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方法与对策(一)

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方法与对策(一)

详细内容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作为现代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天地”,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发挥,展现学生的潜力。当前,我们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命活力。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发展和教师有利引导的作用,加上前沿的教育方法与对策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中学数学 方法对策 主体意识 气氛
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忽视数学教学的规律,教学不得法,教师费力伤神,学生麻木不仁,教学质量差,造成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尽流于知识的表面,不求甚解,束缚了学生智力的发展,造成“高分低能”、“两极分化”等现象。因此,要改变这种不良现状,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与对策。很多初中毕业生一进入高中就觉得高中数学特别难学,学不会,尤其像我们这些普通班的学生,初中的基础知识很多都没掌握好,学习习惯差,早就是一名学困生了。这对于我们以后教学工作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只有刨根问底,找出教学失败的根本性问题,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怎样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通过几年的亲身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人翁的优势
常言道“实践见真理”。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动脑。只有亲身参与课堂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才能真正把知识学会。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填鸭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让学生有施展潜力、积极创新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氛围
要想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而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友善、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体会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学者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如子,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