑,中间的神像很高大,两旁的侍从很矮小,可
8.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王朝闻(著名美学家)、周信芳(京剧艺术大师)、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四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50字。(4分)
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粗鄙的暴发户审美充斥着我们的社会
冯骥才在北欧,尤其是奥斯陆的大街上,你会感到城市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整体性。它没有历史与现代的
断裂与分离,而是和谐地浑然一体。这不仅是建筑外部,连建筑内部乃至家具风格也是一样。今天的
他们依旧喜欢用新鲜的原木把屋顶装饰得像昔时的农舍,喜欢木头立柱,喜欢没有花纹雕饰的桌椅,
喜欢用光洁的木板组合起来的衣柜与书架;但这不是不动脑子地去模仿传统,而是加进去一种后工业
时代崇尚的简约美与现代科技能力包括精细的切割与抛光的技术,而使其成为现代审美中一种自己的
文化主体元素。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自己即北欧传统审美的简朴转化为现代审美的简约。
中国就麻烦多了。自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审美似乎一贯而下。特别是明代的审美雍容大气、
敦厚沉静,从中可以清晰看到汉之博大与唐之沉雄。然而到了清代,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
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驱使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变异。特别是乾隆盛世,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走到极
致,完全脱离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可是到清代中期之后,国力的衰败便使这种奢华的追求无法企
及而日渐粗鄙,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破坏。此后则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在‚不爱红装爱武装‛
时代,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已不被提倡。当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时,我
们已经无所依据和无所凭借。社会审美像没头苍蝇乱撞。或是呆头呆脑的仿古,或是跟着洋人亦步亦
趋地做‚现代秀‛。如何在审美上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成了当代文化的大难题之一。没有现代审美,
也就提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化。
而北欧人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过渡,不是听凭自然,稀里糊涂地完成的。我想它来自两方面。一
方面是经过知识界,即建筑界、艺术界、设计师等长期的创造性的努力与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公众的
认可。因为,只有成为集体审美,才是一种时代的文化特质。
然而,我们至今还没有把美育列入素质教育;还有,知识界的努力是重要的关键。如果我们只去
克隆舶来的‚现代‛,或者在传统中找卖点,我们自己的现代审美则无法建立起来。我很欣赏奥运会
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这是一种积极和精心的努力。当然,还嫌太少,还只
是在设计范畴的个别成功的范例,更大的文化问题是我们的现代审美。而这种时代审美是不会自动转
换与完成的。如果现代文化建立不起来,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所占据。就像当前充斥我们社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
9.下列关于“暴发户审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暴发户审美”在清代已经出现,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造成
了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变异。
B.到乾隆盛世时的“暴发户审美”,表现在极度追求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使中原汉文化传统审
美的厚重与含蓄荡然无存。
C.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必然造成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不被提倡,
从而出现“暴发户审美”。
D.“暴发户审美”表现在没有自己的时代社会审美,要么仿古,在传统中找卖点,要么跟着洋人
亦步亦趋地做“现代秀”。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我们现在如果到北欧旅行,在繁华的都市中还能看到像农舍一样的屋顶,房子里还有很多没有
使用油漆的器具。
B.把文化古迹一概拆除,大干快上,或者一味保守,甚至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名,建一些不伦
不类的“古迹”,这两种极端都是有问题的。
C.清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和建国后一段时期以及我们现在的社会,审美观念是不同的,看
来审美跟时代的崇尚有关。
D.奥运会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表明,中国的知识界作出了杰出努力。未
来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必然会消失。
11.简要概括清代审美发生变异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钢琴家的脚
陈钢
①在我珍藏的波兰版的《肖邦全集》的扉页里,印着一双秀长纤细、令人动容的手——那是肖邦
的手。就是这双手,流注出多少醉人的旋律,又演绎出多少变化万千的‚音乐魔方‛;手啊手——钢
琴家的代号和骄傲!
②不知从哪天起,我突然注意起钢琴家的脚来。因为在他们出台时,必先举足由幕后走到琴前;
而这几步路,可真谓‚寸步难行‛啊!他们有的如万里长征,步履艰难;有的则小心翼翼,如履薄
冰;还有的活像是小脚女人赶集——急急匆匆,扭扭歪歪。但是,有一位钢琴家的路却走得潇洒自
若,怡然大方,他——就是傅聪。而带他学会走路的,就是他的父亲傅雷。这条路的路标上有四句
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是傅雷给孩子的临
别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