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话题作文范文>参观规划馆有感

参观规划馆有感

详细内容

第一篇、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参观有感

参观规划馆有感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参观有感

今天我们来到了,位于北京东城区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

的北京规划展览馆,它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改建后的展馆

共分4层,分别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

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

在这次参观中,我们参观了场馆中的各个楼层,首先一进入场

馆中映入眼帘的便是《北京湾》铜雕,在通过上网查阅了解到,作品

以1:60000的比例真实再现了北京小平原三面环山,形如海湾的地理

环境特征。《北京旧城》青铜浮雕,采用传统的锡青铜材料,以1:

1000比例制作,高10米,宽9米。雕塑充分反映了1949年北京城

市的整体格局和特征,真实展现了旧北京城的整体风貌。

整个场馆分为四层,二层因为升级改造,

我们只看到北京的中轴

线模型,但是依旧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发展的快速与现代化。

三楼则是集故宫实木模型,精美细致的木雕,北京城市规划模型,于一身的展厅,故宫实物模型尽显其原型有皇家的气派豪华,庄严与神圣,通过模型也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故宫中的结构,通过上网了解到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在北京城市规划模型中,我们欣赏到了北京的古城风韵和现代化风采。同时我也机智的发现了学校。

与此同时,这层还介绍了北京古城的变迁,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以及北京的城市规划特点与文化特征。让我更加深度的认识与了解了北京的历史。最后我们来到了四层,与我们看到北京城市总体的规划,

与此同时还讲述了中国就低碳环保事业所做出的承诺与不懈努力。

接下来,我来介绍我认为的未来城市规划,通过上网的查询资料,了解到“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其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常常包括城市片区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的复杂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发展与运行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此城市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我利用城市规划的基本属性制订了以下的方案:

首先我们应当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不过度的开采自然资源,过度的砍伐树木,多植树防止土地的荒漠化同时可以抵挡沙尘,有效的保护环境。同时要治理拆除违法违规的建筑,有助于美化市容市貌,也可增加对土地的利用,对随便乱停的汽车也应加以治理,可多建造一些地下停车场,这样不仅可以使地上的可用面积增多,还有助于乱停车的减少。在有多个公共汽车停靠的地点,搭设遮阳蓬,增加普及率,便民利民。对于空间布局,我认为应当合理的分配,空间布局这一点我不是十分了解。以上就是技术性的规划。

接下来我想阐释一下技术性,例举北京来说,北京有许多地标性建筑,众所周知的有鸟巢,水立方等等,因此地标性建筑对于城市的知名度有很大影响,同时可以建造一些大型的公园,可以供人们歇息,游玩,同时像一些森林公园,不仅可以供人们游玩,改善市容市貌,还有助于净化环境,得不偿失。以上就是有助于提升城市形态的和谐性的计划。

然后对于一些政策性,我有几点想法,第一我们可以加大对无营业执照的小商小贩的惩戒力度,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第二对公共交通的价格进行下调,使人们更愿意去乘坐公共交通,有助于对交通压力的缓解与环境污染的减轻。第三扩大街道等地的绿植范围,改善市貌。同时打造强有力的产业集聚群,常常包括城市片区规划。丰富的产业研究经验,能够很好的将宏观的行业研究与微观的项目研究结合起来,让规划最终落脚到重点细分领域、重点集聚区和重点项目上。

最后,我们应当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不能偏向于某一点。并且要结合地区的特点,灵活应用,明确的区域范围内,立足当地的资源与条件,充分结合外部环境及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确定适合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培育产业,并对各类产业的发展进行详细规划,理清发展次序,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在进行实践后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方案。

第二篇、参观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展览馆有感

参观规划馆有感

呼和浩特市展览馆实习姓名聂振平学号110316032所在学院林学院年级专业11级城市规划专业

参观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展览馆有感

呼和浩特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市区东部,北临新华东街,毗邻市党政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这里是展示首府城市形象的窗口、是记录城市发展演变历史的场所、是推行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平台、是对外交流和市情教育的基地。展馆共三层,总建筑面积6480平方米,布展面积5000平方米。分为序厅、规划公示厅、历史厅、城乡规划厅、开发区和旗县厅、模型厅,共有22个展区。展馆从城乡规划的视角,以“城市、人居、和谐、发展”为主题,采用传统和高科技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座草原大都市古老而又现代、美丽而又神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它内部分为三个层,从城乡规划的视角,以“城市,人居,和谐,发展”为主题展现了这座古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层主要是公示厅和历史厅。公示厅主要就是讲规划成果,项目审批,相关法规与政治制度,规划局机构职能和办事指南等。

