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
详细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教学,但由于学校培养目标不同,所开设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既要考虑部分学生升学的要求,更要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初级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要。虽然从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计算机专业到现在,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现实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困扰: 其一,近年来,大学扩招后,“高中热”随即形成,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为了迎合高校扩招带起的“普高热”,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造成了普通高中依靠自身“热”和办学条件好的优势与已经捉襟见肘的中等职业教育争夺有限的生源,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都涌向普通高中,流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往往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有的甚至已经厌倦了学习, 被家长“强迫”来校读书。
而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基础有一定的要求,加之一些学生在进校前就认为学习计算机是玩游戏,一旦遇到困难,便丧失学习计算机的信心,导致计算机教学难度增大。其二,人才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对初级计算机人才的供不应求早已变为供过于求,人才出现相对过剩。职高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特别是随着市场对大学生、研究生等高学历的片面追求的影响,社会上对毕业生的需要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等等再看,职高生请靠边站”,由此使得职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处于尴尬的境地,造成大部分学生学习无兴趣,增加了教学的艰巨性。
由于计算机发展速度很快,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就目前我们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来看,在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如计算机等级考试,使许多人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但计算机较高层次的应用教育, 特别是各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育明显不足,在计算机开始普及的今天,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已经是一种基本技能,凡学习过计算机的人都能掌握,但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就显得相对不足。
如:机关、企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广告影像行业中的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设计制作、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都缺少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经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教育的学生,要达到上述行业中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还要经过一定的学习与培训,显然当前的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是不相适应的,而职高毕业生走向社会,也就很难充分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