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证券其它相关>我国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一)

我国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近10年来,我国个人购房热情高涨,住房贷款需求也飞速增长,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年均增长率近30%。由于期限长、流动性差,个人住房贷款的大量出现必将增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势在必行。虽然中国建设银行的“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公开发行,没达到市场预期的“火爆”状态,但随着人们对抵押贷款证券化认识的加深和客观条件的成熟,相信在中国也将日益显示出其价值所在,并将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现实意义;可行性
  
  一、我国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被称为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所证券化的不是资产本身,而是资产所产生的可预见的现金流。简单说,资产证券化就是将一种预见的现金流为支持而发行证券,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一个过程。对发放抵押贷款的银行来说,资产的收益源于抵押贷款的本息。这种收益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实现,而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大多来自期限相对较短的存款,于是产生矛盾,使银行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利率变动风险等系统风险。解决这些风险的有效方法是通过证券化将这些期限较长,流动性较低的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尽快地收回贷款资金,提高资产流动性,把风险转让给其他人,但同时也必须把一部分收益权让渡给参与证券化的其他机构与个人。现阶段在我国开展抵押贷款证券化,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1.利用证券化技术,商业银行能增强竞争力,增加投资收益。由于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金融机构将非流动性资产证券化等于增加了一条重要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扩展资产业务的能力大大增强、在同业竞争中会处于有利的地位。同时,住房抵押贷款变现后银行可以扩大贷款规模,增加投资收益。
  2.利用证券化技术,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合理搭配。证券化过程中在安排抵押支持证券的期限、利率、发行时间等方面都相当灵活,金融机构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将抵押贷款证券化,使自身的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完美地匹配起来。
  3.商业银行能降低和分散风险。住房抵押贷款经过证券化处理后,发行的证券可以在证券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使得住房抵押贷款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分散给众多的投资者。
  (二)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1.发展证券化融资,有利于融资工具的多样化。资产证券化靠信用增级吸引投资者,与传统融资方式大不相同,它会增加我国资本市场上融资工具的可选择性。
  2.有利于投资渠道多样化,提高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据统计,2006年,我国国内保险费收入为5 641.4亿元①,社会保障基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收入8 517亿元②。2006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已达12 687.37亿元③,这些资金和基金的共同特征是来源稳定,来源与支出的间隔期长,但目前主要集中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投资渠道缺乏,资金运用效率很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至2007年末,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7.2534万亿元④。由于缺乏个人合适的投资工具,居民存款利率弹性低。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有利于拓宽它们的投资渠道。抵押支持证券相对于银行存款来说,投资收益高,相对于股票来说,投资风险小,十分适合中国的投资者,抵押支持证券还能减轻商业银行所承受的压力,促使资本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向投资行转化,提高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
  3.发展证券化融资,能促进资本市场的现代化和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资产证券化要求有一个完备、规范的制度环境,包括税务制度、财会制度、信用评级制度、金融担保制度等,资产证券化还要求有一批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所以,推行证券化,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资金短缺的国家,努力提高抵押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吸引投资是发展证券化融资的主要目的之一。而且在证券化过程中,与国外的评级公司、担保公司都会开展合作,所有这些都将把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