云中城

云中城位于土默特平原上,地势平坦,有荒干水(今大黑河)、武泉水(今小黑河)、白渠水(今宝贝河)流过,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块宜农宜牧的好地方。赵国在这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大规模的放牧马匹,训练骑兵,还迁来了大量的内地居民,设立村屯,发展农业,使之成为赵国重要的骑兵训练基地和粮食产区。当年,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武将之一——赫赫有名的李牧就曾在此驻防,抵御当时北方被称为胡人的游牧民族的进攻与袭扰,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秦国的逐渐强大和赵国的渐趋衰弱,尤其是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两国实力差距日增,公元前236年,云中城被秦军夺取,两年后(公元前234年)秦国在此设立了云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战国时代,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原,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云中郡成为其中之一。汉代云中郡的辖地虽有变化,但云中城仍是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并又有了新的城市建设。北魏时期这里又成为云中镇所在地,北魏皇帝北巡时曾于此休息。

云中城距今已历史久远,且其历经各代断续沿袭使用,城垣多次改造、另建,布局有了较大变化,现保存的城墙残高约5米,据考古发现,现存城墙每面长约2000米,周长约8000米,估计是战国时期的城池规模。城内还有一座子城,可能是汉代修建的。因城市遗址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正式挖掘,尚不能断定,其详细情况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考察与研究。

这座蒙古高原上的第一座史载城市,这座使用时间长达九百余年的古城,终被历史的潮水所淹没,成为了瓦砾与废墟。

盛乐城

拓跋猗庐建立代政权,“城盛乐为北都”。在盛乐城周围,当时曾经活动着鲜卑部族和一些汉族农业人员。至拓跋珪改代政权为魏,建国称帝,将都城迁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盛乐城逐步失去都城的作用。但在北魏的历史中仍然占有较高的位置。参观规划馆有感

盛乐古城位于和林县盛乐园区,紧邻209国道。是国家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初年建都于此,名盛乐,唐代时设单于大都护府。此前曾在这个古城及其周边墓葬区考古发现战国至元明各个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因此它被认为是内蒙古地区面积较大、保存较好、跨越历史年代最长的古城遗址。。发掘清理出360多座古墓葬,其中,发现了大批春秋时期、汉、北魏、唐、辽、金、元时期和清代的墓葬。清理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有铜器、陶器、玉器、铁器和石器等,共数千余件。出土了100多件春秋时期至汉代的铜带钩以及一批汉、唐铜镜,多数品相较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至今保存着古城址,城廊清晰、城垣雄伟;是北魏盛乐鲜卑文化的主要地上遗存。以盛乐古城遗址和北魏鲜卑文化演绎为主导,建成历史文化演变公园。

座落于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上土城子村北。古城南接东西摩天岭群山,北连土默川平原,西南有宝贝河(古称金河)环绕,依山傍水,是连接关内至阴山南北的要冲之地,历代王朝在此驻兵设治,历经沧桑。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东西约1550米,南北约2250米,面积达439万平方米。虽经上千年风雨侵蚀,古城遗址墙体保存基本完好。墙体系用灰黄色夹有细砂的粘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5—20厘米。墙体最低处留存1.2米,中段、北段最高处约达7米,并设有马面。现今,城内不同区域的轮廊仍依稀可辩。

绥远城

绥远城位于归化城的东北五里,城区功能性质的差异及空间上的距离形成了两城并置,各自发展的城市格局。这种城市格局一直持续到民国二年(1913)绥远特别行政区设立,同年归化和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5]。为了便于新旧两城联系,时任绥远将军的北洋军人张治曾将原绕道姑子板村的路基南移取直,在新城西门到旧城北门之间开辟一条马路(现今中山路的前身)[6]。这条马路在经民国十八年(1929)及二十六年(1937)日伪时期的逐步完善为新旧两城最终融为一体打下了基础。由于绥远城位于归化城位置的东北方向,导致连接两城的中山路沿东北、西南向倾斜,随着城区依两城各自向内部扩展,城市横向(东西向)轴线(现今新华大街)与这一倾斜道路(中山路)相交产生了夹角,使得城市用地在平面上出现了大的三角地块(内蒙古博物馆旧址处),三角地块在市区中心的出现构成了呼和浩特城市形态的重要特征。

