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一)
详细内容
【摘 要】 文章从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对策,以为参考。
【关键词】 基层人民银行; 会计; 财务; 内部控制
金融服务是基层人民银行工作的重心,会计财务工作就是重心中的灵魂。目前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职能、新的机遇,基层人民银行的会计财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研究和探索。
一、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中的问题
(一)会计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确
一是制度不健全落实更难。二是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没有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安全线,特别是在事后监督上更显不足。大部分基层行没有设置专职的事后监督人员,核算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资金的安全受到威胁。三是岗位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对原有的岗位责任制度没有进行及时修订完善,也没有很好地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岗及强行休假制度,制度不明、责任不清,导致会计财务工作规范程度差,严重影响了会计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联行业务集中,产生新的内控风险
会计核算集中后,联行往账会计信息和原始凭证核对分离,形成内控风险。会计核算集中后,人民银行县支行的联行被取消,作为核算中心的网点,只办理往账业务的信息录入及来账业务的信息读取,联行业务统一由核算中心联行柜进行处理。其目的是为了规避因人员少、素质不高而引发的内控风险,但是联行业务集中后,又产生新的内控风险。以前每笔联行往账业务,均有原始凭证与联行往账报单或事后核查单相互核对,可以及时发现少发、错发、漏发联行往账的差错。但是核算集中后,县支行只负责录入原始凭证有关信息,再由中心支行的核算中心生成和发出联行业务,这样就形成了县支行虽然有原始凭证,却无法与实际发出的往账核对;而核算中心联行柜按照网点发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却无法核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这必然导致内控风险。
(三)会计岗位设定与现有会计人员配置的矛盾
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县支行会计国库科承担着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双重职能,一般应设置接柜岗、记账岗、复核岗、联行岗、综合岗、系统维护岗、会计主管岗、事后监督岗、电子联行岗、票据交换岗、结算管理岗、会计档案管理岗等岗位。其中事后监督员、票据交换员、系统维护员、会计主管员不得参与日间账务处理,记账员、复核员必须交叉,联行来账、往账和联行对账与管理必须分离,印、押、证必须分开管理,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人少岗位多的矛盾。要保证正常业务的开展,必须一人多岗,一人多责,如遇培训、外出检查、正常休假等情况,兼岗和顶班就不可避免。人少岗位多的矛盾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就会不同程度出现混岗、兼岗现象,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不复存在,风险隐患较大;另一方面是县支行人员较少,会计业务量较小,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势必造成会计人员占全行人员比重较大,人力资源浪费,不利于县支行其他工作的开展。
二、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对策
(一)全面落实会计财务各项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会计工作行为
一是建立和健全会计财务检查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等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会计财务检查监督,对一切风险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违规操作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二是全面落实会计财务工作自查与定期检查制度,坚决避免搞形式、走过场,要将各项检查制度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开展检查工作,每一次检查要研究制定检查方案,落实检查责任制,形成会计财务工作人员向会计财务主管负责、会计财务主管向分管行长负责、分管行长向行长负责的三级责任区,层层落实责任;要通过自查、定期检查等形式,对所有会计财务业务进行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安全线;对查出的问题不隐瞒、不回避,敢于发现和暴露问题,树立会计财务工作无小事的意识,真正发挥检查监督的作用,确保资金安全,工作规范。三是检查内容要全面,检查重点要突出,切不可厚此薄彼,特别是要对联行清算、账户管理、会计财务核算、费用开支、内控制度执行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差错,堵塞漏洞,从而保证会计财务核算的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