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用消费品新局 供应商和消费者实现新价值(一)
详细内容
耐用品(消费寿命在一年以上的商品)消费市场正在不断升温。长期以来,除了相对活跃的电子产品之外,耐用品市场一直波澜不惊。在生产厂商的主导下,这一领域不仅创新周期极长,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也算不上激烈。然而,这一切已成为过去。
如今,耐用品行业包括家具、家电以及部分服装正在向电子行业看齐:创新周期不断缩短,来自于进口和自有品牌方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从低成本国家进行采购已是势在必行。
今天,人们更新高价产品的速度快得就像更新小包装商品,家用电器更多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对于耐用品的生产和零售厂商而言,这一切都意味着实现空前快速增长的机遇。对于少数运作快速灵活的公司而言,这无疑是好消息。但对于大多数仍然墨守成规、沿用着5年前甚至20年前经营方式的耐用品厂商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他们甚至可能重蹈美国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和德国哥兰蒂集团(Grundig?一度为德国最大家电集团)的覆辙。想要在新的商业环境中胜出,耐用品厂商首先要认识到,在主导市场变化的诸多因素中,哪一个是对自身运作影响最大的。
以下我们列出了耐用品市场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些因素:零售商力量的增长、创新的快节奏、市场的全球化、竞争对手的增加、消费者的偏好变化、零售商品牌的威胁、新科技的出现、低成本的采购。即使你现在尚未面临这些挑战,你也很快就需要和它们交手了。
零售托拉斯
在许多耐用品领域,50%到70%的美国市场份额由两到三家零售商所控制。部分欧洲市场特别是英国、法国和德国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对消费者来说,零售商力量的增长可以带来低价的实惠,但与此同时,这些零售商不断对耐用品生产厂商施加价格压力会导致行业的利润率的不断下降。而最终,一旦企业利润不足以支持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消费者也会成为受害者。
然而,个别的耐用品生产商已经开始摒弃陈旧的经营模式,着手针对主要客户开展业务。如果能够更好地把握消费者需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都可以从中获利。这种做法与传统的披着为客户服务外衣的市场运作截然不同,如今的生产商不再简单地向零售商询问需求,而是通过研究那些对零售商和消费者行为起决定作用的策略和经济因素,进一步更好的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市场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