二层展厅划分为区域规划,总体规划,综合交通,弧幕影院,生态绿化,公共设施,住房规划,新区规划,旅游规划,城市特色,新农村规划,市政基础设施等12个展区,并布置了环城河虚拟巡游,互动拍照体验等项目。

历版总体规划

弧幕影院

弧幕影院采用五通道180度弧幕技术,播放数字影片《塞外名城、草原之都》,生动地展示呼和浩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层主要是主城区规划模型,自治区各盟市建设成就。

多点触摸桌

第三篇、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心得

参观规划馆有感

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心得

在老师的要求下,3月25号我们自发去参观了位于钱江新城市民中心的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对杭州的城市规划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特别是杭州的未来发展让我印象深刻。

杭州市规划展览馆本身就位于杭州市市民中心,这一带正在崛起着杭州的一个新的地标性建筑群。展览馆以“规划构筑品质生活”为展示主题,定位为亲民、互动、前瞻的“城市窗口”。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杭州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的现在和未来甚至可以细致到每一幢房子。

城市规划展览馆共有四层,一层分为“城市概况”和“友好城市”两个单元,为我们展示了杭州的概况。一进门就可见到矗立着的一张张城市规划图板,上面标注着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未来建设,比如《杭州市换乘枢纽规划》、《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专项规划》、《杭州非机动车廊道慢行系统规划》、《滨河慢行系统近期建设规划图》、《中心城区立体过街设施规划》等。

二层主要将杭州的历史娓娓道来,分为“城市记忆”、“名城保护”、“山水之城”三个单元,让我们立体的感受杭州印象。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杭州98个老字号的分布、杭州主城区所有的文物保护单位,还可以看到一个通过复古模型再现的南宋皇城,看到杭州变废为宝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布局。

三层为我们气势磅礴的介绍了杭州未来的总体规划,分为“蓝图总绘”、“品质服务”、“和谐人居”、“通达出行”、“基础命脉”五个单元。整个展览馆里最吸引眼球的,要数三楼那个按1∶850比例制作、700平方米的杭州主城区模型,逼真得让人啧啧称奇,大到西湖、武林广场,小到每个小区的住宅楼。四层分为“近期聚焦”、“亮点前瞻”、“网络都市”三个单元,并且颇有新意地通过环幕电影等特色展区为我们交织出一副绚丽的未来美好蓝图。这里展示的主要是杭州13个区县市的未来规划及定位,另外还有一个360度环幕立体影院,可同时容纳15个人观看。对于我们学习风景园林这一专业的同学来说,这次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一日游可谓收获颇丰。不仅将城市绿地规划课上所学的

知识可以一一对照在现实生活中,而且为我们做城市竞争力报告也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实例与范本。参观规划馆有感

在此次参观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二层的展厅。在这里,“城市记忆”篇章详细介绍了杭州从良渚文化开始至今的发展状况,让人立体般地感受到从古至今,旧城变新城,零零总总的变迁与变化。低矮的石墙上雕刻了反映杭州历史重大事件的浮雕图象,对应的液晶屏幕播放着相关的影像资料,地面上则刻上了城市发展的重大节点纪事,而市民记忆墙上展示了杭州百姓提供的老照片。“名城保护”篇章则详细地介绍了杭州城内河坊街、中山路、老工业区等具有特色的区域的保护、改进及建设。在很多杭州人的记忆里,中山路就是老杭州风情的代言词,甚至可以类比上海外滩、北京王府井。几百年来,中山路一直处在杭州商业文化中轴线上。车水马龙、行人繁多,是杭州人逛街、购物的首选去处。这种繁华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现在的中山路,仍然保留了一些当年的韵味。但这条宽不足10米的道路显然已经垂垂老矣,整体商业价值不断走低。因此,杭州市在城市规划中对中山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整体性地保护了中山中路历史街区,真实完整地保护和延续历史街区风貌、街道空间特征、多样化的传统建筑形态以及历史街区内人文传统。同时将有效地发挥城市中心区历史街区的价值,激发历史街区城市活力,突出原真性、整体性、延续性。河坊街、老工业区、运河文化的保护、建设与发展也同样是成功的案例。由此可见,在城市规划中,现代化的建设是无法完全抹去老城区古城风貌的,历史古迹在新时代现代化的城市中同样能够焕发出新的风采。在“山水之城”的单元,展览馆展示的是一副美丽的画面,“半壕春水一城花”是成人墨客中的江南和杭城。美丽的西子湖畔也是人们恋恋不舍的。但是杭州还是存在很多生态问题问题:(1)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没有质的改善,西湖富营养化依旧严重,城市饮用水源安全存在隐患。(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但西湖风景区一级标准的达标率不高。汽车尾气污染影响日渐明显(3)声环境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仍是居民投诉的热点,由于交通道路系统不够完善,道路交通噪声仍居高不下。(4)城市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旧城区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老城区绿化覆盖率低,旧城居住适宜性差。所以要建设真正的幸福宜居城市,东方休闲之都,和美丽的人间天堂,还需要更加努力。

