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子王旗农业综合开发新机制的调研报告(一)
详细内容
摘要:新时期,用科学发展现精神做指导,适应新时期农业的变化和要求,四子王旗通过综合开发新机制的调研和探索,把农业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关键词:农业资源开发;四子王旗;避灾型农业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和“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农业开发进行了完整的概括和系统的阐述,这是我们新时期进行农业开发最为直接最为具体的指导方针。
农业资源开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集中体现和迫切要求。农业资源开发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农业开发的投入在逐年增加,农业资源开发理念也从政策开发向综合开发,从基础开发向效益开发,从单一开发向立体开发,从基地开发向联动开发等逐步转变。该旗的农业开发需要用新的思维来指导,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和要求,才能有效地把农业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四子王旗实施14年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它有效地对土地进行了综合治理,改变了种植结构,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促进了农民的收入。
过去,该旗的主导产业主要是畜牧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现象严重。所以。农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虽然一些地方水利条件较好,土地平整、有机质含量比较高,但由于土地开发治理迟缓,土地利用率不高,潜力挖掘不出来。一是开发资金少,形不成气候:二是缺乏行政引导和技术指导。对土地的综合开发jji{度不够。
随着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对三农的重视,该旗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随之兴起,一是对水利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测绘,基本摸清了水资源底数,为实施农业开发奠定了基础。二是对农田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作也相对加强。田、井、管、路、电、林、农机具、养殖等配套设施相继完善,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结构和土地利用率。该旗去年在吉生太镇大南壕和小南坡两村实施的农业综合项目就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遭遇了太早灾,但这两个村在项目实施后,工程当年开工,当年受益,火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两村共有早滩地6200甫,项目配套4400亩,共计投资298万元。每亩配套后纯收入平均在700元以上,比平常年景增收400多元,两村农民人均增收4000多元,项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灾年没有减收而是增收了。
虽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是在几年的摸索中,存在的矛盾也显现出来:一是土地因分户经营,配套的设施在使用上常常出现纠纷,特别是在夏浇紧张时。常常因为争夺优先浇水权而矛盾四起。二是由于土地分户经营,配套设施归集体管理,造成了“众人的爹没人心疼”的局面,设施损坏现象严重,大大缩短了配套设施的使用寿命。三是土地利用率不高,因为分散经营,小而全的传统种植结构依然存在,形不成种植规模,一些产量低、效益差的作物大大浪费了土地资源,同时产品还销路不畅。
针对上述情况,旗农业开发项目办公室进一步完善综合开发扶持方式,探索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机制,开拓农业综合开发中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相结合、产业化经营项目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路子,使农业综合开发在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项目区集约化经营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产出,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