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浅谈深化中学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对策(一)

浅谈深化中学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对策(一)

详细内容

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改变过去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围绕这些改变,在开展课改实验推广工作以来,一些中学开展全面协作式课程实验,以师资培训推动素质教育,以科研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学习中实施,在实施中探讨,在探讨中研究,课改工作呈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也有相当大部分学校在课改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在实行课改时学校不重视或片面理解新课改,不从根本上进行,而只改改课本,上课形式等;在遇到了诸如学科考试成绩、学生管理、升学、招生等新问题,就不敢深入推进新课改等。各种问题的出现使得学校课改止步不前,有名无实。如何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以利于推进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这成了当务之急。根据实践经验,特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1.加强课改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管理
学校课改实验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好的组织领导与管理是关键。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要由校领导、有关处室、教研、科研等部门组成,负责抓好具体实施工作;要强化教育行政和教研、科研部门、实验教师的责任;要改变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提高个人素质,而不是课堂变了,作业量更大了,艺术课多了,休息时间更少了;要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实验、培训、管理、研究、应用”一体化的良好运行机制等。
2.搞好课改实验的宣传工作
一些学校课改不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传不够,好的宣传能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有利于课改的进行。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课程精神与方法,如通过教研组学习研讨本学科教改的方式方法;要注意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引导社区人员、家长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此外,校际间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讨论、关心、支持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