杭州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城市,作为著名的古都与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拥有南宋御街、灵隐寺等等旅游文化古迹;作为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享誉中外的西湖就如镶嵌在杭州的一颗明珠,成为杭州城市形象最赋说服力与代表性的杭州名片。西湖不仅仅是杭州的自然旅游资源的象征,也是杭州文化发展的起源地,在杭州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初期,杭州的主要是围绕西湖进行建设与发展,所以西湖一带就成为了当今杭州的CBD。进入21世纪,杭州不再局限于以围绕西湖的发展方式,而是以钱塘江为发展中心的大杭州发展模式。杭州不再满足于旅游宜居城市,而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打造一个“宜居、宜学、宜业、宜游”的全国著名、全球知名的国际都市。杭州未来的规划图已经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还有未来的美好生活。

目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要以杭州主城为中心,以钱塘江为轴线,加强江南、临平、下沙等三个副城和外围组团建设,形成“一主三副六组团”的空间布局,并指出要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加强对清河坊等历史文化街区,良渚文化遗址、临安城遗址等历史文物的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名城保护不仅仅是保存维护,更是对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于城市的建设、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参观上海城市规划馆有感

参观规划馆有感

上海城市规划馆观后感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坐落在美丽的人民公园旁,与上海鳞次栉比的高楼相比,规划馆显得格外的娇小玲珑,但它婉约的气质也就格外地突现出来,给人清新明亮的感觉。在参观中,我们更是感到它所蕴含的无穷魅力让人那么心驰神往。在年岁已久的黑白照片里,我看到了上海;在风情万种的仿古一条街上,我看到了上海;在五光十色的多媒体屏幕上,我看到了上海。一千米长的“南京路今昔”幻影成像系统,更以高科技的手段反映了上海中华商业第一街30年代和90年代典型的人文景观。

在城市规划展示管里,最让我难忘的是城市规划模型。虽然只是微缩模型,但它克隆的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占地达600多平方米,且不说它的小巧与精致,单单就是那么一座座房子、一条条逼真的马路就把上海囊括的晶莹剔透。那种气势,只有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三楼上海城市规划平面立体模型才能体现;那种另人叹为观止的模型,只有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三楼上海城市规划平面立体模型才能展现;那种气宇轩昂的静态景观,只有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三楼上海城市规划平面立体模型才能感受。这模型和规划馆的其他展品,已远不止是模型,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向人们娓娓诉说着上海甚至是整个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更加光明的将来。但是,与此同时,同学们也指出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地域并不宽广的上海,居然竖立了如此之多的楼房,这无疑造成绿化树木没有地方去种植,有心植木造林,却无地。缺少绿化的上海,空气污染不断上升,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如果说三楼展现的是地理上海,风光上海的话,那么四楼就是产业上海,实力上海了。它将上海划分为港口、航空、信息技术、环保、房地产等方面。我很张彬同学绕有兴趣地还玩摸了里面的一个赛车虚景游戏,是开往小洋山港的。参观后,同学们对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城市、人、环境、发展”的主题有个更深刻的了解。对于初次参观的同学来说,一踏入规划馆就被它简洁独特的设计所吸引了,然而作为一座诠释了上海自解放以来几十年的巨变的展馆,它的历史厚重感更加打动我。同学们从历史照片中我们看到以前外滩边上的建筑群,外国租借到后来的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世博园区中国馆等等,从过去路上的轨道电车,黄包车到如今四通八达的地铁路线,横跨东西南北的立交桥,尤其是看

