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
详细内容
许多朝廷命官遭到了弹劾,落职了以后,唯思:进思进忠,退思己过。可是有许多人却不知自己要怎样去思,退是事实……没有聆悔过错的千仞之壁,也没有相看两不厌的云外静亭山。世间留给王勃的空间太小了,只能空对滕王阁的水阁亭榭来试遣愚衷。
王勃曾做过一篇檄文,文死谏,武死战的尽忠,他做到了,所以即使他面对谪贬亦是心中坦然。一叶南下的孤帆,送别友人的挥袂,。城阕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烟波浩渺,带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的拳拳之心,去交趾看望他的父亲。他到过滕王阁,并替这滕王阁宴宾的盛事做诗做序,席间洪州都督阎公听闻,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句大惊,忙至庭中拜见,宴毕勃又续作滕王阁序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流,便告辞而去。群公推敲补全其诗,有谓竟的,有谓唯的,均觉得不甚公整,乃遣人问之王勃,王勃早已登上行船,见问,便笑着在那人的手心中写下一个空字。那人默念着: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留,望着渐行渐远的孤帆,心中不禁有些失落。不知是不是一语成谶,真的是盛地不常,盛筵难再了……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廖阔壮美的山川秋景,留下了滕王阁的旖旎诗篇,使人读之颇有同病相怜之感,而为之悲嗟千年,及我,或可鲜有终者。读了滕王阁序,始觉有迁谪意,心中很是悲伤。或许你心中一直有一份关于: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的悲愤,可是识事务者为俊杰却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无论是荒唐的三寸金莲,还是无稽的文化大革命,在那个将真事隐去,只看脚不看脸面的时期都是以愚黔首的可悲。可是那所谓的识事务者硬是把那一路贴过去的大字报,直招摇的古今嗤笑。在那一时期都是被认可,被允许的,历史的后人评毕竟远的看不到,即使有了盖棺定论,那也是身死国灭之后的事了。可是我活着,我要延续这份可笑的悲哀了,没有容得退思的一射之地,没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的才思。众人皆醉,我也要糟糠养贤才,但求一醉了。希望百折而不弯,并非懦弱,而是审时审时度势之举,选择了一条通向成功的人生之路。昔时屈子写就《怀沙》之赋,乃携亡国之恨沉江。勃之于屈平虽不谬以命运殊途,但比之胸怀可为之大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有《滕王阁序》中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余恨,但也只是一时愤懑的壮怀之语。其实他的心早已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之外了。如有一溪之水,他可能也会闲时垂钓碧溪上吧!他不是孤云,也不是野鹤,可是他的心如澄澈秋水,身似不系之舟了。只有那长江浪淘尽英雄的磅礴,才能留住一个心如江海蔚然的诗魂。
我怀王勃,而嗤笑诸葛之假义,笑那公瑾灵前的洒泪,笑那三气周瑜的妒才佯狂,笑那诸葛大名垂宇宙的意气洋洋,而我心中若有悲,便是悯世的黍离之悲,伯牙摔琴的祭知音之悲,叹不能抱泽于父母,光耀以门楣,尽善以天下之悲。笑天下之可笑,悲天下之可悲,悬心济世,退无可退,思无可思,勃尽滕王阁之华美,我独疮世之沧桑。
悲哉此生,乐哉此生,吾生须臾,长江无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