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经济学理论>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详细内容

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大约距今46亿年前,浩瀚的宇宙中,诞生了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广垠的太空相比,她就像一艘宇宙飞船,和太阳系的其他成员一起穿行于辽阔的银河中。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地球形成了陆地和海洋,起初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整体,称为联合古陆。距今1.8亿年前,联合古陆分裂,形成了分离的大陆和隔离的海洋。距今6000万年前,恐龙灭绝,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青藏高原开始隆起,逐步奠基了今天的生态环境。

我们人类的出现只是近200多万年的事。而且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采集狩猎的原始社会中度过的。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传统农业社会距今只有1万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几千年。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中,由于人口数量少,生产力水平低,人类被动地顺应大自然,这一时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上是和谐的。 200多年前,随着世界第一台蒸汽机在英国诞生,轰轰烈烈的工业化革命开始了。在不到200年的短短时间里,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耗竭。这使得人类开始反思发展的结果。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出来,20世纪中叶先后出现了伦敦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和日本水误病等公害伤亡事件,向人们敲响了环境的警钟。

40年前,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该书列举了大量污染事实,令世人震惊。10年后,也就是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环境报告—《增长的极限》,警示人们要注意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同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首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会议的基调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并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在会后的20年里,人类围绕着环境与发展回题展开了艰辛的探索。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发表了《21世纪议程》。同年7月,中国政府开始着手起草((中国21世纪议程》,并率先完成。

2002年,恰值里约环发大会10周年之际,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新世纪首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地球峰会,在人类环境与发展文明史上又谱写了新的篇章。大会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执行计划》,这表明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自己家园的关注和忧虑。 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政策的失误,因此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和人民在环境与发展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96年,我国正式提出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近几年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将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主要内容,先后实施了一些重大的治理工程,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沙源治理工程等在环境污染治理上,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如重点水域污染治理、关闭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等。可以说,近十年是我国在环境治理上最为重视二投人最多的十年。不过,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累积性和长期性,决定了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会日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