到上海所有建筑楼群的模型时,更是惊讶无比,从原来遍地都是田地农地现都已被居住楼,高楼大厦覆盖,学校、体院馆、医院、剧院等公共设施也普及到各个区。

参观完毕后,同学们心中涌现出了无以伦比的自豪感,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这就是这个城市的人们走过的岁月。这次活动让我们收获颇多的同时,也感慨万千。城市规划馆展现了上海从明清甚至更早之前的小渔村如何渐渐地演变成如今的国际大都市。从外白渡桥到新天地,从极具地域特色的石库门到高耸摩登的东方明珠,我们如同穿梭于时空的夹缝,如此大的反差却奇妙的融合在一起,让人不得不感叹上海这几十年来巨大的变化。自从上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上海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地变化着,世博会的召开充分的展示了上海这几十年来成就以及未来无限的潜力,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在中共改革开放国策的引领下上海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当然城市的发展必将伴随着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城市规划馆中已可见到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其中也通过一些互动的方式来向参观者们征集城市建设的意见,相信未来的上海正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说的会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这样宏伟的发展不仅凝聚了上海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党和国家对于上海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前的世界我们无法参与,但是以后的城市变化中必然有我们的贡献和我们的努力!

第五篇、参观天津规划展览馆心得、感想论文

参观规划馆有感

土木班学号参观天津市规划展览馆感想

想要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及发展,参观当地的规划展览馆是必不可缺的。在设计周,老师带我们到天津规划展览馆参观实习,通过具体的模型来体验建筑的尺度及城市的文化内涵。

天津市规划展览馆位于河北区博爱道30号,著名的一宫花园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地上建筑面积一万五千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一万平方米。展览馆共四层,一至三层为展示区,共分为十六个展区,其中第一层设历史展区、总体规划展区、交通规划展区、中心城区规划模型展区、公示区;第二层设滨海新区规划展区、海河规划展区、名城保护规划展区、旅游规划展区、海河之旅影厅;第三层设住房、公共设施展区、生态规划展区、环境整治展区、重点地区规划展区、区县展区、城市映像影厅、公众互动参与区等。第四层为办公区。参观规划馆有感

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在采用展

板、模型等传统展示手段基础上,

大量使用了高科技手段,将激光成

像、发光地图、电子翻书、多通道

投影等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多项展

示环节,全面展示了天津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同时注重参观者的参

与互动,专门设置了数字多媒体展

示区和动感影厅、多款互动游戏等,

让参观者在轻松的心情下认识规划、了解规划、参与规划,具有专业性、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此次在天津规划展览馆看到这么多详细的规划,还有很多表现未来的沙盘,让我更真实地看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让人振奋。最先观看中心城区规划模型展区演示,接着游览滨海新区规划展区、海河规划展区等最精华的展区,然后看完海河规划展区就可看各自居住的区域。天津这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是很让人向往的,中国千年古城不少,天津虽然没有千年之久,但也有六百年的光荣与梦想。展览通过图片、电影、模型展示等多种形式感受天津

600年来,特别是建国和改革开放三十年

来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天津规划展主要是反映天津的过去

和未来,历史的天津规划展览馆内共三

层,环绕网上,一层一半是天津市区的大

沙盘,另外很有特色而且必须要看的就是

历史展区,有天津发展的历史,有天津最

老的地图,每一个时期的地图按顺序排列,还有一个天津老城的沙盘。二层可以看到天津旅游和历史古迹,还有海河的规划。三层分区介绍,各区都有展厅,滨海展厅很大。一层右边是天津历史展览馆,有多幅典型时期的天津城市历史照片,最具艺术气息的是,在背景墙上用车轮的方式,演绎了70、80、90年代的天津城市比较,感觉城市的变化。讲解员介绍,中心城区规划展区模型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模型按照实际比例制作,做工非常精细,按照1:750的比例制作,该模型是迄今为止全国是唯一一个完全按照详细城市设计把每栋房子都做出来,较为真实准确的城市模型,意向性沙盘确实很细致。规划展览在传统展示手段基础上,大量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将电子翻书、时空隧道、发光地图、弧幕影厅、4D影厅等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

