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

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合作学习能够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拓展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习空间。作者探讨了合作学习优越性,阐述了英语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应用
  
  在当今社会,英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因此各个高校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一贯担当着“独裁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坐在讲台下洗耳恭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机械呆板,长此以往,别说学生会感到无聊厌倦,就连教师本身也会失去教学的兴趣,从而大大降低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近些年来,教育界诸多人士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不足,提出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合作学习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一、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许多研究表明,课堂互动能影响课堂气氛、课堂中反馈以及学生参与程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合作学习是指不同性别、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学生混合编成若干英语学习小组(每组 4~6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英语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针对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特点,合作学习将可作为改善和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之不足,促进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之一。因此,良好的应用互动性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
  
  二、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1.良好的互动性。合作学习有助于师生情感交流,增进教学效率。只有在心理上、情感上达到充分的交流和认同,才能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师生达到心理上的认同,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良好的互动性。合作学习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并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了和别人合作,提高了自信。合作学习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大大降低了学习者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同时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分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共同学习,教师要将学生合理分组,教学中可采取小组(4-6人)合作学习的方式。在编组时,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差异,为了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分组原则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小组间水平相近,每小组中尽量使成员在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保持合理性差异。综合一切可能影响到合作学习方式的因素,搭配协调好每个小组成员,使每个组员能融入集体,自觉的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可以是学生按各自寝室组合,按兴趣、爱好组合,也可以是根据任务的特点、难度指定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使小组成员之间尽可能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2.任务分配。教师首先深入研究教材,根据单元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活动相关的主题、思路以及相关资料,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有一定的基础,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的,同时又具有实用价值的合作内容。任务提出后,要求小组成员积极搜集资料,并合理分工将采集的资料总结归纳,形成小组最后陈述的观点与看法。搜集资料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信息的集合无疑为其完整的陈述打下基础,其效果远比教师一个人的讲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