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艺术理论论文>“和”意识主导下的现代平面设计(一)

“和”意识主导下的现代平面设计(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它对我国设计师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我国现代设计师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我们总能不时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之精神。
  关键词:传统文化 “和”意识 现代平面设计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意识之概述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和”与“谐”同义,强调世间万物的和谐。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和”理论的雏形是“自然之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后演变为“礼乐之和”。“礼乐之和”在夏商周时分化为“礼”与“乐”。“乐”,在远古,主要指音乐的和谐,是乐、歌(诗)、舞的集合。“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是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总称,也包括礼节仪式。虽然“礼”强调的是“分”“别”“异”,但其最终目的仍在于“和”。礼乐之和一方面用“礼”来制约、规范“乐”,另一方面用“乐”来辅佐、推广“礼”,“和”是两者的和谐统一。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自然之和”“礼乐之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强调整体性、和谐性与统一性。它的形成,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由被动地接受发展为主动地适应和能动地改造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体生命与宇宙万物生命的和谐融合。
  
  二、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三元素之“和”
  
  传统文化中,“和”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兼容并包,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现代平面设计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和”,它从视觉信息传达的立场出发,将各种设计信息如图形、色彩、文字等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视觉语言,处理好美与传达效果的关系的同时,以最具和谐美感的视觉语言的组合方式,实现信息和情感的有效表现传达。这不仅要求画面各视觉元素的高度融合,还要求信息在传达的过程中与受众等各方面的整体和谐,最终使受众在感受和谐美的同时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实现现代平面设计之目的。
  
  (一)图形之和
  图形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图形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信息的准确传达以及与受众的理解和接受。
  由于图形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它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幼等,都为人所看懂,具有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优越性,因此,所表达的感情和传达的信息比其他视觉元素更形象、直接,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图形设计的表现形式总是与社会的整体审美意识、材料、技术等相适应的,同时还与人们对图形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有效地把握图形语言的平面视觉化设计,这种设计不是简单地对原有传统图形的再现,而是在现代审美观念、科学技术、传播手段等基础上,从心理——生理——审美结构出发,把可视感、动态感和立体感纳入对传统图形中的感知、辨识和设计的整个运动过程,使再现的图形元素在和谐的基础上,富有现代特色又体现民族独特个性。其次,还要考虑图形元素在视觉传播过程中与受众的整体关系,是否能够感染受众、引导受众的行为。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图形元素设计和传播的整个过程才能和谐、统一、完整,从而达到迅速准确传达信息以及引导受众行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