多项展示环节。模型主要展示了本市外环线以内中

心城区371平方公里未来20年至30年的规划。模

型采用实体展示,加上配置模型、舞台灯光,以及

6分钟的多媒体大片来配合演示。模型还配置了动

感设计,影片中解说员每说到一个地方,灯光就会

自动打亮这个地方,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一

楼有玻璃护道,环绕模型能近距离观看;最好的效

果是参观者在二楼观看,俯视整个模型全景,感受

声光电的强烈震撼感。观览者站在二楼的扶栏向下看,楼下的一个大沙盘,远处的细节很难看清,差不多能精确到地块的小局部,通过模型实体展示,加上配置舞台灯光、多媒体影片来演示,展示中心城区当前发展和未来规划。

尤其是海河沿岸重点地区的规划项目,通过模型这种具体形式,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半天时间内细细品味、全面感受天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丰富的内容既唤起了人们对老天津的回忆,也让大家对津城的明天满怀憧憬。

大港区在滨海新区主要以工业建设

为主,大港油田是区内的自然资源,所以石油化工是大港区的主要工业区——油田化工区和南港工业区。对于大港油田城区的建设,我看到了,津岐公路以东为石油化工区,光明大道以东至津岐公路为绿化带。油田的城市建设将要向西部发展。

为期半天的天津规划展览馆实习让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些天津的过去及未来的发展,通过精致的模型我们直观的感受了建筑模型的尺度与比例。相信会对我们未来的设计与规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六篇、观长沙规划展示馆有感

参观规划馆有感

观长沙规划展示馆有感

李城14610114201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一班

在望城见习完后,有幸有机会参观向往已久的长沙规划展示馆,这座规划馆位于北辰之滨,湘江浏阳河汇合之处,占据了极好的地理位置与风水。与规划馆相邻的是长沙博物馆、长沙音乐馆,长沙图书馆等,它们一起组成了长沙的滨江文化圈。如果说滔滔的湘水是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历史,那么湘水旁的规划展示馆就是在展现这座古城的未来。

长沙规划展示馆有着9255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以及7800平方米的布展面积,它是集规划展示、科普教育、公众参与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展馆。自去年开馆以来,规划馆的参观人数与日俱增,其吸引力力与知名度可见一斑。正是在这种强大的吸引力的影响之下,当得知在长沙见习期间会参观规划展示馆时,我的内心早已蠢蠢欲动。

长沙规划展示馆对民众参观基无太多限制,我想一个城市若能最大限度的将城市建设的成就与计划公示于众,这对促进民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与执行,更好的让民众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都大有裨益吧,而长沙市正是一个很好的样板。规划馆围绕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特色空间格局,以“我的长沙我的家”为主题,依次展现了“长沙概览-走进长沙”、“历史长河-探寻老长沙”、“规划长廊、畅想新长沙”和“个性幻城-2050”四大板块,并依托先进的光电等技术,设置了全景式山水洲城风光体验长廊、“筑城史话”全息投影、城市总体规划沙盘模仿秀、“靓丽长沙”隔空互动影院、数字沙盘、3D影院、VR自驾等特色项目,使得参观者能更深入的参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通过对长沙规划展示馆的参观,我受益良多,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长沙以及城市规划专业的理解:

长沙市俗称星城,截止2015年,长沙的市域常住人口已达743万,国内生产总值达8510亿,她是湖南省的省会,也是长株潭城市群的排头兵,拥有十分雄厚的经济实力。

近年来,在良好的大环境的支持下,长沙的经济实力逐年攀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地位显著提高。现在的长沙已成为中部地区城市的佼佼者,也成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候选之一,依托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做引导,强劲的政策

及资金做支撑,长沙市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在经济方面,长沙市的GDP增速及总量常年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多个国家级及省级高新区与经开区相继设立,市域内的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行政区建制方面,长沙市区在原有五个区的基础上将望城县撤县并区,使得长沙城市中心区的面积及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交通建设方面:长沙市先后完成了黄花机场T2航站楼、高铁网络十字形构架、轨道交通、大交通枢纽等的建设„„。

长沙市的规划编制工作也让我大为触动,无论是城市的总体规划还是诸如交通、旅游、产业布局、功能分区等专项规划都完整详实而科学,基本做到了统筹兼顾而不失重点,且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每一个区域的情况、特点、优势、潜力等都有所考量。最为关键的是,规划的落地情况十分理想,长沙市域的有关建设基本都在严格按照规划推进。

