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市化·政府选择(一)
详细内容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一方面“赶超战略”使得我国产业结构严重畸形,另一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又使得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亟待我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脱节,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工业化 农业化 政府
1. 中国畸形的产业结构
根据国际社会发展的共同经验和经典理论,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应该是同步推进,良性互动的。美国经济学家Jane Jacobs有一个著名观点,就是先有城市的发展,然后才有农村的发展。这是因为只有当城市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高效的农业机械、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手段、化肥和农药、食品保鲜设备、优良的种子等之后,才会有真正的农业革命,农业生产效率才会有本质的提高。而农业的充分发展又为城市和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为城市和工业的扩张提供了驱动力。这样,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发展和劳动力流动诸要素之间便出现了良性互动。从世界各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同步性。
建国以来,由于我国采取赶超战略,我国的工业化经历了一个超常规高速发展的阶段,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业化就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5.2%。我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与发达国家工业的低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1990~2000年,美国工业增长45%,加拿大增长35%,日本只增长0.6%,而我国增长641.6%。同时,我国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到199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便已达到41.6%,此后的十余年来在此基础上继续攀升,到2002年该比重已突破50%。与此相对应的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停滞不前,形成了中国产业结构的畸形特征(见表1)。
表1 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单位:%)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100
27.1
41.6
31.3
2002
100
15.4
51.1
33.5
资料来源:中经专网
如果我们将GDP产业结构作一番国际比较,中国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不仅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而且与印度等同类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偏大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不仅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而且与印度等同类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偏小的,与发达国家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也过高(见表2)。
表2 2000年GDP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单位:%)
国 家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 国
1.7
26.2
72.0
日 本
1.0
32.0
66.0
德 国
1.2
28.3
66.2
印 度
22.0
24.8
44.0
印度尼西亚
16.7
43.5
39.8
巴基斯坦
24.1
22.9
45.9
中 国
15.9
50.9
33.2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The World 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0
2.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脱节
发展经济学权威阿瑟·刘易斯认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且工资低,而现代工业部门工资高,于是产生了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倾向。而且只要工业部门扩张,就可以按现行的工资标准雇佣到任何数量的劳动力,而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应使工业部门的工资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因此工业部门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将其用于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产生对劳动力的进一步需求,又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样往复循环,一直进行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被工业部门吸收为止。此时,农业部门实现了现代化,二元经济变成了一元经济,发展中国家也实现了工业化。刘易斯的理论模型源于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践,其有效性主要建立在两个假设的基础上:一是农村有剩余劳动力而城市不存在失业;二是在完全吸收剩余劳动力之前,工资率不变。这些条件显然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不相吻合。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推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我国历史上城市化水平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由于我国目前城镇的高失业率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等客观条件,短期内亦无法将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由于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充分条件,短期内亦无法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表3 城乡人口分布 (单位:万人)
年份
年底总人口
城镇总人口
乡村总人口
城市人口比重
1990
114333
30195
84138
26.41%
2002
128453
50212
78241
39.09%
资料来源:中经专网
如果我们将城市化水平做一番国际比较,可以看到,以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衡量的中国城市化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也大大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和中国国情较为接近的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偏低的(见表4)。
表4 城市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 (单位:%)
国 家
1990年
2000年
美 国
72.5
77.2
日 本
77.4
78.8
德 国
85.3
87.5
印 度
25.5
28.4
印度尼西亚
30.6
40.9
巴基斯坦
31.9
37.0
中 国
26.4
36.2
世 界
43.4
47.0
资料来源:中经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