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56例临床分析(一)
详细内容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部分病例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唯一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疾病及其他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脑病。本文拟通过对我院近年确诊的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56例病毒性脑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为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病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0~70岁,平均(28±6)岁。临床诊断依据:①急性或亚急性发病;②部分病例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腹泻史;③根据病史、局限和弥漫性脑损害症状和体征、脑电图、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结果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并排除细菌性、结核性及真菌性等特殊病因的炎症;④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D-3)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1]。
1.2 临床表现 均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38例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腹泻史,口周疱疹5例,牙痛1例,淋雨史2例,精神刺激5例,原因不详5例。①精神症状:本文56例病例首发症状均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精神检查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缄默少语和表情呆滞14例;兴奋话多.冲动伤人12例;木僵状态6例;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和夸大妄想26例;幻视、幻听等感知障碍17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计算力差、定向力不完整等智力障碍13例;行为紊乱、怪异、幼稚和摸索动作12例;②神经系统表现:本组病例神经系统损害与精神症状同时或迟于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3例,癫痫发作14例,口周及四肢不自主运动16例,脑膜刺激4例,颅神经损害9例,肢体瘫痪1例,出汗及面色潮红3例,病理征阳性19例。
1.3 辅助检查结果 患者入院后均行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结果脑脊液检查异常32例(57.14%),表现压力增高者(200~250 mmH?2O)7例,白细胞数增多者(10~78/mm.3)15例,均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质升高者(500~1000 mg/ml)12例,糖和氯化物均正常。脑电图检查异常者52例(92.86%),大部分表现为弥漫性中高波幅慢波或慢波背景上出现局灶性尖波、棘波或棘漫综合波,多以单(双)侧颞额叶异常为主。头颅CT检查异常12例(21.43%),额颞叶低密度灶8例,顶叶枕叶病灶4例。脑电图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脑脊液、头颅CT(P均<0.01)。
1.4 治疗与预后 入院后拟诊病毒性脑炎后给予降颅压、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10 mg/kg每8小时1次,14~21 d)治疗,有的患者同时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精神症状应用奥氮平、利培酮、氟哌啶醇等药物。继发癫痫者合并抗癫痫药物,防治并发症。疗效:痊愈34例(60.7%),好转14例(25%),自动出院4例,死亡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