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艺术理论论文>对通俗歌手翻唱中外经典歌曲的探讨(一)

对通俗歌手翻唱中外经典歌曲的探讨(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 :通俗歌手翻唱中外经典歌曲的现象屡见不鲜,逐渐成为乐坛盛行的一股风潮。文章就提高翻唱中外经典歌曲的审美价值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歌手在“翻唱”的过程中,既要真实地表现作品的内涵与艺术风格,还应具备独特的见解与个性,并创造性地为歌曲注入时代的气息等观点。

  关 键 词 :翻唱 审美价值 艺术风格 创造性
  
  翻唱中外经典歌曲(也可以说成“经典歌曲翻唱”),是当今歌坛的时髦之举。所谓“经典歌曲翻唱”,就是把中外经典的歌曲重新整编,注入时代的音乐元素,通俗歌手在演唱时结合对该歌曲的理解,重新进行个性化的演绎,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旧瓶装新酒”。对此热门现象,众说纷纭。本文在此着重探讨的是,怎样才能提高翻唱中外经典歌曲的审美价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处理、表现歌曲。
  
  真实地表现原作
  
  歌曲都具有特定的思想内涵,表演者必须首先领会词曲表达的情感、意境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风格等,才能出色地完成二度创作。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也非常重视这点,清人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道:“……使词虽工妙,而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①因此真实、准确地表达歌曲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是歌曲表演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翻唱”作为歌曲表演的一种类型,同样具有再创作的特性, 真实地表现原作也是通俗歌手在翻唱“中外经典歌曲”时需要追求的目标。
  1.真实、准确地掌握原作的词、曲
  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寄托了词、曲作家的感情体验。为此,歌手首先要认真研读歌词,从歌词的字里行间挖掘作品的内涵和引申的意义;其次,要仔细琢磨曲调,为每个音符找到感情因素。有些通俗歌手不识谱,他们必须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不能因为不懂谱就对原作的歌词和曲调做自我、随意的发挥。如:我国的传统民歌《康定情歌》,其中的“月亮弯弯”一句,音乐进行中运用了附点四分音符,如果歌手演唱时不注意,唱成了四分音符,那么虽然只少唱了半拍,但根据词曲的结合、歌曲情感的抒发以及延伸的需要,少唱了这半拍,会影响歌曲的完美性。因此,歌手在“翻唱”时有必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尊重作者,忠于原作。
  2.正确地把握原作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或艺术作品集中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歌手在演唱中,掌握词曲固然重要,但正确把握歌曲作品的风格特点, 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有些歌手在翻唱时往往忽略了这点。例如,对于一些严肃的革命歌曲,通俗歌手在翻唱时完全换了一种风格,有的被唱成摇滚歌曲的风格,有些蜕变成“劲歌”,或以邓丽君式的甜歌形式来表达,导致演唱效果不伦不类。歌曲的艺术风格受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时代的特征。在翻唱时允许作细微的、不触动其原来基调的、非原则性的修补,但决不能不顾作品的风格任意改动。草率更改后的作品,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听众感到厌烦,其生命力也不可能长久。
  真实地表现原作是体现歌曲内涵的基本要求。所以,歌手通过对经典歌曲作品的词、曲仔细品味,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真实、准确地表现原作并把握好歌曲的艺术风格,是通俗歌手翻唱中外经典歌曲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