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短篇作品>山旮旯人民文化生活的演变

山旮旯人民文化生活的演变

详细内容

时间飞逝,历史流转。“要想富,先修路”。随着板永路的修建通车以来,山旮旯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随之迈上了新台阶。的确,近几年来,从人们的业余生活的前后变化就可品出其中个味来,其主流是以减肥为中心,不再是修筑“四方城”了。

  暑假中,面对生产前的瘦小裙子,慨叹生产后的奶油肚,真有点望洋兴叹之感。突然,竟萌发了要减肥的欲望。于是,雄心勃勃地跑了几家商店,总算找到了一双合适的白网鞋。老公调侃到:“看你能坚持几日?”

  第二天终于起了个大早,在老公的陪同下向县城方向奋进了。一出场口,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本车辆少的水泥公路上三五成群、来来往往参加锻炼的各行各业的人不计其数。一了解,哇,都是为了一减肥,二增强体质。看来大家真是目标一致朝前冲啦!

  爬上刘家山,眼前突然豁然开朗,真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遥望仰天窝,只见半山腰家家农户屋顶都弥漫着袅袅炊烟,再和着若隐若现的薄雾,我不由得后悔没早点出来享受这天地之灵气,人间之美景。

  再看锻炼的人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一太婆告诉我,他们俩夫妇每天早上、傍晚都要出来走一走。有时走到五峒水库(离镇约1公里)就折回,有时走到金坪安(离镇约2公里)再折回。听说竟然还有一群人每天结伴坚持走到裕通乡(离镇约5公里)才折回,更值得佩服的是,连下雨天他们都带着雨伞坚持了锻炼。这简直成了偏远山旮旯的一个景点了。

  一段日子过去,,人们仍然坚持早上、傍晚沿着水泥路散步。某天,加油站前忽然音乐骤响,歌声悠扬,原来是“山旮旯老中青健身队”诞生了。于是,爱好的人都踊跃参加。不久,队伍迅速扩大,加油站容不下了,又挪到了北街子。每天晚上,跳舞的人站了一条街,看跳舞的人更是围得水泄不通,真有点盛况空前的架势,这又成了山旮旯爱看热闹的一大景点。谁叫山旮旯的一切都那么滞后呢?

  又过了一段日子,南街子又音乐骤响,歌声悠扬,“姐妹健身队”又诞生了。这下,晚上就更热闹啦!大部分年轻人又都投其所好,纷纷加入到年轻队伍中来。两队组织人都各尽所能,经常进城拜师学艺,尽量让不同层次的人跳得高兴,跳得新颖。

  今天,“老中青健身队”教了什么藏族舞、帕子舞、竹板舞,扭秧歌、敲腰鼓……明天,“姐妹健身队”跳腻了藏族舞、汉族舞,又换成了劲舞、迪吧舞、交谊舞,再后来傣族舞又上台了。据“姐妹健身队”组织人声称,以后还要逐步上台东北秧歌、彝族舞、新疆维吾尔族舞、蒙古舞、朝鲜族舞……嘿,看来她们还信心十足,试图不断推陈出新,为丰富山旮旯人民的文化生活出份力啦!

  近日,东街出现了台球,接着南街、北街也相继台球现身,又一种娱乐方式被山旮旯所接收。日子仍然在一天天过去,但愿山旮旯人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品味,越来越有活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