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探析(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江泽民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进步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呼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川这是江泽民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的新的高度,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呼唤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人们在个性、需要和才能发展方面提出的种种问题,是单纯用经济手段所不能解决的。在杜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和竟争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是要体现在更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同时还要体现在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这一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对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追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加快发展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迅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又要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人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凸现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正是体现了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在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凸现出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群众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增长趋于稳定,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日益凸现出来。生产力越发达、社会越进步,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就会越高。实现杜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不懈追求,是中国21世纪的主旋律,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衡量标准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过去人们常说,能源、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瓶颈”。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些“瓶颈”正在逐步解决。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新的“瓶颈”―人的素质本身。从长远看,这是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大“瓶颈”。人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使我国“人口众多”这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变成巨大优势;也只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站在21世纪的历史方位上,确认、把握人的全面的重要地位,必须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首先,要努力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文明。物质生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把人的各种天赋和潜能不断发挥出来,不断提高和丰富人的需要和个性,创造出人同对象世界的全面的丰富的关系,实现广大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关系本身的普遍占有,使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要尽快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要大力进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既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又能够保证人民群众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的新体制,尽一切可能为人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