所谓规划,规是起,划是落,而关键是实施。通过对长沙规划展示馆的参观,使我意识到好的规划工作不仅要贴合实际,有科学的前瞻性以及实施的可行性,还要有强劲而有力的执行力。只有这样,规划的成效才能不折不扣的体现出来,才能为区域及城市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

长沙的规划与建设实践,我觉得可让我目前的学习生活地衡阳有诸多借鉴之地: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衡阳西南云大都市圈的建设,加快衡南云集以及衡阳西渡的撤县并区步伐,提升衡阳市区的整体竞争力;二是更深入的完善事权的管理机制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与服务能力。三是更好的完善交通条件,包括南岳机场航线拓展,湘江航道升级,高铁枢纽、轨道交通建设等,进一步提高衡阳的交通地位。四是完善衡阳的规划体系,做到规划体系内容覆盖完整、布局合理有序等。

规划是常为新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先锋,规划是有意义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引导。我为能学习规划专业而感到骄傲,这也将是我在规划求知的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祝愿我们国家的规划工作的越做越好。

2016年11月

第七篇、参观南昌规划馆城市感想

参观规划馆有感

参观南昌市城市规划展示馆观后感2015年4月9日,我们怀着好奇和激动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南昌市城市规划展示馆。

南昌市城市规划展示馆设立在红谷滩新区的红谷大厦。该规划展示馆位于一二层,展示馆内有现代声光电模型和三维展示片,其制作效果和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中的比较相似。

走进展示厅,首先看到了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布局模型图,其总体结构按“一带”、“二轴”、“三区”布局,是一个集商贸金融、行政办公、信息、文化、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顶级中央商务区。接着老师给我们讲解南昌各大城区的规划发展方向和策略,虽然有的规划建设项目因开发商的原因进行了变更,但从形象的三维模型中我们依旧能看到城市规划师们的规划思想与规划理念。展示馆还利用图文等形式向我们演绎的南昌城规发展历程。展示中可见南昌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充分利用了其山水特色,并探求未来城市“山脉、水脉、人脉、文脉”和谐统一的境界。在东湖、西湖、南湖、北湖、象湖、瑶湖、艾溪湖、青山湖、前湖的衬托下,南昌显得格外清新雅致。展览将南昌历史的古色、革命的红色、大地的绿色、江河湖泊的蓝色融合于城市的流光异彩之中。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城市规划师们描绘出以红谷滩新区为中心的昌北新城的壮丽画卷。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图板展示简单了解了南昌市周边县的规划发展情况。最后我们还了解到了城市规划师们确立的南昌“依托一江两岸、展示都市风采、建设花园城市、塑造特色魅力”的城市发展战略。

参观完南昌市城市规划展示馆,我们了解到了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蕴藏的地理、生态和人文内涵,在老师的讲解下和文字图片的信息传递中,一座经济发达、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现代文明的英雄城市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未来的城市规划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八篇、参观广西规划馆观后感

参观规划馆有感

参观广西规划馆观后感

踏着四月的尾巴,我们班在毛概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广西规划馆参观。体验了广西繁荣、骄傲的发展历程。了解了广西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穿过前厅,就来到了一楼的广西概况厅,作为整体展示的第一印象,展区采用绿色的发光柱体进行围合,以“欢迎您到广西来”为主题表达了广西人民的真挚与热情。三江阳程风雨桥、北海银滩、德天瀑布„„投影屏幕环绕在一起,通过视频画面,展现了广西各地市最漂亮、最具代表性的风景。

在展区的一角,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复原了广西特色建筑——骑楼,并利用骑楼廊道的进深为投影空间。在中央区域,还设置了以骑楼为背景的“幻影成像”系统,逼真再现了老广西的生活。

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进入南宁展馆,是一个绿色的世界:以绿色为基调的南宁展馆,突出了“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南国城市建设风格。在馆内,一个浓缩版的南宁大沙盘,让大家看到了南宁的规划——把南宁建设成具有秀丽岭南风光、浓郁民族风情、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化宜居生态园林城市

经过此次参观,我被广西的历史和未来所深深震撼,广西的城市面貌也在一天天的变化着,为自己能生活在这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明白广西的明天需要更优秀的建设者,今天的我肩负着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