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教育之我见(一)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钢琴的幼儿越来越多,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教师、家长对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根据儿童学琴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论述儿童学琴时期遇到的主要问题。关于教师的论诉,主要引入大量实例,视我通过几年的具体实践得出的理论。总之,在这篇论文中,主要通过三方面的论述和三者的紧密结合的阐述来分析儿童怎么样才能学好钢琴,以及家长教师在面临问题时怎么面对和解决。
关键词:幼儿心理;钢琴的学习;练习;教师教育
钢琴向来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了。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家长会购买钢琴并且聘请好老师,不辞辛苦的带着孩子上课,从而在社会兴起“钢琴热“,钢琴教育在普通中学和幼儿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已经成为少儿塑造美好心灵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幼儿时期有特殊的心里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搞好钢琴教学。
对于“钢琴热”现象我们不禁会问孩子学琴时为了什么?我们曾做过调查,对于孩子学琴家长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家长是因为自己喜欢音乐而让孩子学琴,有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音乐天赋而学琴,有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而让孩子来实现,有的是看别人在学所以才学,也有为孩子增添一技之长而学习……..但对于初学儿童,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培养孩子,是其在学琴过程中锻炼意志,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训练注意力和准确性等.
一、学为人师的重要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于幼儿钢琴培养要一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师的角色不同与家长,他在心目中一直是崇高而又神秘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其特殊的心理来分析教育学生.
(一)培养幼儿钢琴兴趣的重要性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达尔文曾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期间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对学习是很重要的,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和责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八好奇心转化为钢琴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指发及音节等产生厌烦情趣,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的逼迫孩子硬学,结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就会放弃。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和富有情趣的事物。
为了开启幼儿学习兴趣的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对钢琴的兴趣。比如,幼儿喜欢形象思维,无论交识谱还是演奏,最好多用一些比喻方法。在弹奏标志性乐曲时,教师在示范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乐曲的内容情景讲给孩子。另外家长也可以有意识的多给孩子听磁带、唱片或让他们多看一些关于钢琴的音乐会录像等。幼儿喜欢受到表扬或称赞。家长平时可采用打分、贴小红旗的方式鼓励他们练琴。对于他们的进步得以肯定。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相互观摩,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产生了竞争意识。通过以上方法,幼儿会逐渐对钢琴产生兴趣,并且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会明显提高。随着成绩的提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于责任感。”学习钢琴也是如此,只有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最求音乐的最高境界。