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事件分析之雅虎中国(一)
详细内容
[摘要]2008年1月31日,微软正式提出收购雅虎,但被雅虎董事会拒绝。这一事件又一次将雅虎推向了舆论前沿。雅虎中国的发展可堪称一个经典案例。本文聚焦雅虎中国,翻开其发展历程,探究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精彩决策。
[关键词]雅虎中国 媒介 门户 跨媒体合作
2008年1月31日,微软正式向雅虎提出每股31美元的收购价格,但被雅虎董事会拒绝。4月7日雅虎拒绝微软的最后通牒后,双方又展开了一轮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这样雅虎又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此,我梳理了雅虎的发展历程,想就其05年初的试水门户网站事件进行分析。
一、案例:借道“商品生活精品榜”,雅虎中国试水门户战场
2005年的第一天,雅虎中国联合多家顶尖电视、平面以及垂直类网站媒体举办的“2004年商务生活精品榜”评选活动正式上线启动。
2005年1月20日,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公司雅虎中国2004“商务生活精品榜”年度评选活动在京揭晓。从雅虎中国网民偏向中高端的构成比例来看,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参评网民平均素质最高的一次全国性调查。
据雅虎中国负责门户业务的副总裁齐向东介绍,本次评选活动历时1个月时间,吸引了逾11万网民的积极参与,共收到了30万份有效调查数据。其中,22岁以上、学历在高中及以上、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占据了总参与人数的53%。这意味着,雅虎中国的受众中至少有五成以上的网民属于高学历、有较高收入和正当职业的城市白领阶层。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家庭年收入6万元以上的标准来衡量,雅虎的白领受众中至少有四成以上已提前步入了“中产者”行列。
据了解,长期以来雅虎的受众和品牌定位都锁定在消费能力较高的中高端用户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影响着商家的产品战略和市场行为,他们在相关的行业里有相当的话语权。而雅虎举办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揭开了“中产生活”的神秘面纱以及白领、商务人群的现实生活与其内心深处所憧憬的未来生活的差距,从而勾勒出商务精英人士的未来生活轨迹。
这一次,不是新浪的“2004网络中国年度评选”,也不是搜狐的“十大新闻评选”,作为2005年的开门之作,雅虎进入中国市场6年来首次以门户名义举办此类评选活动。
二、从形式看:跨媒体合作促进媒介发展
一个网站的调查活动,联合全国多家顶尖平面媒体、电视台以及网站,这种现象在现在来看并不新鲜,但在几年前媒介之间的交流合作就远不如今天开放,甚至跨媒体跨地区的合作也只在近几年才出现。
2001年8月20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文:《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才打开了媒介产业全面发展的局面。在此之前,跨地区、跨媒体的合作、投资都是不被允许的。中国的媒介领域,从开始的禁止不同性质媒介之间的交流,到如今的各主流媒体跨形式、跨地域合作,媒介市场已经呈现出了越来越开放的势态。雅虎中国联合多家平面媒体、电视、以及垂直类网站进行的网上票选活动,则是这一趋势的又一体现。
事实上,媒介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广泛流通,也需要并促进了各种媒介的合作。信息公布、公众投票等事件,通过不同性质的媒体共同支持,也能保证更广泛的受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